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方案: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原油、石脑油是炼化企业的基础原料,由于目前原油价格已与国际市场接轨,在国际原油价格高位震荡的情况下,炼化企业如何在采购环节努力把原料价格控制在较低价位,是企业降低成本、提
采购方案: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原油、石脑油是炼化企业的基础原料,由于目前原油价格已与国际市场接轨,在国际原油价格高位震荡的情况下,炼化企业如何在采购环节努力把原料价格控制在较低价位,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的第一步。
2005年,齐鲁石化在认真分析国际国内市场的基础上,
结合本企业炼油装置的特点“量体裁衣”,提出了适合自己的采购方案。齐鲁石化针对企业加工高硫高酸原油、炼油装置处于运行末期等不利因素,根据国际原油市场行情,及时把握采购时机,采取现货采购等灵活方式,努力降低进口原油采购成本,同时满足汽油质量升级和下游乙烯生产原料的需求。
在进口原油采购中,齐鲁石化注重原油的适当重质化,充分发挥两套焦化生产装置的加工优势,满足重交沥青的生产需要,使炼油渣油得以充分消化;齐鲁石化在利用计算机软件对全年生产计划进行优化的基础上,合理选择原油油种,使去年全年进口原油硫含量控制在1.67%以内,在保证质量的同时,避免原油质量“过好”造成成本升高的“浪费”;针对去年6月份汽油质量升级的需要,他们通过测算,提前合理调整了原油性质,为汽油达到欧Ⅱ标准提供了保障。
在优化生产的同时,齐鲁石化还注重把握市场“节拍”,牢牢抓住机遇,力争采购成本最低。去年4月份,他们利用马西拉原油贴水大幅下降、基准布伦特原油走势下降的有利时机,及时与代理商沟通,采购了14万吨马西拉原油,降低采购成本120万美元。
乙烯生产的原料主要是石脑油,除大部分自给外,去年齐鲁石化仍有48万吨的缺口。这些外购的乙烯原料一部分是由中国石化系统内部企业供应,一部分为外部市场采购。
为保证乙烯装置高负荷生产,齐鲁石化积极优化外购乙烯原料方案,加大与中国石化总部机关和有关企业的协调力度,积极组织优质乙烯原料进厂。去年4月、5月份,齐鲁炼油厂部分装置按计划停工检修,导致乙烯原料月度缺口6万吨,加上“五一”长假期间铁路和公路运输运力紧张,乙烯原料阶段性缺口及供需矛盾更加突出。齐鲁石化积极克服困难,经过多方协调,保证了乙烯原料的采购到位,满足乙烯装置的高负荷生产需求。
受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去年石脑油价格也一路上涨,中国石化内部互供价格月度最大涨幅达640元/吨。齐鲁石化及时调整原料采购和进厂策略,利用4月、8月、9月份3次大幅调价的时机,低价位多采购乙烯原料近1.5万吨。同时,他们利用买方市场机会,大幅度降低外部采购价格,每吨平均降低167元。
齐鲁石化还充分利用公司内部和港口库存,在石脑油低价位时把库存调高到11万吨,高价位时调降到7万吨,减少占用资金。
储运方式:追求短平快
齐鲁石化地处内陆,原料的进厂需要管输、铁运及汽提等方式。为提高运输效率,让原料处于合理库存量,降低成本,齐鲁石化动了不少脑筋。
去年齐鲁石化计划加工进口原油650万吨,但进口原油管线只有年输送500万吨的能力。为了不影响炼油厂生产,齐鲁石化会同负责原油输送任务的潍坊输油处,在“东黄—广齐线”进行添加管道减阻剂试验,使管输能力提高25%。
去年齐鲁石化原定的进口原油输送管线改造方案是原地改造、越站操作,需要100天的时间,这样管输能力每天仅有1.3万吨。齐鲁石化积极会同有关单位优化方案,改为异地改造、短停碰头的方案,使原油进厂基本上没有受到影响。
在原油采购过程中,齐鲁石化与船运代理公司密切联系,做好航运行情的分析,在确保进口原油满足生产的前提下,努力把握有利时机,在合适价位租船,力争避开价格高点,同时提高大船的运输率,有效地降低了进口原油运输的单位运费。
齐鲁石化面对去年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的走势,为避免跌价的风险,还大做库存文章。他们合理控制原油库存,做到了高价位时低库存、低价位时补充到合理库存。为控制好陆上原油的库存,齐鲁石化在去年4~5月份第一常减压装置检修期间,与胜利油田充分沟通,平衡优化每天的输送、加工、储存方案,通过采用在第一常减压装置停工前胜利原油并罐降至最低库存、检修期间第二常减压装置掺炼胜利原油、胜利油田涨库存、临淄原油库装火车外送、原油管线控制最低输送量等有效措施,将胜利原油库存控制在最大罐容能力之内,既使企业检修及生产能正常进行,又保证了胜利原油管输的安全运行。
齐鲁石化过去通过中国石化内部供应的石脑油多为海上运输,到厂运费成本在300元/吨,而铁路运输直接进厂成本均价则在150元/吨。齐鲁石化围绕降低运输成本开动脑筋。去年,齐鲁石化通过铁路直接运输进厂的石脑油多达22万吨,较海上运输到港口再汽车运输进厂成本降低3000万元。
- 每日推荐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