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供求
2268
首页 >> 学术研究 >> 论文荟萃 >> 综合 >> 内容

美国的职业经理人及职业经理人协会
字号:T|T 2011年10月27日09:22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作者:丁俊发

一、美国职业经理人的历史

职业经理人最早起源于美国,到今天已经有160多年的历史。1841年10月15日,美国马萨诸塞州的铁路发生一起两列客车迎头相撞的事故,社会公众反响强烈,认为铁路企业的业主没有能力管理好这种现代企业。在州议会的推动下,对企业管理制度进行了改革,选择有管理能力的人来担任企业的管理者,世界上第一位职业经理人由此而诞生。美国的职业经理人大体上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1841年世界上第一位职业经理人诞生到1925年美国管理协会成立。这个阶段标志着美国企业基本完成了从业主式(世袭式)经营企业向以聘用经理人来经营企业方式的转换,也可以看作是职业经理人的成长期。由此,美国的企业也基本形成了近代公司制占主导地位的格局。

第二个阶段是从1925年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美国哈佛大学企业管理研究院的成立,到20世纪60年代末,80%以上的企业都聘请了职业经理人,标志着美国职业经理人阶层的成熟,美国的企业制度完成了从近代公司制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过度。

第三个阶段是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美国现代企业制度不断走向成熟,职业经理人阶层也随之不断走向完善,成了在美国社会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的阶层。与此同时,职业经理人的培养和培训、认证机制也相当的健全,职业经理人理论方面的研究也已经成熟并形成系统。

经理人阶层之所以起源美国,并向职业化方向发展,主要借助于两大推动力:

首先是美国经济的发展,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企业经营中从产品开发、营销、生产、采购、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环节愈来愈细,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具备全面经营管理知识和相关技能的管理专家,委托职业经理人来掌管企业运营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其次是美国的国内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许多门类齐全的行业,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要求企业的管理者不仅要有全面的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对某个行业十分熟悉,特别是要掌握这个行业内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由具备以上素质的职业经理人或职业经理群体来经营企业,才能保证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目前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大都不同程度地具备了各具特色的职业经理人阶层。

二、什么是职业经理人

职业经理人在西方发达国家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概念,一般认为,将经营管理工作作为长期职业,具备一定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并掌握企业经营权的群体就是职业经理人。

宽泛来讲,职业经理人横向看是分类的,财会、生产管理、技术;

纵向看也是分层次的,企业需要各种层次的职业经理人。

比如第一个层次是能工巧匠型的;第二个层次是元帅型的,在一个领域中可以带领一帮人来完成一个特定项目;最后一个层面则是老师型的,必须有系统的思考,所以说是很宽泛的。

通俗来讲,职业经理人就是凭能力凭业绩吃饭的人,但不是凭资本吃饭的人,换言之他们是凭人力资本吃饭的人,而不是凭货币资本吃饭的人。

学界对于职业经理人的定义也有多种,一个有代表性的说法是,所谓职业经理人虽然是受薪阶层,但作为企业重要的管理者,所获薪酬相当高,在美国的一些大企业高级职业经理层的平均收入已经达到了普通员工平均水平的一百多倍,因而有“金领”之称。

职业经理人在广泛意义上称之为企业家,通俗地说就是以企业经营管理为职业的社会阶层,运用全面的经营管理知识和丰富的管理经验,独立对一个经济组织(或一个部门)开展经营或进行管理。

职业经理人是以经营管理企业为职业的职业管理者,可以说职业经理人就是企业的“保姆”,职业经理人要求拥有非常专业的企业管理知识、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对自己职业的忠诚,并承担对企业资本保值增值的责任。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将职业经理人与技术创新者共同称为人力资本,也就是说,职业经理人属于人力资本范畴。作为职业经理人,必须具备较高的个人素质和较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才能,较强的敬业精神、创新意识、冒险精神和竞争的冲动,坚忍不拔、自信果断和强烈的事业心,能通过事物表面看出本质的洞察能力、决策能力、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功底,组织协调能力以及知人善任的用人能力,在知识方面,职业经理人要具备硬知识、软知识和社会知识。这些都是促进一个人成为职业经理人的基本条件和重要保证。

美国企管界大师史考特.派瑞博士指出,美国“MAP管理才能评价”设定了12项基础能力,包括“目标与标准设定”、“计划与安排工作”、“决策与风险衡量”、“倾听与组织信息”、“清晰思考与分析”、“评估部署与绩效”等。这12项能力分属四个能力群,即与“事”有关的工作能力群、认知能力群、与“人”有关的沟通能力群及领导能力群。

职业经理人是人才市场中最有活力与前景的阶层。经理人最重要的使命就是经营管理企业,使其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所以对职业经理人有其独特的评价标准、就业方式和利益要求,其报酬及社会地位的高低取决于经营业绩的好坏,他们必须承担经营失败后的职业风险。经理人的职业化,必须将经理人的利益与企业的经营绩效结合起来,将他们的命运与企业的生死存亡联结起来,从而形成同舟共济、荣辱与共的关系格局。企业经营的成功与巨大的挑战,使职业经理人成为既具有风险性,又令人非常向往的特殊职业。

作为一名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他必须要有管理艺术、领导水平和组织才能,对处理各种疑难问题的穿透力要很强,辐射范围要广。特别是能透过事物的现象看到本质,能准确地抓住问题的要害,善于从错综复杂的事物中理出头序,对上对下都要有很强的穿透力及辐射力。做管理工作,主要是与人打交道,人是有思想意识的,也是最难管、最头痛的,通人性、讲道理,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和信任人,看到人才的价值,重视人才的作用,挖掘人才的潜能尤为重要。

常规意义上的企业经理,必须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根据公司的经营管理状况,找出部门工作目标,拆分成任务,通过调动资源,进行有效授权,并对目标实现的情况负责;二是要带出一支队伍,培养帮助指导下属(从现象找本质),进行大量的在职培训,提升部门的整体水平。

职业经理是以企业经营管理为职业的社会阶层,一般具有五方面特性。   

其一为良好的职业操守,能达到职业道德和专业规范的要求;   

其二为成熟的职业心态,能较好 地把工作热情和务实作风结合;

其三为明确的专业分工,能够拥有专业优势;

其四为受薪阶层,通过自己的管理经验与技能参与社会交换获得报酬;   

其五为可变动性或曰可替代性,即能够进入人力市场并合理流动。

职业经理是就企业经理而言的,职业经理应具备一定的个人素质和较高的专业技能、管理才能,较强的敬业精神和事业心,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功底;从另一角度说,他们应在道德和专业两方面具较高水准。

更重要的因素是他们是从事企业经营的,这是和其他领域的职业概念的差异所在,他们能够在企业经营方面具备专业能力,在工作中承担责任,掌握权力,享受利益。

其薪金待遇水平则在符合市场化原则的前提下,依据本企业的人力成本计划与企业业务发展境况进行合理调整,使其得以与投资人得到同步的经济利益增长与社会肯定!

三、美国企业职业经理人培训制度

美国企业对经理人员的培训支持,主要通过提供课程、在岗培训、报销学费、资助参加管理研讨等形式进行。据美国教育部90年代初进行的一次调查统计。调查前12个月中,管理和专业人员中超过40%的人接受过不同形式的企业支持,其中有36%的人接受过企业提供的课程支持、有18%的人接受过工作中的培训、有22.6%的人接受过企业对个人需要课程的支持、有49.8%的人在培训时间上得到过支持、有51..的人得到过学习费用支持。调查表明,美国的管理和专业人员参加继续学习和培训的费用来源主要为个人、企业、州政府三个方面。

此外,从美国企业的正式培训费用基于职业的支出比例和变化中可以看出,企业的正视培训是明显向管理人员倾斜的。美国企业用于正式培训的支出,从1983年的396.66亿美元,提高到1991年的633.3亿美元,增加幅度为59.26%;其中,用于管理人员的正式培训支出从1983年的64.09亿美元提高到1991年的120.61亿美元,增加幅度为88.24%。这项统计中的全美企业管理人员占企业全体劳动力的12.8%。美国的大公司一般都设有自己的培训机构。有的称之为培训中心(training center),有的称之为人力资源发展中心(hrd center),有的则称之为公司大学(corporate university)。公司大学在美国的巨型公司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机构。大多数知名的跨国公司都有自己的公司大学。公司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培训公司内部的经理人员等骨干雇员。很多公司大学有自己独立的教学培训设施和住宿条件:受送培训的经理可以在公司大学注留6天,甚至更长时间。

在摆脱繁忙事务的条件下,专心致志地接受和参与培训。施乐公司大学是美国公司大学的典型代表。施乐大学建立于70年代后期。离美国首都华盛顿约一个半小时汽车路程,施乐大学校园坐落在景色宜人的波托马克河河畔。占地110英亩,在浓密的树林中心,静卧着两幢比邻的建筑物。除了教学管理和行政管理设施外,施乐大学拥有250间大小不一的教室、会议室和讨论室:施乐大学设有800个客房,最高接待住宿人数可以达到1200人。目前施乐大学有全职雇员200人:但是,这200人主要负责教学和行政管理。建筑和校园维护、食宿供应、培训人员俱乐部管理等后勤性质的工作,全部由专业公司承包负责。建立这样一个规模的公司大学,施乐公司当初的一个想法是把全国各地的应受训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集中起来进行培训。随着培训工作”小型化”、“机动化”和通讯技术和手段的提高,施乐公司正在改变培训模式,即将大规模集中式培训转变为小规模、分散式培训。目前,施乐大学的作用较多地放在对培训的调查评估、项目提供等规划性、指导性的工作之上。

80年代,施乐公司规定公司内部每一个担任经理工作的人员必须到施乐大学参加每年40小时的培训。现在,不再严格实行这一规定,而强调经理人员建立学习的意识。80年代对经理人员实施培训时,较多地要求经理人员掌握管理范围的技术和业务知识技能。现在,经理人员不再被要求在具体技术和业务上比下属懂得更多或干得更好,而是要求经理人员懂得去发现和使用那些具体特殊知识和技能的人员。

四、职业经理人协会

(一)、美国相关协会

1、美国供应管理协会(the Institute for Supply Management,ISM)是全球最大、最权威的采购与供应管理等领域的专业组织。ISM成立于1915年,其前身是美国采购管理协会(the National Associate of Purchasing Management,NAP),它的宗旨是通过其资源,研究,推广活动和教育来引领供应管理职业。目前拥有遍布世界75个国家的会员40000多名、179个分会,是全球最受尊崇的专业团体之一。

注册采购经理C.P.M.是Certified Purchasing Manager的英文缩写,是ISM推出的一个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认可的供应管理专业认证。该认证项目专门针对具有一定经验的供应管理人员开展,着重提高供应管理人员的管理和领导技能,提高其职业能力。

注册供应管理专业人士 (CPSM)是Certified Professional in Supply Management的缩写。2007年2月2日,ISM正式向外界发布关于新的CPSM认证的消息。该认证的目标是要成为全球供应管理专业人士竭力追求的高端认证,计划将于2008年推出。

2、APICS(American Production and Inventory Control Society)——美国供应链管理协会,成立于1957年,是目前全球最大,在运营管理(包括生产、库存、供应链、物料管理、采购和物流)领域最具专业权威性的非营利性组织。APICS会员超过43000人,来自全球15000个公司及机构。

认证项目:CSCP—Certified Supply Chain Professional——供应链专业人士资格认证

3、美国管理协会(American Management Association)是全球最大的管理教育机构之一,1923年成立于纽约,今天已在24个国家30个重要城市设有培训分支。世界《财富》500强企业中已有486家成为AMA的客户,每年全球参加AMA培训的人数超过20万。

美国管理协会(中国)是美国管理协会在中国投资成立的专业培训机构,也是第一家在中国地区向企业和个人提供培训和咨询服务的国际专业机构。自1996年成立以来,通过持续地本土化开发,将世界领先的管理课程和培训工具引进和发展成为适合中国企业管理实际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建立了适合中国经理人的领导力模型。

4、美国采购经理人协会

5、美国国际保险经理人协会(GAMA)

6、美国国际财务经理人协会

7、美国住宅物管经理人协会

8、美国俱乐部经理人协会

9、国际场馆经理人协会

10、美国果菜市场经理人协会

11、国际建筑业主及经理人协会

12、国际场馆经理人协会

13、美国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

14、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15、美国认证协会(ACI)。开展全球性国际注册职业经理人(CPM)的认证。

(二)国际职业经理协会(英国)

国际职业经理人协会(IPMA)是1996年经英国政府批准成立的,以为职场经理人提供机会全方位提高管理绩效为目的的国际性专业团体。作为权威的考试,认证和监管专业机构,IPMA的证书,文凭,认证以及会员资格,在国际享有盛誉,已经成为许多跨国公司和政府机构考评管理者知识体系,管理技能以及管理绩效的指标和依据。其主要活动包括组织全球培训和考试,颁发管理资格证书; 组织经验绩效及专业能力认证,授予注册管理专家,注册职业经理人认证证书;组织理论水平认证和绩效考证,授予杰出经营管理人士和管理专家管理大师系列荣誉证书;颁发会员资格证书,包括副会员,正会员,资深会员以及荣誉资深会员;通过会员系统,监管全球职业经理人;颁发个人国际性奖项,表彰职业经理人在各个领域的杰出成就和贡献,包括杰出总经理,财务经理,营销经理,研发经理,质量经理等20多种;颁发企业国际性奖项,表彰企业在该领域的杰出表现;颁发产品与服务奖项,表彰有杰出市场表现的产品和服务; 在全球赞助举办专业性管理会议。

(三)国际经理人协会(香港)

国际经理人协会于1998年在香港创立,在中国(含香港、澳门、台湾)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中外各地拥有广泛成员。

协会所指“经理人”乃包括:企业董事长、董事、总裁及总经理、高级经理和部门经理等职业经理人和非职业经理者(含企业股东及创业人士)。

1、协会宗旨

推动世界各国、各地经理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团结同仁,促进世界经济的进步与繁荣发展!

2、协会职责与任务

1) 建立各地企业经理人相互间交流合作的平台与渠道,为经理人和经营管理者提供服务;

2) 邀请世界各国具有优良业绩的企业家,以及在各行业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举办讲座,并同本协会会员开展交流研讨活动;

3) 组织进行国际间、区域间的交流和互访,促进各地经理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合作;

4) 组织会员及其他相关人士前往各地进行参观访问与投资考察;

5) 与各地相关机构建立友好合作,拓展协作关系;

6) 与各地政府或社团机构联合举办各类交易会、博览会和展览会,为各经理人及会员缔造广泛的合作伙伴和拓展其业务;

7) 广泛搜集各类相关信息资讯和建立多种商务营运渠道,促进协会全面发展;

8) 资助社会公益事业和与本会相关的其它有益项目;支持本会会员参加有关公益活动;协助各国、各地区发展当地产业和事业;

9) 组织评选年度杰出经理人和其他奖项;

10) 从事开展本会及与会员相关的各类活动和项目。

3、附属机构:

国际经理人协会秘书处

国际经理人协会商务委员会

国际经理人协会专家委员会

国际职业资格鉴定委员会

国际经理人协会职业资格认证委员会 

国际经理人协会职业资格鉴定中心

国际经理人协会 CEO研究中心

国际经理人协会培训中心

广东迈星经济发展顾问有限公司

上海迈星咨询有限公司

目前较有影响的活动有:

颁发“杰出经理人”和“企业贡献奖”,“亚洲总裁商务会议”、“企业未来论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