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供求
首页 >> 学术研究 >> 物流仲裁 >> 仲裁新闻 >> 内容

贸仲、海仲第十七届委员会主任会议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京召开
字号:T|T 2008年01月28日09:44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
  •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贸仲)、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海仲)于1月23日上午在中国贸促会召开了第十七届委员会主任联席会议。贸促会会长、贸仲和海仲主任万季飞出席会议并讲话,贸促会副会长、贸仲和海仲副主任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贸仲)、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海仲)于1月23日上午在中国贸促会召开了第十七届委员会主任联席会议。贸促会会长、贸仲和海仲主任万季飞出席会议并讲话,贸促会副会长、贸仲和海仲副主任董松根主持会议并做了贸仲和海仲委员会换届情况的说明,贸仲副主任兼秘书长于健龙向各位主任汇报了贸仲第十六届委员会期间的工作情况和第十七届委员会工作计划,海仲副主任兼秘书长陈敏就海仲在第十六届委员会期间的工作情况和第十七届委员会工作计划做了汇报,出席会议的各位主任、副主任对两个工作报告给予了一致肯定,对贸仲、海仲在十六届委员会期间的工作表示满意,经过讨论同意提请委员会审议。

与会各位主任对贸仲和海仲今后的发展十分关心,对如何更好地发挥两个仲裁委员会的作用及拓展案源等方面的工作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并表示将继续为仲裁工作献策献计,共谋发展。

最后,万季飞主任做了总结发言,他说,十六届委员会期间,贸仲和海仲的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压力,在各方面的努力下,两个仲裁委员会取得了显著成绩和进步,来之不易。万主任强调,我们要坚持体制改革,转变观念,建立奖惩机制,逐步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培养优秀的综合性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做好宣传拓展工作,保持优势和领先地位,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和了解,努力做好十七届委员会的各项工作。

会议还讨论了其他议题。

当天下午,贸仲、海仲在北京亮马河饭店召开了第十七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贸仲副秘书长冷海东主持会议,董松根副主任在开幕式上致辞,于健龙代表贸仲主任万季飞向大会做了第十六届委员会工作报告暨第十七届委员会工作计划,陈敏代表万季飞做了第十六届委员会工作报告暨第十七届委员会工作计划。经过委员们的热烈讨论,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上述两个委员会的工作报告。

贸仲报告着重回顾了贸仲三年来取得的成绩,客观地分析了当前的困难,明确了未来的发展目标。报告称,2005年至2007年,贸仲受理经贸案件3078件,其中涉外案件1298件,国内案件1780件,审结案件2976件,涉案争议标的额超过人民币3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37%、42%和22%。案件当事人涉及35个国家和地区,裁决的公信力得到广泛认可。贸仲域名争议解决中心受理案件800件,审结案件658件,域名裁决执行情况保持良好。报告确定了改革发展的总体构想和今后的工作任务。

海仲报告在总结十六届委员会的成绩时说,三年来,海仲受案数量有了较大的突破,其中有两年年均受案量接近50件,较过去的年均受案量20件左右翻了一翻。案件类型更加多样化,除传统的租船合同争议外,船舶碰撞、渔业争议、物流争议、船舶保险、船舶买卖、救助、货运代理、提单争议等案件均有上升趋势。争议标的较上届委员会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三年间受理案件119件,争议标的共计人民币3.8949亿元,审结案件113件。报告还回顾了三年来在队伍建设、对外交流、拓展、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并对2008年今后工作做了总体设想。

董松根在致辞中表示,针对当前形势,今后一个时期十七届委员会总体工作思路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着手建立既符合国际惯例,又符合我国国情,更有利于仲裁事业发展的管理体制;按照国际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办案为中心,坚持独立公正,切实保证裁决质量;认真做好业务拓展、监督和研究工作;努力增强仲裁委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全面提升仲裁机构的影响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他说:“我们要紧紧围绕这一工作思路,狠抓落实,推进新形势下我会仲裁事业的全面发展。”

贸仲还邀请了外籍人士担任新一届委员会委员,听取他们对仲裁委员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发挥他们的决策作用和影响,这在该机构仍至我国仲裁机构还是第一次,这是贸仲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是贸仲迈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体现了贸仲坚定地走国际化、现代化仲裁之路的信心,它对我国仲裁事业的发展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贸仲新一届委员会还增补了国内重点经济行业领域的专家为委员,便于贸仲及时了解经贸发展形势,调整工作重心和思路,为当事人提供优质高效的仲裁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