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0日,传化公路港·成都基地平台在新都物流中心投入运营,两年来该平台已吸引上千家物流企业入驻,2010年实现物流服务收入23.35亿元,上缴税收近8000万元,2011年上半年实现物流服务收入20.79亿元,基地重点培育的119家物流企业营业额2010年度实现了322%的增长。在骄人成绩的背后,是成都基地团队因地制宜地使传化物流核心商业模式在成都成功落地,并实现了创新。
传化公路港·成都基地,在不断运用信息化手段助力成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同时,还让众多中小物流企业在此平台上实现了转型升级。如今,传化公路港·成都基地已成为本地物流企业转型升级的孵化器。
一站式服务
让物流企业专注核心业务
据悉,为了使入驻的中小物流企业能够专注于自身的核心业务,成都基地除了直接为客户提供经营辅助服务外,还通过政府职能部门现场办公,引进中介机构入驻实现门对门的服务。
成都基地投入运营两年来,先后举办物流行业税收、安全工作培训、法务咨询等多种培训与咨询活动,服务物流企业1500人次。现在,税务、工商、运管、公安等政府部门已经在基地设立现场办公点,工商银行、平安保险、中国联通、中国邮政等中介机构先后入场开展服务。一站式服务体系使数以百计的物流企业集中入驻,有序、规范开展业务。入港经营后,物流企业将越来越多的辅助业务剥离交给平台,通过平台的服务支持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满足自己客户的需求,从而驱动这些中小物流企业快速成长。据了解,由工商银行新都支行为平台为中小物流企业量身订制的“ICDC—物流快捷贷”金融产品,已累计为平台中小物流企业放贷5000多万元,很好地解决了中小物流企业发展中的难题。
个性化辅导
催生物流企业新发展
基地平台在创建规范、有序的经营环境,让入驻物流企业在六大效应,即设施共享效应、知识溢出与学习效应、竞争与标杆效应、专业化和分工效应、产业链延伸和联合经营效应作用下快速成长的同时,基地从西部经济和物流业发展实际出发,通过组织开展东西部物流企业交流活动,不仅让西部客户学习到东部先进的物流理念,更为两地企业之间的沟通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据统计,基地入驻物流企业经过孵化后,年营业额超亿元的已有3家、超5000万元的7家,超3000万元的29家,超千万元的80多家,自有车辆超10台的60多家。
牵线搭桥
让物流企业试水接单新方式
去年底,一场别开生面的现代物流业与工商业联动发展论坛在新都举行。会上,基地物流企业万通物流、程翔物流、富德物流、速恒物流等四家物流企业与参会的科伦制药、成飞光缆、达利食品和卓新实业等四家工商业企业分别签订物流服务合作协议。
也正是从那次论坛开始,传化公路港·成都基地开始了带领入驻物流企业与现代物流运作接轨,正式打开了承接工商企业物流业务外包订单的窗口。
一直以来,多数中小物流企业承揽生意都是靠关系营销。但随着竞争的逐步深入,服务价格日渐透明化,货主企业采取招投标方式外包物流业务将成为主流。传化公路港·成都基地总经理谢萍介绍说,那些规模偏小、没有品牌形象的物流企业拿物流业务订单的机会越来越少,在重大项目外包中,恐怕连投标的资格都没有。
市物流办相关负责人这样评价说,作为中小物流企业集聚平台,传化公路港·成都基地一方面帮助中小物流企业做强做大,另一方面利用平台的品牌优势,让物流服务供需双方直接对话,将会大大促进两业的联动。
【对话】
助力成都物流转型升级
——专访传化公路港·成都基地总经理谢萍
“在物流方面,成都就是西南地区的桥头堡。传化再次证明了自己独到、睿智的眼光,实现了传化物流在成都的落地,助力了成都公路物流向现代化公路物流的转型。”传化公路港·成都基地领军人物谢萍在接受专访时表示,传化公路港·成都基地经过两年的运营,已经经历了成长与发展期,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发展,更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成都公路物流。
据悉,在2009年的时候,成都就出台了《成都市物流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2)》,提出以“一网二平台、四园区四中心、五十个物流服务站”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物流业发展框架体系。
谢萍表示,传化公路港·成都基地的成功运营给成都公路物流带来了改变,首先,传化物流是用一个有形的平台,为货车主提供一站式服务,让企业在这个平台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起到孵化器的作用。其次,基地吸引着周边地区的物流企业入驻,在此形成了一个枢纽港,让成都公路物流的辐射力增强;再者,平台让物流产业与商贸产业联系更为密切,让更多的工商企业能够找到资源,实现企业物流外包,真正让现代物流产业板块起到服务制造业的作用;最后,平台运用信息化整合资源,实现了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转型。
对于未来,谢萍表示,传化公路港·成都基地还将不断用信息化手段丰富物流模式内涵,助力成都物流规划的深入推进。
- 每日推荐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