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达广场、红星美凯龙等一个个城市综合体拔地而起;海峡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海峡西岸国际物流商贸城、海峡汽车文化广场等专业市场次第生成……当前,福州正努力抓好用好中央一系列扶持海西发展的政策,构筑一核、两翼
万达广场、红星美凯龙等一个个城市综合体拔地而起;海峡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海峡西岸国际物流商贸城、海峡汽车文化广场等专业市场次第生成……当前,福州正努力抓好用好中央一系列扶持海西发展的政策,构筑一核、两翼、三轴、多极的商贸空间布局,乘势打造海峡西岸商贸流通业中心强市。
建设海峡西岸商贸流通业中心强市,构筑大物流大商贸大市场格局的集结号已经悄然吹响。种种迹象表明,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出炉贯彻,将对我市构筑大市场、大物流、大商贸描绘出了一个体系更加完善、流通更加便捷、覆盖更加宽广、影响更加深远的宏伟蓝图,福州专业化大市场建设有望从此步入崭新天地。
区域性流通市场体系正在构建
区域性流通市场体系具有信息程度高、交易方式多、信誉程度好、周转速度快、经营规模大以及销售成本低等多重优势,是专业化大市场建设的助力器。所以,发展专业化大市场,必须积极构建助力器的重要作用。
于去年由鳌峰洲搬迁至新址南通的海峡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比旧市场扩大了70%,设有蔬菜、果品、副食品、家禽、冻品等五大市场和配套仓储配送中心、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可满足福州未来10年的市场发展需要,将成为海西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功能最全的现代化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昨日,记者在该物流中心看到,一辆辆拉运商品货物的大卡车来回穿梭,新鲜的蔬果堆成小山,特色商品琳琅满目,前往交易的商户、市民络绎不绝,市场处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
正在如火如荼建设的海峡汽车文化广场也有了最新进展,日前其汽车超市正式投入使用。位于闽侯青口的海峡汽车文化广场,总建设用地高达1456亩,分为汽车商务综合区和4S专营区两部分,在今年海交会期间启动了一期汽车超市入驻签约活动,共有30余家汽车品牌经销商签下了入驻协议。据介绍,汽车用品市场也有望年内竣工。待全部竣工后,海峡汽车文化广场将集汽车销售、仓储、物流、二手车交易、文化创意等功能为一体,市民可在这里获得办证、上牌、检测、缴税等一站式服务。
这些都只是我市构建区域性流通市场体系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目前,位于鳌峰洲的花鸟市场、辣椒批发市场等专业化市场搬迁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与此同时,在闽侯南通新建福州建材批发市场的规划也已经出炉,现有南方建材等传统批发市场将搬迁至此。
以上一组组喜人成绩的取得,跟福州全力构建大市场的定位分不开。近年来,福州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进一步优化专业市场,着力建设区域性流通市场体系,一批高组织化程度的专业市场开始形成,并由城区向周边县域延伸。统计数据显示,经过多年的发展,福州市专业批发市场达到83个,年交易额370亿元以上,大中型专业批发市场55个,年交易额在1亿元以上的有38个。
与此同时,大型综合超市、购物中心、专卖店、便利店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现代连锁业更是取得突破,特易购、王府井等一大批知名企业争相来福州布点,一批本地流通龙头企业也相继涌现,这意味着我市区域性流通市场体系初步建成。截至2010年底,福州城区2000平方米以上大型零售网点达77家,连锁经营商业企业70多家,连锁门店1640多个,总营业额达255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6%。
以现代物流为大市场建设向导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现代大市场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物流不仅作为第三利润源泉,是现代经济的支柱产业,而且在地区经济发展发挥越来越明显的作用。所以,建设大市场,必须充分发挥物流业的先导和突破口的作用。
海西国际物流商贸城集大型物流商贸中心是福州东部新城目前唯一的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建成后,可同时容纳2000家物流企业入驻。昨日,记者在仓山城门镇海西国际物流商贸城项目工地看到,施工现场一片繁忙。据介绍,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的海西国际物流商贸城的一期工程,目前已有3栋封顶,下个月还将有3栋封顶,预计到9月,共有11栋完成封顶。二期工程物流商贸中心,计划于今年年底开工。
这只是福州构建海西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的又一见证。翻开福州市2011年商贸建设重点项目清单,海峡西岸国际物流商贸城、马尾海西物流大厦、闽侯苏宁物流中心、长乐松下物流园区、福州保税物流园区等一大批跟物流有关的项目尽收眼底,不少项目都将于近几年内投产。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马士基、伯灵顿、联邦快递及中远、中海、中外运等一大批国内外龙头物流企业的纷纷落户。目前,规划建设的江阴港区、长乐航空港、罗源湾港区、松下港区、闽江口内港区、铁路等六大物流园区也已见雏形。
以省会中心城市物流平台和物流配送中心建设为重点,加快构建对台物流中心和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这是福州市现阶段对发展现代物流业提出的要求。市商贸服务局有关负责人指出,近年来,随着现代物流发展环境的逐步改善,福州市积极引导物流服务企业走集约化、网络化、规模化和国际化的发展道路,物流业发展迅速,物流总规模不断增大。
有数据证实,2009年全市社会物流总额为6731.25亿元,同比增长12.9%;物流增加值为183.79亿,同比增长6%。全市有6家企业上榜中国物流企业百强。与之相随的是各项荣誉纷至沓来。继2008、2009年荣膺物流中心城市杰出成就奖后,去年,福州市又荣获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称号,特别在农村商贸物流和对台物流合作等方面得到业内人士赞许。目前,福州市社区之间、农村乡镇之间1小时物流配送经济圈已经形成。
种种迹象表明,福州正努力崛起成为一座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并使现代物流业真正发挥大市场先导作用。根据规划,福州市将以建立国际物流体系为重点、区域物流体系为基础、城市配送物流体系为支撑的物流中心城市为总体目标,力争到2012年,实现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规模化和信息化,物流园区建设初具规模,专业市场不断壮大,大型配送中心和采购中心迅速发展;至2020年,成为衔接长三角、珠三角,对接台湾海峡的海西物流中心城市。
- 每日推荐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