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9日,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中文简称贸仲,英文简称CIETAC)与瑞士仲裁协会(ASA/Swiss Chambers)和香港国际仲裁中心(HKIAC)三家仲裁机构在北京合作举办了以三机构仲裁规则比较为主题的国际商事仲裁研
5月19日,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中文简称贸仲,英文简称CIETAC)与瑞士仲裁协会(ASA/Swiss Chambers)和香港国际仲裁中心(HKIAC)三家仲裁机构在北京合作举办了以三机构仲裁规则比较为主题的国际商事仲裁研讨会。贸仲于健龙副主任兼秘书长出席会议并作开幕致辞。于健龙副主任对来自香港和瑞士仲裁机构的同行和代表表示了欢迎,对与会的150多名会议代表表示了感谢。他指出,贸仲与国际上很多知名仲裁机构有着良好的合作,希望通过相关的合作以及合作举办研讨会等形式进一步促进律师和企业对仲裁的了解。同时,于健龙副主任还向与会的中外朋友介绍了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情况。他指出,在纪念地震亡灵的同时,我们应该更加记取生命的美好,希望通过对争议解决方式的探讨,发挥仲裁的优势,为社会以及更多的当事人的创造更为幸福的生活。
研讨会采取小组讨论(panel discussion)的方式,在虚拟案例的基础上,将仲裁程序划分四个阶段,即(1)仲裁的起始阶段和仲裁庭的组成;(2)管辖权和仲裁程序的组织;(3)当事人的材料和证据;(4)开庭、合议、裁决及费用承担。每个阶段四到五个问题,在主持人的引导下,依次由三个机构的代表按照本机构仲裁程序和仲裁规则进行说明和阐述,解答听众的相关疑问,在互动中加深与会者对国际仲裁实务的理解。
研讨会主办方对虚拟案例进行了精心设计,结合国际经贸活动中争议类型的特点,以及商事仲裁的核心法律问题,又充分突出了三家机构的规则特点。会议吸引了北京以及外地的50多家律师事务所的60多名律师、40多家外资企业驻华、驻京机构的代表以及国内企业法律部门负责人参会。会议讨论的内容和与会人员的业务有很大的关联,会议形式也比较契合实务操作的需要,与会人士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在会议之后的招待会中,会议发言人以及三机构的代表和与会人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大家普遍认为随着国际交流、对外经贸的发展,国际商事仲裁对于解决国际经济贸易纠纷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习和掌握相关专业知识,了解国内外仲裁机构的规则及做法,对于促进律师业务发展,更好的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会的外国代表对中国四川汶川地震的情况表示了深刻的关注和深切的同情,在第三节会议进行中,与会者全体默哀三分钟对地震死亡人员表示了哀悼。
- 每日推荐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