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供求
首页 >> 学术研究 >> 统计数据 >> 公路运输 >> 内容

中国冷冻货公路物流年增长1800吨
字号:T|T 2006年08月07日10:02     
  • 中国「十一五」规划将建设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作为交通发展战略,这对公路冷冻运输行业将是重要契机,据中国农学会保鲜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预期今年公路冷冻运输率将达30%,运量将增长到1800万吨,平均递增率将超
中国「十一五」规划将建设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作为交通发展战略,这对公路冷冻运输行业将是重要契机,据中国农学会保鲜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预期今年公路冷冻运输率将达30%,运量将增长到1800万吨,平均递增率将超过7%,潜力巨大。另一方面,内地对冷冻食品的需求亦不断提高,在一些收入较高的城市,冷冻肉类及蔬菜已占到人均年消费食品的10%至15%,相信内地冷冻物流业将步入快速增长的阶段,商机无限。 费用比国际标准高50% 目前中国冷冻食品主要依靠陆路运输,铁路及公路的运输运量分别占55%及25%,但两者均面对冷藏设备不足的问题。公路运输上,2000年中国冷藏保温车辆约有4万辆,占货运车辆比例仅为0.3%,远低于而发达国家的1-3%。铁路运输上,全国33.8万辆铁路车辆中,冷藏车只占2%左右,不足7000辆,而且大多是陈旧的机械式速冻车辆而非保温式的保鲜冷藏运输车厢。设备缺乏直接导致运输损耗大的问题。现时一般易腐物品的装卸大多在露天而非在冷库和保温场所操作,80至90%左右的水果、蔬菜、禽肉、水产品则用普通卡车运输,冷冻运输率(即易腐货物采用冷冻运输所占的比例)约10%至20%,而欧、美发达国家的比例高达到80%至90%。由于运输过程中损耗高,整个物流费用占到易腐物品成本的70%,比国际标准50%为高。据统计,中国每年的冷冻物流损失超过750亿元人民币。 另一方面,软件配套不足亦阻碍了冷冻物流业的发展。中国冷冻保温技术仍未建立全国统一的标准,加上冷藏物流供应链管理和操作人才缺乏,令冷冻物流业发展面临多重障碍。由于没有全程冷藏控温运行管理制度,导致各个环节信息阻塞,易腐物品在运输途中发生无谓耽搁,风险增多。 虽然问题丛生,但中国公路冷冻运输蕴藏潜力,这对冷冻物流业的发展有刺激作用。目前公路冷冻运输运量仅25%,而欧美国家公路冷冻运输的运量高达60%至80%,发展空间庞大。 第三方物流商将成首选 另外,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将成为冷冻物流业的首选。要有效管理冷冻物流服务,必须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冷冻物流链,严格点到点的温度控制。同时,货物放置在一个地方上也要严格控制温度。这些都需要良好的冷冻运输装备和专业的运输管理机制,才能有效完成货物的保鲜质量和运输的经济效益。要建立上述机制,生产商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以投资基础设施、网络及人才训练系统,这并不符合成本效益,因为越来越多食品生产商将部分和全部物流业务外判,而肉制品厂商为了适应高速发展的行业要求,更愿意将全部冷藏物流业务由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负责,造将催生第三方冷冻物流企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