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供求
首页 >> 学术研究 >> 物流实务 >> 配送 >> 配送作业 >> 内容

配送中心规划设计原则
字号:T|T 2007年07月11日11:31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 一、配送中心规划涉及的因素 进行配送中心规划需要考虑以下主要因素: 1.区域经济发展背景资料。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工业、农业、商业、住宅布局规划。 2.交通运输网
    一、配送中心规划涉及的因素
    进行配送中心规划需要考虑以下主要因素:
    1.区域经济发展背景资料。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工业、农业、商业、住宅布局规划。
    2.交通运输网及物流设施现状。交通运输干线、多式联运中转站、货运站、港口、机场布局现状。
    3.城市规划。城市人口增长率、产业结构与布局。一些城市的物流中心选址不当,往往会在主干线通道上造成交通阻塞、运距过长造成能源浪费、车辆空载率增高、调度困难等问题。
    4.环境保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据东京大学的越正毅教授对交通阻塞的间接经济损失的推断,仅东京因由于交通阻塞的经济损失一年就达1兆日元。
    有关研究表明,在澳大利亚城市交通阻塞的损失可能低于英国和其他一些国家,但是若包括外延损失,在澳大利亚最大的城市墨尔本和悉尼的交通阻塞损失估计约为18亿澳元和21亿澳元。在中国尚未见到此类数据报导,但据一些城市较大的市场观测,此类损失也不可低估。
    运输车辆的实载率与降低物流费用有一定关系,根据日本汽车运输统计年报推算,在日本小型货车的实载率呈下降趋势。
    车辆实载率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这一点在中国也十分突出。我们在规划配送中心时就应当充分注意到,这一问题不仅涉及城市交通阻塞、配送中心选址,而且涉及筹资组建与运营以及运输经营集约化等综合性问题。
    二、规划执行限制因素
    在决定配送中心的执行目标、基本定位与策略功能后,还需考虑在实际规划时的限制因素,因为有许多因素均将影响系统规划运作的方向,包括:
1.预定时间进程;
2.预期可使用的人力资源;
3.预期使用年限;
4.计划预算资金限制及来源;
5.预定的设置地点及土地取得的可行性;
6.预期投资效益的水准。
在配送中心的规划分析过程中,相关的考虑因素及决策条件均应以本节所提出的物流策略、规划目标和限制因素为依据,它决定了配送中心预期的功能与规划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