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供求
首页 >> 学术研究 >> 企业案例 >> 物流管理 >> 内容

好友汇——升级版的专线联盟
字号:T|T 2014年02月25日11:11     运联传媒
  • 经济低迷,货量骤减,专线生存艰难,联盟在各地风起云涌,各有各的不同模式。今天我们为你介绍处在改革开放最前沿深圳的好友汇物流,希望他的模式能给你带来启示

经济低迷,货量骤减,专线生存艰难,联盟在各地风起云涌,各有各的不同模式。今天我们为你介绍处在改革开放最前沿深圳的好友汇物流,希望他的模式能给你带来启示——

 

文/运联传媒记者 杨瑞

 

“好友汇”是基于“好友会”转型而来,从“会”到“汇”用了四年多的时间。





 

 

“好友会”成立于2008年,由明亮物流等8家初始专线企业发起,初衷是实现专线企业彼此抱团,资源共享、共抗风险。2012年底,从“会”到“汇”的整合模式酝酿而出,新的“好友汇”由11家专线企业发起成立,通过聚集全国干线运输商、加盟收派网点,形成类卡行天下模式的网络化运营。

 

如果你单纯的把它看作是联盟企业,那是不准确的。因为它是有独立运作模式、全国标准化网络的互换平台。

 

独立企业化运作



 

 

联而无盟,是国内很多地方性专线联盟的特点,表面看似联合,但实质之间的业务沟通并不顺畅,运输环节众多,如货损货差、时效、利益分配等就没有标准界限和规定,以致地方性联盟没有发展壮大。

 

“明亮物流由于线路限制,无法承接从深圳发往全国的货,广州、上海等地专线企业也会遇到同样问题,好友汇串联的是这些志同道合的企业。”好友汇发起人之一、明亮物流总经理徐明亮告诉运联传媒记者。

 

好友汇物流摒弃了简单地联盟方式,以深圳市专线好友物流有限公司为实体公司运营,具有以下特点:

 

联盟主体化:以独立的企业作为合作主体,股东不参与企业经营,股份比例为自愿认购,最大程度简化决策行为。

目标一体化:合作之初就明确与好友汇的合作模式以及未来的目标,在达成理念一致的情况下才推行好友汇的成立,并设立明确的投入及退出机制,保证整个股东团队的方向一致性。

经营职业化:好友汇的经营团队不牵涉任何一家股东企业及股东企业员工,均为外聘的职业化团队,每月例行向董事会汇报经营业计划。

相比较卡行天下模式,好友汇是专线企业自发成立,由内而外的整合,从而资金投入会少。

 

采用专线顶层优质运力

 

对于联盟整合型的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品牌和口碑,好友汇物流虽然不直接参与专线的干线运输操作,但对干线运输商做出品质及服务的要求,并以优质的零担货源和合作价格换取专线企业的顶层优质运力资源。

 

对于加盟网点,可实现好友汇的品牌共享,一站式走货,全程信息透明化,可提升服务品质。

 

资源整合路径

 

在既定的发展方向中,好友汇物流要形成覆盖全国的好友汇物流区域枢纽,每个区域枢纽包含专线接入平台、区域配送平台、发货平台、结算平台等,最终通过枢纽并网,形成全国标准化物流网络互换平台。

 

“2013年5月,好友汇开始启动招商加盟,我们目前处于模式的培育期,主要任务是磨合加盟网点、操作中心、专线三者之间的合作模式及操作标准。”好友汇物流总经理尹奇峰说。

 

(注:目前好友汇成员有13家,股东企业有:明亮物流、圣安物流、鹏盛达物流、鑫宏福物流、金天达物流、豪中豪物流、信合豪中豪物流、骏兴顺物流、禹天源物流、金鹏行物流、佳汇中港物流;非股东企业有:华发物流、鑫金川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