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次:27009C;车号:0253233;车种:轻油;车型:G60K;时间:2013年6月5日8时49分57秒;发站:渤海;到站:侯马;状态:重;货物名称:柴油。”这是记者6月5日在东北销售自备车管理分公司自备车管理系统看到的一条信息。“信息化也是生产力。借助这股‘东风’,我们第一时间掌握车辆运行状况,实现了管理提速。”东北销售公司自备车管理分公司经理温东石说。
“车次:27009C;车号:0253233;车种:轻油;车型:G60K;时间:2013年6月5日8时49分57秒;发站:渤海;到站:侯马;状态:重;货物名称:柴油。”这是记者6月5日在东北销售自备车管理分公司自备车管理系统看到的一条信息。“信息化也是生产力。借助这股‘东风’,我们第一时间掌握车辆运行状况,实现了管理提速。”东北销售公司自备车管理分公司经理温东石说。
控成本:从“人海战术”到精确监控
“以前,每辆车都需要押运员,光是负责跟踪车辆就需48人。就这样还经常丢车。”提起曾经的“找车”经历,自备车管理分公司检修科科长张景发心有余悸。近年来,这个分公司从加强自备车运行组织和车辆保障入手,全力加快信息化建设。这个分公司与铁道部信息中心和哈尔滨铁路局调度所共同合作研发自备车管理软件,以铁道部全路网和货车追踪网络系统为依托,通过车辆上的红外线扫描装置,使车辆行驶轨迹一清二楚。工作人员以车辆运行轨迹为基础数据,分类统计车辆运行数据,分析车辆使用信息,就可以准确掌握车辆状态。
“虽然我们的业务范围涉及黑、吉、辽、冀、晋和内蒙古等省区,运行范围横跨沈阳、哈尔滨、太原和北京等16个铁路局,拥有自备车4634辆,可目前员工只有69人,人工成本大大下降。这多亏了信息化建设。”温东石说。
提效率:从经验式管理到信息化管理
打开自备车管理软件,车辆装运的油品类型、运行到什么地方、下一站是哪里、什么时候需要维修……各种数据一目了然。
车辆检修维护是运行管理的重要环节。为提高效率,自备车管理分公司根据系统中数据,认真做好每月的预检车统计,准确掌握车辆运行轨迹,加强与铁路车辆检修部门的沟通协调,合理安排检修计划,及时入段施修,确保车辆快修快返。同时,这个分公司切实做好装车点的接车和倒调等现场作业的衔接,及时做好车辆临修工作,最大限度减少车辆的非运营时间。
在自备车管理分公司,信息化的“踪迹”随处可见。为保证运输组织上各节点衔接通畅,这个分公司坚持每日召开业务视频早会,及时传递各方信息。分公司还按照现场作业进度,认真进行日记录、周分析、旬总结,将形成的车辆运行分析、现场分析和检修动态报告等挂到门户网站,使员工随时了解工作开展情况,紧紧围绕自备车管理工作履行职责。
强服务:从被动协助查询到主动信息共享
每天早上8时30分开始查询车辆运行状况,下午进行分析形成车辆运行信息表,通过电子邮件发给相关兄弟单位,还要随时接受客户的电话咨询,这是自备车管理分公司车辆信息查询人员每天的工作。信息共享已成为这个分公司服务客户的“固定动作”。
“不能只看自身的发展,要把眼光放到东北销售物流体系的工作全局,与业务单位、炼化企业和铁路部门配合,共同保障成品油供应。”自备车管理分公司这样理解“服务”。
为及时掌握信息,这个分公司在沈阳铁路局和哈尔滨铁路局设立信息台,安排专人驻守。信息的及时共享,使业务公司请车更有针对性、车辆运行更高效,也有利于炼化企业合理安排生产,并在实际运行中见到实效。
今年2月,自备车管理分公司得到“盘锦分公司配属的9辆产权自备车,2月2日由金港发往哈东后一直末返”的信息。通过系统查询、车号比对和现场核实,员工确认车辆滞留哈东站,其中5辆车已到定检周期。针对这个情况,他们一方面协调哈尔滨分公司,将到检的5辆车及时返回车辆段检修;另一方面协调哈局特调其余4辆车,派往哈尔滨石化公司装车。最终,9辆超期滞留的自备车全部开行返回。
- 每日推荐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