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供求
首页 >> 学术研究 >> 统计数据 >> 公路运输 >> 内容

“车载物流”增至每周三班
字号:T|T 2007年08月29日08:29     青岛日报      作者:佚名
  • 日前,2票出口货物共3.73吨在流亭机场海关报关放行,采取“车载物流”模式经海运运往韩国仁川机场。从此,中韩车载物流固定为“流亭机场-青岛大港-韩国仁川机场”之间每周往返三班,标志着这一模式在青

    日前,2票出口货物共3.73吨在流亭机场海关报关放行,采取“车载物流”模式经海运运往韩国仁川机场。从此,中韩车载物流固定为“流亭机场-青岛大港-韩国仁川机场”之间每周往返三班,标志着这一模式在青岛进入成熟运作阶段。

  据悉,中韩“车载物流”是青岛海关为提高地方进出口效能,推动外经贸发展所推出的重要举措。该模式下运载货物车辆搭载中韩滚装轮渡进入对方境内后,不需卸载换乘对方国家的运输工具,由原车直接将货物送往目的地,将国际空运、海运物流与国际公路运输有机结合,从而实现了中韩两国间海陆空多式联运的无缝对接。

  “车载物流”模式在日本、韩国以及欧洲国家之间运行较为成熟。青岛海关2006年7月经海关总署批准进行试点,并于12月20日在中国率先成功推出这一模式,货物由青岛运至美国总运输时间仅用47.4小时,相对实施中韩“车载物流”前,节约时间13小时,节约资金10-35%。

  8个月来,中韩海关、相关企业之间的联系配合日益密切,这一监管模式运作日益成熟。中韩“车载物流”模式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物流费用和通关时间,缓解了山东口岸航空运力压力;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精密电子等货物对防震等有极高的要求,过多的搬运将对货物造成极大的损失,采用整车物流可以有效避免货物在多次装卸过程中的损坏,满足了现代物流个性化服务需求,适应了中韩两国间物流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