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国际化物流服务流向流量特点分析 据浙江省电子口岸的统计数据,我省进出口物流的前五个国家(地区)分别为日本、韩国、台湾、美国和中国(转口贸易部分),总额达到213.83亿美元,占我省进口物流总额
1、国际化物流服务流向流量特点分析
据浙江省电子口岸的统计数据,我省进出口物流的前五个国家(地区)分别为日本、韩国、台湾、美国和中国(转口贸易部分),总额达到213.83亿美元,占我省进口物流总额的55.9%,前10名国家地区进口物流总额达到267.03亿美元,占到我省进口物流总额的69.8%,进口物流相对比较集中。我省国际出口物流的前五个国家(地区)分别为美国、日本、德国、香港和英国,总额达到424.35亿美元,占我省出口物流总额的42.0%,前10名国家(地区)出口物流总额达到567.8亿美元,占我省进口物流总额的56.3%,出口物流相对比较分散。
从国际物流区域分布来看,我省国际进口物流主要集中在宁波和杭州,两地进口物流总额超过100亿美元,分别达到134.4亿美元和109.9亿美元,占到全省的63.6%;其次是嘉兴和温州。国际出口物流方面,宁波、杭州和绍兴三个地区都超过100亿美元,分别达到287.7亿美元、199.9亿美元和105亿美元。
表:2006年浙江省按国别前十名国家进出口量情况
进口国别 |
2006年 |
同比增减(%) |
出口国别 |
2006年 |
同比增减(%) |
64.23 |
13.6 |
美国 |
219.33 |
36 | |
韩国 |
53.21 |
40.6 |
日本 |
81.93 |
9.18 |
台湾 |
46.71 |
31.7 |
德国 |
54.23 |
29.7 |
美国 |
28.38 |
11.9 |
香港 |
35.96 |
29.5 |
中国 |
21.30 |
144.2 |
英国 |
32.90 |
28.9 |
德国 |
16.12 |
13.5 |
意大利 |
32.60 |
33.2 |
泰国 |
10.65 |
52.5 |
韩国 |
32.05 |
55.4 |
沙特阿拉伯 |
10.19 |
13.9 |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
30.62 |
20.5 |
印度 |
8.14 |
3.57 |
西班牙 |
24.17 |
24.3 |
加拿大 |
8.10 |
36.1 |
法国 |
24.06 |
21.3 |
数据来源:浙江省电子口岸
2、国际物流运输方式构成特点分析
江海运输是我省国际物流的主要运输方式,进口运输达到304.86亿美元,占到国际进口物流的79.6%,出口运输达到880亿美元,占到国际出口物流的87.2%,汽车运输在国际进出口物流中所占比例很小,但随着集装箱卡车运输半径的不断扩大,近年来发展势头很猛,2006年进口物流同比增加106.4%,出口物流同比增长40.9%。
表:2006年浙江省进口运输方式统计 单位:亿美元
运输方式 |
进口金额 |
同比增减 |
出口金额 |
同比增减 |
江、海运输 |
304.86 |
19 |
880.68 |
29.3 |
铁路运输 |
0.90 |
-50.6 |
1.88 |
18 |
汽车运输 |
2.31 |
106.4 |
11.79 |
40.9 |
空运 |
74.37 |
59.1 |
113.23 |
49.5 |
邮运 |
0.06 |
-9.42 |
1.39 |
-1.64 |
其他 |
0.04 |
97.8 |
0.01 |
82.9 |
数据来源:浙江省电子口岸
3、国际物流商品类别构成特点分析
机电产品、高技术产品、对苯二甲酸、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等是我省国际进口物流的重要商品构成,其中,机电产品进口物流总额123.77亿美元、高技术产品进口物流总额67.44亿美元,两者之和占到我省国际进口物流总额的一半左右,高技术类产品占有比例相当之高。国际进口物流商品构成具体情况见表2-17。机电产品、服装及其附件、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是我省国际出口物流服务的主要产品,分别达到423.9亿美元、159.3亿美元和138.1亿美元,这与我省机电、纺织、服装三大产业比较发达,出口能力较强的现状比较吻合。
表:全省前20名进口商品情况分析
|
商品名称 |
商品名称 |
1 |
机电产品(含具体列名) |
机电产品(含具体列名) |
2 |
高技术产品 |
服装及衣着附件 |
3 |
对苯二甲酸 |
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 |
4 |
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 |
高技术产品(包括本目录已具体 |
5 |
初级形状的塑料 |
手持或车载无线电话机 |
6 |
废铜 |
鞋类 |
7 |
电视、收音机及无线电讯设备的 |
家具及其零件 |
8 |
农产品 |
塑料制品 |
9 |
原油 |
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 |
10 |
乙二醇 |
汽车零件 |
11 |
钢材 |
农产品 |
12 |
纺织机械及零件 |
灯具、照明装置及类似品 |
13 |
铁矿砂及其精矿 |
钢材 |
14 |
未锻造的铜及铜材 |
旅行用品及箱包 |
15 |
纸浆 |
电线和电缆 |
16 |
苯乙烯 |
床垫、寝具及类似品 |
17 |
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 |
未锻造的铜及铜材 |
18 |
液化石油气及其他烃类气 |
钢铁或铜制标准紧固件 |
19 |
原木 |
通断及保护电路装置 |
20 |
通断及保护电路装置 |
医药品 |
数据来源:浙江省电子口岸
4、重要港口对外集疏运(道路)物流特点分析
[1] 宁波港集疏运物流需求分析。2006年,是宁波-舟山港一体化的第一年,全省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5.1亿吨,而宁波-舟山港的货物吞吐量则冲破4亿吨大关,在国内港口排位稳居第二,集装箱吞吐量连上两个百万台阶,达到706万标准箱,较上一年同期增长超过30%。到2010年,宁波港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1000万TEU,2020年则将达到2000万TEU。公路和城市道路是宁波—舟山港后方集疏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宁波—舟山港公路及城市道路集疏运网络可以划分为公路集疏运线路(通道)和货运枢纽(节点)两方面。其中通往上海、杭州、金华、温州方向的高速公路承担港口对外中长途集疏运服务;疏港高速公路以及部分一般干线公路和城市道路是承担短途集疏运的最主要运输方式,同时也承担着主要港区与对外中长途集疏运通道衔接的功能;公路货运枢纽是港口集疏运货物中转、储运的重要节点。
表:宁波港主要集疏运通道
集疏运方向 |
集疏运通道 |
上海方向 |
宁波绕城高速公路(或杭甬高速公路复线)一杭州湾大桥南接线 |
杭绍方向 |
宁波绕城高速公路一杭甬高速公路 (或杭甬高速公路复线) |
金华方向 |
宁波绕城高速公路一甬金高速公路 |
温台方向 |
宁波绕城高速公路一甬台温高速公路(或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 |
[2] 温台港集疏运分析。2006年温州市外贸集装箱生成量约为33.25万TEU。其生成量分布为:通过高速公路从宁波、上海港出运的集装箱量合计为24.73万TEU,其中:宁波港21.09万TEU,上海港3.64万TEU,从分水关出口的合计为2.52万TEU;2006年到宁波港、上海港和义乌拼箱量约2.3万TEU,占总生成量6%;2006年温州港外贸集装箱出口2.5万TEU。
综观2006年温州市外贸集装箱生成运输方式,通过公路、铁路运输总量为30.75万TEU,占总生成量的92.48%,而港口水路仅承担了7.5%的运输量。在温州地区外贸出口以每年30%左右递增的情况下,集装箱增长的生成量实际上都通过陆路运输出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温州港外贸集装箱重箱出口运输发展缓慢。
表:温台港主要集疏运通道
集疏运方向 |
集疏运通道 |
宁波方向 |
甬台温高速公路(或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 |
金华方向 |
甬台温高速公路一上三高速公路 |
杭州方向 |
温州绕城高速公路一诸永高速公路 |
丽水方向 |
温州绕城高速公路一金丽温高速公路(龙丽温高速公路) |
闽北方向 |
甬台温高速公路(或104国道) |
- 每日推荐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