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鲁里称,未来两年运力将供大于求10%。如以当前总运力1500万TEU为基数,10%即为150万TEU, 即2013年闲置船运力约150万TEU,其绝对量相当于2009年底闲置船运力的最高纪录。
德鲁里称,未来两年运力将供大于求10%。如以当前总运力1500万TEU为基数,10%即为150万TEU, 即2013年闲置船运力约150万TEU,其绝对量相当于2009年底闲置船运力的最高纪录。
运力
可能因统计方法不同,全球各航运研究机构发表的有关运力统计数据皆有不同,甚至同一家机构不同时间发表的数据也不一定对接得上。笔者不得不作一些微调以使以下一些数据得以衔接。
2011年初箱船总运力为1493万TEU,全年新船交付130万TEU,拆旧报废3万TEU,运力增率8.7 %,年底总运力1620万TEU。
2012年初箱船总运力为1620万TEU,全年新船交付155万TEU,拆旧报废暂不计,运力增率9.5 %,年底总运力1775万TEU。
增率
客观地说,各著名机构在去年底至今年初对当年全年的箱量增率预估大多过高,有的甚达到10.6%, 实际约为6%~7%,因为今年欧美经济很不顺,一落再落。其中比较务实的机构,其预估相对较准确,例如马士基与德鲁里预估为6%~6.5%。今年临近年底还剩不足两个月,各家的预估逐渐相近,平均为6.75%。
目前预估明年的箱量增率似乎过早而难以准确,但并非不可预估,摩根士丹利预估为7%,马士基为6%~8%, 故平均为7%。
今年运力与箱量的平衡
今年箱运市场明显呈现运力过剩,从经营上表现为量升、价跌、营收减少。最典型的两个例子为:
东方海外三季度量升7%、价跌14%、营收减少8.3%;美国总统轮船前三季度量升8%、价跌9%、营收当然相对减少。
从预估运力与箱量的增率上看,今年运力增率8.7 %,箱量增率6.75%,供大于求1.95%。以年底总运力1620万TEU为基数,1.95%为32万TEU,9月底的闲置船运力恰为29万TEU。虽然这是巧合,但至少说明运力过剩再明显不过了。
明年运力与箱量的平衡
从运力与箱量增率的预估看,明年运力增率9.5 %, 箱量增率7.0 %, 供大于求2.5%。 以明年底总运力1775万TEU为基数, 2.5%为44万TEU,加上今年底留下来的闲置船运力为32万TEU,共计76万TEU。
有权威机构称2012年闲置船运力会达到100万TEU的可能,并非毫无根据。
后年难言走出困境
10月上旬,Alphaliner称“未来的4 年中,将有450万TEU新船交付,约相当于目前总运力1500万TEU的1/3”。如果以每年交付112.5万TEU算,则今后四年的总运力与其增率依次为1612.5/+7.5%、 1725.0/+7.0%、1837.5/+6.5%、1950.0/+6.1%。
看来第一年的运力增率稍略超过当前的箱量增率,往后几年则更会趋向平衡,这样的推测是利好的,但笔者认为其中有错。
因为每年过剩的运力不会过了年终就自动消失,必然存续至下一年,被拆船报废的毕竟是极少数。2009-2010年的闲置船运力高达151万TEU,但碰巧被投入降速节油而消化了很大一部分,给人们的错觉好似闲置船到了年终就自动消失了。
另一方面,不要以为当今运力如此过剩,市场如此低迷,明后年没有人再订造新船了。
事实并非如此,例如9月下旬西斯班还向扬子江船业下了一笔25亿美元的大单——订造25 艘万箱船。笔者预计,上述450万TEU的数字将会再扩大。
10月中旬,德鲁里称“直至2013年箱船运力将增长29% ,运量只增长19%,未来两年运力供大于求10%。”
如以当前总运力1500万TEU为基数,10%即为150万TEU, 即2013年闲置船运力约150万TEU,其绝对量相当于2009年底的最高纪录,占2013年底总运力的7.8%(150/1500x129%), 而2009年底为11.5%。 即使是7.8%,也会把班轮业折磨得够惨了。
然而两年多后的事谁也说不准,当中还掺杂了很多其他因素或突发事件,似乎目前毋须过虑。
- 每日推荐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