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河北港口集团新的发展版图上,港口物流已成为集团转型发展的新亮点。
在河北港口集团新的发展版图上,港口物流已成为集团转型发展的新亮点。
近年来,河北港口集团领导班子坚定不移地贯彻实施河北沿海发展战略,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努力发展现代港口物流。结合河北省现代物流业“十二五”规划,立足于集团发展实际情况,基本确立了发展港口物流的思路和目标,港口物流产业从谋划到实施、从无到有进入起步阶段。
2012年初,河北港口集团更是以“政策落实年·港口物流年”这一该年全省物流发展主题为契机,确定了港口物流的主业地位,系统研究和制定现代物流发展战略,将物流事业的发展定位在以港口为基础,以临港和陆港物流园区以及铁路、公路、海运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依托,以现代化电子交易和信息服务平台为支撑,以为客户提供集成化、全程式物流服务方案为宗旨,通过综合仓储、配送、交易、加工、商贸等服务功能,大力发展现代港口物流业务,形成企业支柱性主营业务。
“目前,河北港口集团所辖的秦、唐、沧三港区协同联动,形成强大的物流中转功能,物流事业部已组建完成,海运煤炭交易市场、物流园区、内陆港、煤炭物流项目或已形成规模,或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港口物流,正逐渐成长为河北港口集团经营发展的重要方面,并以迅猛发展之势,成为集团转型发展新的亮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河北港口集团董事长邢录珍的言语充满自信和激动之情。
转型发展优势突出
2009年7月,河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这个在原秦皇岛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基础上组建起来的企业,整合了秦皇岛港、曹妃甸港、黄骅港三大港口的部分港口资源后,开始了新一轮变革与创新。大力推进现代港口物流便是其中的重大举措之一。
“发展现代港口物流是河北港口集团保持行业优势、实现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邢录珍对记者说。在他看来,这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一方面,国家多项扶持政策为河北港口集团发展现代物流提供了良好机遇。近一个时期以来,国家、交通运输部和河北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扶持现代物流发展的政策措施。如国务院发布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要大力推进物流服务的社会化和专业化。”交通运输部《关于促进沿海港口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指出,要着力推动港口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港口现代物流。《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确定,“现代物流业以港口为龙头,依托与纵深腹地相连的物流通道,规划建设一批以能源、原材料和集装箱为主的现代物流产业园区”。这些,都为河北港口集团发展现代港口物流业务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
另一方面,发展现代港口物流是河北港口集团自身生存和持续发展、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对此,邢录珍向记者做了详细分析。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随着物流与供应链的发展,现代港口物流正在向综合物流体系拓展,港口功能正在从单一装卸向综合物流服务转化。港口作为物流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日益成为综合性物流平台和供应链的整合载体。未来港口服务的发展趋势是为客户提供集成化服务。传统的港口装卸已不能适应企业发展和市场要求,只有为客户提供综合物流服务,才能真正支撑港口企业,实现港口业务和物流业务的协同发展。
从国内、省内来看,在“北煤南运”、矿石进口等大格局不变的情况下,进口煤炭和清洁能源的发展对集团煤炭运输终端市场形成冲击,环渤海港口竞争加剧对集团的优势地位构成挑战,沿海岸线资源的争夺对集团发展空间造成挤压,自身体制机制的局限使集团竞争力受到影响。
从企业自身看,河北港口集团虽然是集港口建设、开发,国有资产运营、管理以及投融资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企业集团,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干散货港口运输企业。但目前集团主营业务港口装卸独大,缺乏其他支柱性业务,影响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所以,以能源装卸运输为主的河北港口集团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开辟新的主营业务,而这一新领域就是与港口业务关联度很高的现代港口物流。
另外,在邢录珍看来,发展现代港口物流也是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必然要求。
随着第三代、第四代港口的出现,货主选择水运港更多地关注货物由起运地到目的地的整个物流链的效率、费用、时间、信息服务等诸多因素,港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由单纯的装卸运输服务竞争转变为物流链集成化服务的竞争,由“独唱”变为“大合唱”。港口物流不仅是港口业务的重要支撑体系,而且成为港口企业的重要利润源。河北港口集团要保持自身在国内沿海港口企业中的相对优势地位,并取得新的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现代港口物流,形成港口与物流相互支撑、共同繁荣的格局。
当然,河北港口集团发展现代港口物流也有着巨大的优势。
得天独厚的港口资源优势为河北港口集团发展现代港口物流提供了先决条件。河北港口集团拥有秦皇岛港、唐山曹妃甸港区、黄骅港综合港区三大港区。同时,河北港口集团拥有110余年积累起来的丰富的港口建设和运营经验,造就了在港口管理、人才、技术方面的优势,干散货码头运营能力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出了业界广泛认可的百年优质运输服务品牌,为集团发展港口物流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港对“三北”的区位优势和广阔的腹地资源为河北港口集团发展现代港口物流提供了有力支撑。三大港区拥有中国北方广阔的腹地资源,这一区域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煤炭、铁矿石、石油、天然气等的主产地,北京、天津两市虽然资源相对匮乏,但都是能源、原材料的调入目的地,这些都为河北港口集团发展现代综合物流提供了良好机会。
河北港口集团所属各港区具有完善的集疏运体系。秦皇岛港疏港路与京沈高速路、102国道、205国道及秦承公路相接;公路方面,可与京沈、唐津、唐港、沿海、唐曹、唐承高速互通;自营铁路与国铁联网。曹妃甸港区有迁曹铁路与京山、京秦、大秦等国铁干线相连,初步形成了“以港口为龙头、铁路为骨干、公路为基础、物流为中转”的集疏运体系架构。黄骅港已形成以朔黄铁路、石黄高速、石太高速为主骨架的集疏运交通网络体系。畅通便利的集疏运体系,成为河北港口集团发展现代港口物流的坚实保障。
以港为基跨区经营
港口物流业务范围主要以空间为界定依据,港区以外的物流服务活动均属于港口物流板块内容,包括临港物流园区、内陆港(无水港)、交易市场、公路、铁路、海运、船代、货代、仓储、商贸、金融物流等活动。
“河北港口集团物流发展主要遵循‘以港为基、跨区经营、多元发展’的原则,在港口主业大物流带动下,形成了较为独特的物流发展模式。”邢录珍表示。
秦、唐、沧三港区协同联动,形成强大的物流中转功能。邢录珍告诉记者,秦皇岛港是国家级主要港口,拥有码头泊位47个,年设计通过能力2.25亿吨,作为我国“北煤南运”的主枢纽,年输出煤炭占全国沿海港口下水煤炭总量的40%多,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煤炭输出港和干散货港;在曹妃甸港区,河北港口集团控股开发建设和经营的现代化矿石码头共计6个泊位,年设计通过能力6550万吨,参股和控股建设的曹妃甸煤炭码头一、二期工程10个煤炭专用泊位,年设计通过能力1亿吨;集团主导开发建设的黄骅港综合港区是晋冀鲁豫及大西北地区主要出海口,是亚欧大陆桥新通道桥头堡,现有8个泊位,年设计通过能力1800万吨、集装箱40万标准箱。三大港口的强大实力,为河北港口集团物流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物流园区及内陆港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据邢录珍介绍,河北港口集团组建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赋予的职能定位,在加强对秦皇岛港、唐山曹妃甸港区、黄骅港综合港区的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的基础上,积极致力于在内陆地区建设陆港物流园区,使内陆地区与沿海港口紧密结合在一起,加强对外开放,促进经贸往来,以大物流促进地区大开放、经济大发展,充分发挥港口在带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突出作用。
邯郸国际陆港便是这方面的一个成功案例。2010年8月,河北港口集团与邯郸市政府签订了《邯郸国际陆港物流园区项目合作协议》,园区规划占地6000亩,投资总额200亿元。全部建成后,邯郸国际陆港将以黄骅港、邯黄铁路为依托,实现海陆空三港合一,具备国际口岸、港口服务、货物中转、物流配送及商品展示、保税物流等主要功能。2012年5月30日,邯郸国际陆港在邯郸市邯山区奠基,标志着邯郸市建设区域物流中心城市,集团公司打造现代港口物流体系、实现企业转型升级迈出了新的步伐。
“邯郸国际陆港是集团开发建设的第一座内陆港物流园区,也是集团‘以港为基、跨越发展’,实现‘连海通陆’的第一站。凭借广阔的物流腹地资源和优越的交通条件,建成面向海洋的物流节点和冀中南地区的物流中心,将港口功能内移,与集团开发建设的黄骅港综合港区直接相连,业务密切互动的物流中转、海陆联运和商务枢纽,将会成为冀中南地区强大的经济引擎,成为河北发展沿海经济的重要新生力量。”邢录珍说。
此外,据邢录珍介绍,河北港口集团目前正在与邢台市政府就物流园区建设项目进行商洽,同时谋划在承德、张家口及内蒙古西部、宁夏等地区建设内陆港事宜。河北港口集团的港口物流发展,也将会随着一系列物流园区及内陆港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而迅速升级。
“两个链条”协同发展
做强“两个链条”,即钢铁供应链建设和基于煤炭的区域性能源供应链建设,是河北港口集团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现代港口物流发展构想,也是该集团拓展港口物流的重要举措。
一方面是基于铁矿石的省内钢铁供应链建设。河北港口集团与省属钢铁等企业集团按照各自产业优势,构建融入、伴生式发展模式。在河北省国资委主导下,谋划并建立省属企业间的投资合作协调机制,谋求主导省内铁矿石、钢材、焦煤等港口项目建设,共同谋划并推进区域铁矿石储备基地建设,积极参与钢铁企业的专业化物流园区建设,从整体上完善铁矿石运输供应-储备基地-钢铁企业的供应链运输链条。
另一方面便是基于煤炭的区域性能源供应链建设,也是目前相对更为成熟、规模更为巨大的供应链条建设。
河北港口集团作为国家重要能源经营企业,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煤炭码头装卸设备和工艺。由于煤炭行业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从生产到消费有着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为巩固并延伸集团现有煤炭产业链条,河北港口集团着眼于为港口运输提供货源支持,提高营业收入和利润,做出了参与煤矿开发的规划;与此同时,着力推进“四个一”战略模式的煤炭物流产业,即“一个中心、一个市场、一个公司、一个园区”。
河北港口集团总经理李敏向记者介绍,一个中心即煤炭物流协调服务中心。通过建立信息化公共平台,实现铁路、港口、海关、航运以及用户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协调平衡秦皇岛港、曹妃甸港区、黄骅港综合港区的货源,为用户提供同一港口运营商主体下的多重选择;统一发布船舶调度信息,减少船舶锚地待泊时间,加快船舶周转效率,降低用户运输成本。
一个市场,即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如今,这个市场已经建成并运行,由国家发改委唯一授权编制的煤炭价格指数已成功发布运行,不仅是中国煤炭价格形成的主要依据,而且成为世界煤炭集散地煤炭价格形成的重要参考。依托这一优势,发挥信息便捷的作用,为客户提供及时的信息服务。李敏告诉记者,集团谋划下一步引入金融服务,在做强现货的基础上开展电子交易、中远期期货交易,力争在两年内把煤炭交易市场建成全省乃至全国规模最大、功能最全、以物流服务为主的煤炭交易市场。
一个公司,即煤炭贸易物流一体化运作公司。承担着煤炭供应链管理服务商的角色。秦皇岛港是我国煤炭主枢纽港,并处于煤炭供应链的核心位置,是煤炭物流、信息流最为重要的集散节点,具备煤炭品种齐全、便于供需衔接的独特优势。2011年12月,河北港口集团的控股子公司秦皇岛睿港煤炭物流公司成立。公司致力于煤炭物流产业链的整合建设与创新发展。开展煤炭贸易、货物代理、仓储、运输、港口物流服务等全过程的煤炭供应链上的增值服务。睿港煤炭物流公司成立伊始,就迅速开始了增加客户群、提高贸易额的工作。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30.55亿元。近期,他们又在宁波设立了办事处,进一步开拓南方市场。
一个园区,即一港一园区,是实施煤炭供应链管理的载体。李敏告诉记者,在秦皇岛港,集团将结合煤炭物流公司的组建,划出专门区域作为煤炭物流园区;在曹妃甸港区,集团已经与开滦集团合作组建了煤炭储配煤基地,作为港口集团控股建设的煤炭二期工程发展煤炭贸易物流业务的配套,在黄骅港综合港区集团拟规划建设年设计通过能力5000万吨的煤炭码头,配套建设临港煤炭物流园区。
另据记者了解,河北港口集团还不断在延伸煤炭供应链上做文章。2012年5月18日,河北港口集团与华中航运集团在武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拓展电煤“海进江”业务。据李敏介绍,电煤“海进江”是指煤炭从大秦铁路线运抵秦皇岛港后,经海运到长江沿线港口换装后,再溯长江而上,辗转运到华中等地的各大火电厂。“‘海进江’这一举措将助力河北港口集团发展煤炭物流,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实现河北惟一、中国最大的海运煤炭交易市场的目标。”
同年5月28日,秦皇岛港股份公司、大同煤矿集团煤炭运销朔州矿业公司、上海嘉禾航运公司、上海申能燃料公司在上海签署《秦皇岛港煤炭准班轮运输协议》,标志着秦皇岛港至上海煤炭运输准班轮航线正式开通。航线的开通,将进一步加强矿、港、航、电各环节的有效衔接,打造秦沪间安全、稳定、高效的煤炭供应渠道。
放眼全球统一管理
为了促进港口物流的发展壮大,河北港口集团非常重视对外交流合作,以及对港口物流业务的统一管理。
战略合作多方共赢。2012年5月份,为落实“港口物流年”活动主题,推进河北港口集团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河北港口集团考察团前往“上海—江阴—武汉”,举行为期四天的考察工作,先后考察了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江苏江阴港、上海航运运价交易有限公司等单位。考察期间,河北港口集团分别与江阴临港新城港口物流发展局、华中航运集团有限公司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河北港口集团加强与兄弟省市的物流企业合作增添了一座桥梁,促进了河北港口物流事业的发展。
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河北港口集团依托港口优势,不断加快国际化进程,助推港口物流发展。2012年6月5日,河北省现代物流协会会长鲁泽陪同全球物流学会首席执行官齐瑞安·瑞恩、首席信息官兼中国总监杨磊到河北港口集团考察,旨在进一步加强沟通与交流,搭建国际物流合作平台,促进集团物流业务发展。
李敏说,此次考察团的到来,对于加强企业间的信息和资源共享、借鉴全球物流链产业实践经验、促进集团现代物流业务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希望借助省现代物流协会和全球物流学会的平台,与世界港口物流发展的先进经验实现对接,以放眼全球的战略性思维和视野,积极探索集团物流发展的途径和措施,以港口物流年活动为契机,扎实推进港口物流园区建设,实现集团的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
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经营。2012年6月,河北港口集团成立了物流事业部,作为物流业务板块专业经营管理机构。李敏告诉记者,组建物流事业部,是集团公司实施“以港为基、跨区经营、多元发展、转型升级”战略的重要举措。其目的是为了改变集团物流资源和物流业务分散、不能充分发挥整体竞争优势的局面,实现物流资源的统一规划、统一配置、统一管理、统一经营。
据了解,物流事业部自成立以来,采取边组建、边工作的模式,积极开展工作,完成了大量外出考察、项目调研、客户接洽以及人员培训等工作。他们组织开展对国内外优秀临港物流园区、内陆港及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等考察调研,与有关政府部门、专业院校或研究机构、行业协会合作开展现代港口物流学术研究,对港口集团物流发展进行战略规划,开展物流人才培训和再教育。在考察期间,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就物流规划、发展现状、以及双方合作空间等内容进行了广泛探讨和交流。
李敏向记者透露,待条件具备、时机成熟时,河北港口集团将以物流事业部为基础组建国际物流公司,承担集团港口物流产业投资、管理、运营的发展重任,实现港口物流产业的全面快速发展。
“五个联动”“三个平台”
经过河北港口集团的不懈努力,集团港口物流发展取得了突出成绩。截至2012年12月31日18时,河北港口集团2012年共完成港口吞吐量34949万吨,按照河北省国资委3.3亿吨年度吞吐量考核指标,超计划进度1949万吨,实现年度生产的完美收官;与此同时,营业收入、实现利润创历史最好水平。
然而在邢录珍看来,这只是河北港口集团发展物流业务的一小步。河北港口集团未来的物流战略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实现物流产业收入150亿元、利润1.5亿元,完成向第四代港口企业的转变,努力打造世界上最大的煤炭供应链管理服务基地、国家级煤炭交易市场和国际领先的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实现由传统港口装卸企业向集码头运营商、资源开发商、资本运营商和综合物流服务商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卓越现代企业集团转变。
如何实现上述美好愿景?河北港口集团有着缜密而具体的规划。
实现“五个联动”。发展现代港口物流,涉及港口、腹地、铁路、商贸等方方面面,只有以物流链为依托,以互惠互利为基础,协调联动,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一是港港联动。按照各港区功能布局,稳步推进港口项目建设,并进一步整合软硬件资源,建立信息化公共平台,实现铁路、港口、海关、航运以及用户信息的共享和联动机制,协调三大港区的货源,加快货运周转效率,降低系统运作成本;二是港区联动。以港口为载体,以临港及陆港园区为核心,实现港区一体联动和沿海与腹地的互动发展。近期将进一步谋划并推进邯郸、邢台、承德、张家口、内蒙古等陆港物流园区及专业化煤炭物流项目建设;三是港铁联动。继续完善与太原路局的合署办公机制,加强与呼铁局业务层面的合作,重点拓展集装箱班列业务合作,并逐步实现向资本合作的战略转型,谋划参与秦承铁路建设,并协调推进投资张唐铁路项目及参与内蒙腹地其他煤炭专用通道的建设;四是港贸联动。进一步依托煤炭转运优势,发展煤炭物流贸易。适时在省内三大港口及其临港产业区谋划并建立保税港区、保税区,积极发展保税贸易、保税物流,实现港口从运输港、能源港向贸易型港口的转型,助推河北省海洋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五是港航联动。业务层面,继续强化煤炭准班轮合作机制,实现车、船、货的高效衔接,全面优化港口资源、航线分布以及运力配备。资本层面,积极引入中海等大型航运企业,参与省内集装箱码头建设。鉴于航运产业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资金需求量大,影响因素复杂,风险高收益低,择机与能源资源货主进行资本合作参与航运产业发展。
搭建“三个平台”。河北港口集团将充分利用港口主业、秦唐沧三港联动的优势,快速搭建起三个平台。一是组建河北港口集团国际物流公司,精心打造功能齐全的综合性专业物流平台。目前,港口集团物流业务和物流资源比较分散,未能充分发挥综合竞争优势。为整合内部物流资源,实施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港口集团拟于近期整合内部物流业务资源,统筹集团内部船务代理、货运代理、货物运输及港口群物流范畴相同业务,以物流事业部为基础组建国际物流公司,作为集团的二级全资子公司,承担集团港口物流产业建设投资、管理、运营的发展重任。实现物流资源的统一规划、统一配置、统一管理、统一经营。
二是加快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设,打造全国最大的煤炭交易市场——环渤海煤炭交易中心。我国的煤炭市场经历了20年的发展,目前全国有30多家功能不一、规模不等、覆盖区域不同的煤炭交易市场。不过到目前为止,全国还没有一家发展比较成熟的煤炭交易中心。纵观国内外煤炭交易市场建设和发展的情况,在煤炭集散地或煤炭中转港口建设煤炭交易中心,便于国际贸易通行规则的实施。
三是打造港口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港口物流发展提供现代化的高效支撑手段。信息化是现代物流企业的重要的标志,是发展现代物流的关键支撑。为实现集团由港口装卸服务商向物流服务提供商的战略升级,河北港口集团拟依托集团旗下的信息与技术中心、河北省现代港口煤炭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有的人才、技术和集团既有的信息系统资源,构建港口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一方面对集团内部信息资源进行横向整合,为集团内部企业提供物流信息化支撑服务;另一方面对港口物流上下游企业信息进行联动,面向社会提供物流信息公共服务。适时组建集团全资子公司,进行市场化运营发展。
“我们将继续依托港口主业优势,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务,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打造国际化物流服务商,带动河北港口集团实现由港口装卸服务商向现代港口物流服务商的战略升级,最终把集团打造成为以港口为基础、以供应链为依托、以为客户提供集成服务为目标的现代化、综合性国际物流企业。”邢录珍强调。
- 每日推荐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