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供求
首页 >> 学术研究 >> 企业案例 >> 供应链管理 >> 内容

日本丰田“召回门”折射供应链管理疏失
字号:T|T 2010年06月23日09:51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 日本丰田公司正在研究将问题车召回范围扩大,召回总数量累计起来可能超过1000万辆。 丰田的生产方式已逐步改写全球的产业历史,丰田的精益制造与供应链管理理念,促成了全球制造业的管理变革,使ERP概念得以全球推

日本丰田公司正在研究将问题车召回范围扩大,召回总数量累计起来可能超过1000万辆。

丰田的生产方式已逐步改写全球的产业历史,丰田的精益制造与供应链管理理念,促成了全球制造业的管理变革,使ERP概念得以全球推广。

而此次“召回门”事件,让人得以抛开虚妄的光环,仔细研究丰田的精益生产模式和供应链管理中可能存在的脆弱链条。丰田方面表示,此次召回事件的主要原因是美国汽车零部件生产商CTS公司生产的加速器脚踏板出现质量问题。

缺损的一环好像找到了,但问题没有这么简单。由美国人杰弗里·莱克所著的《丰田汽车案例——精益制造的14项管理原则》(以下简称《精益制造》)一书中,第11条原则是“重视事业伙伴与供货商网络,激励并助其改进”。

事件发生后,CTS公司也迅速发表声明,说其质量管理是按照丰田标准进行的。以该原则来看,供应链中零部件生产商的问题就是丰田的问题。

但截至今年2月1日,此次召回事件的范围包括了北美、欧洲市场,又蔓延至中南美洲和中东等地区,却没有日本市场。

难道丰田面向国内和国际市场的产品存在不同的质量标准吗?《精益制造》中的第1条原则就是:“管理决策以长期理念为基础,即使因此牺牲短期利益。”对于以出口为主的经济体中的企业来说,歧视海外市场是自杀性的短视,正常企业应该不会采用这种手段。

问题可能出在日本企业为了技术保密,其国内工厂和海外工厂乃至协作厂采用的技术不同,即在其国内工厂采用的技术版本较高。这样麻烦就来了,供应链管理得以正常进行讲究的是标准及管理的统一。在全球化同一个链条上采用不同的尺度,人为调整因素过多,出现问题的概率自然加大。这恰恰与《精益制造》中的第8条原则“使用可靠的、已经过充分测试的技术以协助员工及生产流程”相违背。

以ERP为实施工具的精益生产在大规模制造业中的价值,正为我们国内企业所重视,但“召回门”事件提示我们,在供应链全球化展开背景下,此时生产规模可能是超大或者是巨大规模,在糅合各种变量后,原先的精益生产模型可能已发生不良变异,并随时有可能在某个链条上发生猝然的崩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