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供求
首页 >> 学术研究 >> 论文荟萃 >> 第三方物流 >> 内容

逆向物流:第三方新空间
字号:T|T 2012年03月29日09:19     中国大物流网
  • 在物流业中,逆向物流似乎很少被提及,这是一个新话题,但却也是一个旧问题。从我们近年时有耳闻的药品召回、食品召回,以及汽车召回等都涉及逆向物流,但是国内多数企业似乎很少去关注和解决。

在物流业中,逆向物流似乎很少被提及,这是一个新话题,但却也是一个旧问题。从我们近年时有耳闻的药品召回、食品召回,以及汽车召回等都涉及逆向物流,但是国内多数企业似乎很少去关注和解决。

不过,随着企业的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需求越来越要求强化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每个环节,这样逆向物流将被逐渐认识。物流企业也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到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当中,而逆向物流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意味着什么?

自营的尴尬

一般来说,包括问题产品的召回,以及废弃物品的回收等逆向物流业务通常都是由企业自营完成的,而自营逆向物流是否是好的选择?

首先,从成本看,塑料包装材料和已完全使用过的产品的回流,要有逆向物流的强力支持,且回收后要能得到合理的处理,这涉及到逆向物流的大部分成本。尽管依托已有的物流基础建立逆向物流时可以节省部分成本,但企业自营物流体系很少考虑包装材料及废品的回流,无法在现有体系中低成本地增加回流部分,这样,要重新增设这样的功能成本需要斟酌。

另外,即使通过完善的逆向物流网络将有关物品回收到企业中,企业也面临着再加工、处理等问题,塑料包装物面临着处理上的大难题。如果企业回收这些物品,不仅要花费回收成本,因所掌握的工艺技术有限,使用原材料还是使用这些回收物品也让企业面临成本问题的决策。

企业自营逆向物流虽然使下游客户减少或规避经营风险,但由于采取宽松的回收政策而加大了自身的风险。另外供应链也存在着需求信息逐级放大的效应,致使上游企业所获信息严重失真。

逆向物流业务和正向物流业务冲突。部分逆向物流业务与正向业务在加工、库存、配送等环节可能会相互冲突,在紧急情况下,企业为了使常规物流业务正常运作,不得不放弃逆向物流业务。此外,逆向物流业务对企业的生产能力、物流技术、信息技术、人员素质、组织结构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逆向物流的特点决定了它的不确定性。逆向物流预测困难、数量少、回收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特点决定了其规划、操作和控制相对于正向物流变得更加困难和复杂,逆向物流结构复杂、时空分散的特点往往会使整个逆向物流的绩效变差。

若制造商独家经营运作,虽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但增加了库存成本、运输成本,且需求响应迟缓,服务水平低,致使顾客价值下降,企业缺乏竞争力。因此,第三方逆向物流公司的出现显得越来越迫切。

第三方优势

相对于企业自营逆向物流来说,第三方逆向物流企业是否真正拥有一些许多独特的优势?业内人士如是说:

专业的第三方逆向物流提供者利用规模生产的成本优势,通过提供各环节能力的利用率实现费用节省,使企业能从分离费用结构中获益。生产企业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营销服务的任何程度的参与,都会引起费用的大幅度增长,只有使用专业服务公司提供的公共服务,才能降低费用。

第三方逆向物流企业专门从事物流业务,专业化作业能力强、质量高。第三方逆向物流企业可以针对特定的厂商确定进行哪些和如何进行逆向物流活动,可以集中进行退回产品的收集、分类、处理,对这些活动进行规范、专业的操作。他们可以提供针对性的仓储、运输服务,可以根据客户需要对退货产品进行抢救、处置或退回给制造商。

信息上,第三方逆向物流企业具有强大的信息网络、丰富的信息资源、比较先进的信息硬件和软件系统、比较稳定的信息渠道等,可以让厂商通过信息共享进行产品追踪,还可以通过这些信息向供应商发出警报。此外,厂商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做更有效的购买决定,进一步降低退货率。

管理上,第三方逆向物流企业具备较高水平的管理人才、管理技术,能帮助委托方正确分析和解决在物流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另外,第三方逆向物流企业可组织客户群体开展共同运输,可以与其他企业合作,实现物流集约化、效率化。

通过逆向物流的自营和外包优劣比较可以看出,从理论上来讲,由第三物流企业进行逆向物流运作具有极大的可能性。

就现实情况而言,大部分中小企业无力投资进行逆向物流系统的建设,缺乏从事逆向物流的专业知识、技术和经验,第三方的专业化运作就显得更有优势,而大型企业为了把精力集中在核心业务上,也非常有必要把部分或全部逆向物流活动外包。

但是第三方要开展逆向物流业务,也必须不断调整自己,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逆向物流信息化力度。信息化是第三方逆向物流企业成长的必然要求。信息是物流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诸如条形码、全面质量管理、电子数据交换、管理信息系统、射频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在第三方逆向物流企业中应得到充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