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物流是与自营物流相对应的一种物流形式,具有社会化、专业化的特点。信息技术的发展是第三方物流出现的必要条件,信息技术实现了数据的快速、准确传递,提高了仓库管理、装卸运输、采购、订货、配送发运、订单处理的自动化水平,使订货、包装、保管、运输、流通加工实现一体化;客户企业可以更方便地使用信息技术与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交流与协作;同时,电脑软件的飞速发展使得物流活动的成本可以被精确地计算出来,电脑软件还能有效地管理物流渠道中的商流,这就使企业有可能把原来在内部完成的物流作业交由物流公司来完成。第三方物流是进入网络信息时代(也可以称作电子商务时代)以来,流产业发展最快的部门,也是物流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根据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的统计,1999~2002年第三方物流在美国的平均增长速度为20%。从总体来看,第三方物流占整个物流支出的比重也在不断上升。2002年,欧洲第三方物流外包占总体物流支出的比重为51.0%,2005~2007年这一比例已达到74.1%。由此可见,发达国家的第三方物流市场正在经历一个快速增长的过程。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已有上百万家,但多数企业服务意识不强、技术水平落后、专业人才匮乏,大多只能提供简单的运输和仓储等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服务,而不能提供物流信息、库存管理、物流方案设计等增值服务以及完整的物流解决方案,具有全国服务网络、能够提供全程全网服务的企业更少。
总的来看,第三方物流的主要特征包括四点:
1.提供个性化服务
与传统物流提供标准化服务不同,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是个性化服务。第三方物流服务需求方的业务流程各不相同,要求第三方物流服务按照企业的业务流程来定制。第三方物流的经营目标就是尽量满足客户要求。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根据客户的产品要求、运输要求、仓储要求和包装要求等进行一体化、专业化的设计,重新整合物流的服务过程,帮助企业提高经营效率和客户满意度,同时降低运营成本。第三方物流企业总是努力保持与客户需求同步,这也表明物流服务理论从“产品推销”发展到了“市场营销”阶段。
2.企业之间是战略联盟关系
当今的市场经济复杂多变,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企业通过建立联盟来获得竞争优势,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亦是如此。一方面要进行横向联合,即与其他第三方物流企业联盟;另一方面,要进行纵向联盟,即与货主企业联盟,同其建立“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共生关系。构成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广泛的网络。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都不具备这一条件,这就要求不同的物流企业之间结成战略联盟,将各自独特的企业资源整合为一个整体。这不仅可以实现服务的综合化、一体化,使企业形成规模化经营,降低运作成本,还可以共享彼此的网络,提高为客户服务的能力,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第三方物流企业为客户提供的不仅仅是一次性的运输或配送服务,而是一种具有长期契约性质的综合物流服务,最终职能是保证客户物流体系的高效运作和不断优化供应链管理。与传统运输企业相比,第三方物流更加注重客户物流体系的整体运作效率和效益。它的业务深深地触及到客户企业销售计划、库存管理、订货计划、生产计划等整个生产经营过程,远远超过了与客户一般意义上的买卖关系,而是与其结合成一个紧密的整体,形成一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长远来看,第三方物流的服务领域还将进一步拓展,甚至会成为客户销售体系的一部分。它的生存与发展必将与客户企业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西方的企业理论非常强调“相互依赖”关系,也就是说一个企业的迅速发展光靠自身的资源、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寻找战略合作伙伴,通过同盟的力量获得竞争优势。而第三方物流扮演的就是这种同盟者的角色,与客户形成的是相互依赖的市场共生关系。可以说,第三方物流企业是基于一种战略的角度成立的,从一开始就致力于同客户的一体化合作。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出现是物流运作的专业化,这种专业化的运营以降低需求企业的运营成本为起点,以形成战略联盟为终点。
3.第三方物流是客户的战略投资人,也是风险承担者
第三方物流企业追求的不是短期经济效益,确切地说,它是以一种投资人的身份为客户服务的。例如,为了适应客户需要,第三方物流企业往往自行投资或合资为客户建造现代化的专用仓库、个性化的信息系统以及特种运输设备等,这种投资少则几百万元,多则上亿元,直接为客户节省了大量建设费用,而这种投资的风险必然由其自身承担。所以,第三方物流服务本身就是一种长期投资。这种投资的收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户业务量的增长,这就形成了双方利益一体化的基础。同时,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法人企业作为战略投资人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本市场投资主体,业务关系上的紧密性为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客户在资本市场的合作创造了条件,可以预见双方在股权、资本上的融合将更加紧密,第三方物流战略投资人的性质将更加明显。
4.利益一体化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利润基础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利润来源与客户的利益是一致的,并不矛盾。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利润来源不是运费、仓储费用等直接收入,而是与客户一起在物流领域创造的新价值。从本质上讲,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利润来源于现代物流管理科学推广所产生的新价值,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第三利润源泉”。以美国为例,1980年全美企业存货成本总和占GNP的29%,随着物流管理中零库存控制的实施,到1992年这一比例下降到19%。可以说这种库存成本的节约就是物流科学创造的新价值。这种新价值由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客户共同分享,这就是利益一体化,就是我们强调的“双赢”。第三方物流企业为客户节约的物流成本越多,其利润率就越高。虽然我国现有的物流企业还没有摆脱传统以运费、仓储费用为计量的结算方式,但是许多新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已明确提出了“以降低客户经营成本为根本经营目标”,这代表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方向,也是物流企业实现与客户的利益一体化、实现战略合作的经济基础。
作为一种新兴的商务方式,第三方物流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迅速发展。近十年来,美国利用第三方物流创造了新市场,扭转了严峻的经济萧条局面。第三方物流成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各国经济动力的源泉。从宏观来说,发展第三方物流有其必然性:
1.第三方物流有利于避免重复建设
受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的利益驱使,企业纷纷调整战略,一时间新成立了许多物流企业,重复建设严重。2001年是第三方物流企业成立的高峰期。上海仅一个月就新增物流企业130余家,北京市新注册物流企业120多家,与2000年底的60多家相比翻了一番。按照我国加入WTO承诺的相关条款,加入WTO三年后跨国物流公司将进入中国市场。要在过渡期内壮大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物流业,必须对为数众多的物流企业进行整合重组,而有效的整合来自第三方物流。所以,加快发展我国的第三方物流迫在眉睫。
2.第三方物流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
在新的国际国内市场环境下,经过20多年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正面临着产品结构性过剩的难题。由于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大量产品滞销,生产能力闲置,许多产业处于分散化和盲目化的过度竞争状态。在这种形势下,十分有必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发展第三方物流,可以改变过去因分散流通而加剧的企业之间的盲目竞争,并为我国企业进行大规模产业整合提供合理的、低成本的流通保障。道理很简单,没有大流通就没有大产业,没有大物流就没有大流通。所以,大力发展以第三方物流为主体的物流产业,对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3.第三方物流的发展顺应国际物流产业的发展趋势
发展第三方物流不仅有利于生产企业集中力量发展主业,而且有利于缓解城市的交通拥挤状况,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在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全球发展主流的今天,第三方物流无疑成为物流产业发展的首选。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给了第三方物流广阔的发展及运作空间。随着科学技术变革的加速和经济发展,全球信息网络和全球化市场逐渐形成,企业竞争地域也逐渐由区域转向全球。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使得国际竞争本土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现代企业越来越关注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更多地采用“业务外包”策略。同时,企业自营物流的投资风险过大,不如把物流管理以委托形式,交由第三方物流企业代替其进行物流系统设计并对系统的运营承担责任。企业可以依靠其专业的物流管理知识和技术,优化企业资源配置,从而降低物流成本和库存成本,提高库存周转率和资金回笼率,使物流真正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
4.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和新兴市场的形成
企业将不得不采用全球战略,以寻找生产资源及产品的市场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运输量将大幅增长,单靠企业自身的力量很难独立完成所有的物流活动,即使有条件,也将是不经济的。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倾向于将内部物流作业外部化,这无疑给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多的传统物资流通企业转型为第三方物流供应商,促进了第三方物流业的发展
- 每日推荐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