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企业景气分项指标,企业生产总量、盈利(亏损)变化、固定资产投资和产品订货景气指数,全部“一路飘红”。这意味着企业产能充分释放、赚钱能力增强,企业正抓紧机遇扩大规模,手中订单也不断充沛。
与此同时,二季度泰州市企业家信心指数比上季度回落1.85点、比去年同期下降2.21点。
记者昨天从国家统计局泰州调查队获悉,二季度,泰州市企业景气指数稳步回升,这表明全市经济总体向好,但在此同时,企业家信心指数却呈“微量下调”趋势。
企业景气指数“飘红”
相关监测显示,泰州市今年4至6月企业景气指数为143.11,处于“较为景气”区间,比今年1至3月上升9.6点,比去年同期上升0.81点。
企业景气指数主要反映企业综合经营情况。在二季度的监测中,被调查企业认为本企业整体生产经营状况 “良好” 的占比最高,为49.84%;“一般”的占43.41%;“不佳”的为6.75%。
与一季度相比,二季度泰州市企业景气指数缘何快速上扬?“应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国家统计局泰州调查队副队长申炳龙分析,首先,由于一季度包含了春节假期,不少企业的工作日大为缩水,而二季度企业正常开工,产量放大,推动企业景气指数走强。其次,不少企业越来越专注于内部管理,能耗、成本等进一步得到有效控制。最后,在更深层次上,国家相关政策也对企业起到了鼓励与扶持作用。
申炳龙说,从行业角度分析,会发现支撑二季度企业景气指数上行的,主要是建筑业和工业。其中,建筑业企业景气指数强劲回升,达到了167.97,较上季度大幅提升52.37点。与此同时,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也“功不可没”,前者同比增加了10.25点,后者同比增加了10.71点。“这主要得益于5月份泰州国际旅游节的拉动效应。”
与此同时,企业景气单项指数表明,企业生产总量、盈利(亏损)变化、固定资产投资和产品订货景气指数,在二季度也全部“一路飘红”,较上季度有所增长。“这几个指标很有含金量。”市经信委相关人士表示,企业生产总量和盈利(亏损)变化两个指数的提升,意味着企业产能充分释放、赚钱能力增强;固定资产投资和产品订货两个景气指数的上扬,则说明企业正抓紧机遇扩大规模,同时手中订单也不断充沛。
并非处处“开满鲜花”
虽然泰州市企业整体生产情况向好,但也应冷静看到,泰州市经济发展并非处处“开满鲜花”。
国家统计局泰州调查队公布的另一组监测数据表明,二季度泰州市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34.95,虽仍处于“较为景气”区间,但比上季度回落1.85点、比去年同期下降2.21点。
“该指数主要反映企业家对未来宏观经济的预期。”泰州调查队统计检测处工作人员帅富全介绍,泰州市企业家对当前宏观经济运行持“乐观”态度的占42.01%;“一般”的占50.94%;“不乐观”者占了7.05%。
与此相呼应的是,调查队同时监测的企业流动资金、货款拖欠、劳动力需求和企业融资景气指数,与上季度比较,全都走了“下坡路”。
“这说明我市企业家对将来的发展怀有一定的隐忧。”申炳龙表示,究其原因,掣肘企业发展的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升高、人民币升值以及融资难等问题,在三季度将无明显改善预期。
以企业用工成本为例。泰州调查队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市区主要服装制造企业员工的人均月工资为1907.4元,同比上涨20.6%;人均月社会保障支出371.7元,同比上涨42.9%。即便如此,在接受调查的企业中,从业人员数量同比仍减少了11.1%。
泰州市经信委相关人士还指出,“用电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据统计,今年泰州市电力缺口将在60万千瓦时以上。无疑,在三季度,这将不可避免地影响企业生产。
面对下半年的困局,企业如何应对?
国家统计局泰州调查队支招说,企业要加强跟踪原材料价格,科学控制库存,时刻注意规避风险;企业不仅要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待遇,还要给他们设计职业规划,从情感上留住人。另外,被“融资难”束缚手脚的中小企业,可以瞄准发债或上市,走直接融资之路。出口型的企业则要力争进行跨境人民币结算,规避汇率风险。
“企业突围的一个最根本办法,还是转型升级。”有关专家指出,当前市场正在对企业形成倒逼之势。“从长远来看,这是件好事,转型升级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
- 每日推荐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