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供求
首页 >> 学术研究 >> 论文荟萃 >> 物流信息化 >> 内容

RFID推动服装零售运营模式的创新变革
字号:T|T 2013年04月28日10:14     RFID世界网
  • 近年来,“物联网技术”迅速发展,掀起了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其在众多行业尤其服装零售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与重视。以“RFID技术”为代表的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已经并将继续推动着服装零售运营模式的创新变革。下面,笔者将从“RFID技术的特点及其发展背景、服装零售业的特点及其发展需求、RFID技术在服装零售业的运用”三个方面展开说明。

近年来,“物联网技术”迅速发展,掀起了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其在众多行业尤其服装零售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与重视。以“RFID技术”为代表的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已经并将继续推动着服装零售运营模式的创新变革。下面,笔者将从“RFID技术的特点及其发展背景、服装零售业的特点及其发展需求、RFID技术在服装零售业的运用”三个方面展开说明。

 

1. RFID技术的特点及其发展背景

 

1.1 RFID技术特点

 

RFID是英文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的缩写,即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该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主要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信息,无须人工干预,能够在各种状态如静止、移动甚至恶劣环境下准确识别运动物体。RFID技术具有体积小、容量大、寿命长、穿透力强、可重复使用、支持快速读写、可定位和长期追踪物品等特点,在食品安全、质量管理、制造业供应链管理、智能交通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应用潜力。

 

1.2 RFID技术发展背景

 

进入21世纪以来,企业供应链管理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以RFID技术为代表的传统物联网技术在供应链管理领域得到了比较快速的发展和应用,物联网技术在提高企业供应链管理效率方面的潜力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而与此同时全球服装零售业的发展正面临着新的挑战。服装行业市场变化快,季节性要求严,设计周期长。越来越多的服装企业开始采用SPA ( Specialty Store Retailer of Private Label Apparel)“自有品牌专业零售商”模式。企业从商品策划、设计、生产直到零售均由总公司负责的一体化方式。它由美国GAP公司提出的,之后在日本世界株式会社(日本知名服装企业)成功运用并推广。SPA模式的关键在于“拥有完善的信息和物流网络”,因此,IT系统是SPA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技术支撑,而基于RFID物联网技术的信息系统也正在成为服装行业SPA的重要支撑和关键技术。

 

不难看出,RFID技术的发展与“服装零售行业”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一方面,“服装零售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其需要倍加有效的物联网技术支撑;而另一方面也恰是这种行业需求使得RFID技术有了更大的实践平台和运用空间。因此,二者的联系不可谓不密切,不可谓不是“各有所求,却又相得益彰,共同发展”。但是,任何事物的联系都不是偶然的,而是冥冥之中自有某种特殊的“必然存在”所促成。这种必然的存在,依赖于二者结构的互补或者相似性。对于“RFID技术和服装零售行业”来说,恰是两者的结构特点成就了两者美满的“商业联姻”。有关RFID技术的特点,上文已作过详细陈述这里不再赘述;下面,笔者将主要对服装零售行业的结构特点及管理模式进行阐述,以便更好理解两者“联姻”的“吻合性”,以及“联姻”条件下服装零售行业运营模式的突破与创新。

 

2. 服装零售业的特点及其发展需求

 

2.1 服装零售业的特点

 

诚如衣服本身,会有很多款式一样;服装业的特点也有很多,具体归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1、服装行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2、服装行业缺乏经济规模效应;3、服装运营流程长;4、服装流行周期短;5、市场需求多样化;6、服装的无形价值;7、相关产业多。本文只对结构相似性的特点作一介绍。

 

2.1.1服装运营流程长

 

尽管服装本身的加工流程不长,但每个季节新款式的推出往往涉及纺纱、织造、 印染、新型服装纤维的研制和生产,加上销售环节,因此和时装流行的短周期相矛盾。

 

2.1.2服装流行周期短

 

服装流行周期不仅表现在时装季节短,也表现在面料、流行色、款式、设计的快速变化,这个特点给服装行业带来无限的生机,也给服装企业经营带来高风险性和不稳定性。

 

2.1.3市场需求多样化

 

这决定了小批量多品种是服装营销的重要特点和趋势,市场细分,差异化是非价格竞争的重要手段。

 

2.1.4相关产业多

 

2.2 服装零售业的发展需求

 

从以上可以发现,服装行业运营流程之长、流行周期之短、市场需求之多、涉及产业之广无疑会给其‘零售’带来十分繁琐的工作与巨大的时间挑战。这种挑战的背后,时间与金钱交织,成本与利润纠葛,无不要求商家努力寻求“法宝”来减少服装加工、归类以及销售环节中的不利因素,尽可能地提高效率;此时RFID技术“因运而兴”,以其快速、独特的射频信号自动识别功能活跃于服装生产、加工、零售的各个角落,发挥着“人工智能”省时、省力的突出作用;圆满促成“RFID技术和服装零售行业”的联姻。首先RFID技术通过‘RFID吊牌’在服装的生产过程中,利用电子标签写入器将单件服装的一些重要属性如:名称、等级、货号、型号、面料、里料、洗涤方式、执行标准、商品编号、检验员编号等信息写入对应的电子标签,并将该电子标签附加在服装上(注:电子标签的附着方式可以采取:植入服装内、做成铭牌或吊牌方式或采取可以回收的防盗硬标签方式等)。由于给每一件服装赋予了难以伪造的唯一的电子标签标识,可以有效地避免假冒的行为,很好地解决了品牌服饰的防伪问题。然后,生产商根据生产规格,每XX件产品装在一个纸箱里,纸箱通过入库扫描通道时,读写器扫描标签。这样就大大节省了时间、人力成本,提高了服装归类、入库、配发等的效率,对生产效益的增长也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