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仓储协会这几年对中国物流市场进行了六次抽样调查,在没有建立国家物流统计制度的情况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功不可没。我想利用这一座谈会讲三个问题。 一、中国的仓库是多了还是少了 1995年,内贸部召开
中国仓储协会这几年对中国物流市场进行了六次抽样调查,在没有建立国家物流统计制度的情况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功不可没。我想利用这一座谈会讲三个问题。
一、中国的仓库是多了还是少了?
1995年,内贸部召开储运工作会,我代表部在会上做了一个主报告,题目叫《为储运业的社会化、现代化而奋斗》,当时提到商业、物资、粮食系统的仓库面积为1.8亿平方米,冷库容量380万吨,铁路专用线800多条,大小船只3100艘,货用汽车15万辆,各种储运机械2500台(套)。后来在1995年至1998年完成的《跨世纪中国流通发展战略》的国家级课题中,专门对仓储业作了研究,里边有个数字讲到商业、粮食、供销社、物资、外贸五个系统的仓库面积为3亿平方米,铁路系统为1126万平方米。讲到物资系统由于仓库落后,一年要损失25亿元人民币。2005年国家进行经济普查,全国仓储业有了一个新的数量概念。2004年,全国共有仓储企业10177个,就业人员为39.9万人,仓储业资产总额为2578亿元,负债为1791.4亿元,所有者权益为786.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897亿元,利润总额23.6亿元。从总体分析,仓储企业平均规模偏小,仓储业经济效益偏低,仓储业资产负债率在各行业中最高。但全国有多少仓库,这些仓库的现状是什么,还是不清楚。所以,我非常赞同沈绍基同志的建议,启动对全国仓储业家底的调查,只有摸清了家底,看清了问题,才能对症下药。
从总体看,我国仓库量很大,上面只是提到了流通部门,如加上工业部门,面积大得惊人。形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短缺经济,为了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必须大库存,大库存必然有大仓库。一方面库房很多,但现实是新的仓库建设投入很大,发展很快,2005年,仓库的基本建设投资达到356亿元。这是怎么回事?第一,原有的仓库非常陈旧、落后,已不适应现代库存的要求;第二,大量制造企业的仓库无法得到整合重组。在这种情况下,外资进入启动了中国的物流地产,比如美国的普洛斯。农民也看到了仓储业的前景,以租代征进行新建仓库的投入。所以在仓储业界形成了激烈竞争的格局,使仓储业的利润率下降。
所以,要回答中国仓库是多了还是少了,不能笼统地回答,要有结构性分析。应该这样讲,总体面积是多了,但符合要求的少了,这就是中国仓储业的现实。
二、物流总费用中,仓储费用所占比例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是对物流业的推动,还是制约?
我们可以来看两组数字,一组是中外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在10~20年中,美国、德国、日本的运输费及管理费与GDP的比率基本上不变,变化大的是保管费即仓储费与GDP比率的下降。也就是说,物流成本下降的主要空间在降低仓储费用,减少库存,加快周转。而中国,运输费、保管费及管理费与GDP的比率基本不变,既说明了中国物流的粗放运行,更说明中国物流业发展没有抓住关键。
第二组数据是中国仓储费用的构成。2005年,中国物流总成本为3.38万亿元,其中保管费为10632亿元,比2004年增长18.4%,占整个物流总费用的31.4%,在10632亿元保管费中,利息费2902亿元,仓储费2808亿元,货物损耗费622亿元,配送、包装、流通加工费2150亿元,保险费111亿元。这一组数字中,一般仓储费用过大,而加工增值部分过小,原有的仓储业刚开始向现代物流的多功能一体化运作转轨。
在2005年物流业增加值中,78%来自运输,来自仓储的只占4.36%,说明仓储业的效益比较差。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减少库存,加快货物周转速度,是中国物流发展下一步的主攻目标。
三、政府应该给仓储业的发展什么政策?
政策是为了创造一种环境,是为了鼓励某种发展,而反对某种发展,政策往往带有指导性。在物流业的发展中,运输与仓储必不可少,是物流业的物质基础,但物流业又不可能去代替运输业与仓储业,大家都有质的规定性,男人与女人都是人,但在日常生活中又必须严格区分男人与女人。
第一,仓库作为一个企业是物流运作主体,作为场地又是物流运作载体。仓储企业可以有三种方向选择,一是仓储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二是保持仓储企业的性质,但必须加以改造、提升,三是变成物流企业或生产与流通企业的配送中心。
第二,仓储业是早已存在的一个行业,对仓储企业的有关政策也是明朗的,现在的问题是原有仓储企业在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过渡中,要给予必要的鼓励政策。这里涉及到市场准入、土地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等。比如总公司统一上税与抵扣,为工业配套用的配送中心、中转库应视为工业用地,推行以仓库为抵押的仓单质押等等。
第三,要重视现有仓库资源的整合,包括改造。这样做,对国家有利,对企业有利,省投资也省土地,但要有政策,特别是制造企业在物流外包后,仓库没有用,有的仓库面积不少,装备也可以,闲置是一种极大浪费。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年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中国物流业的发展,要有政府推动,要有企业强有力的运作,要有行业协会的自律管理。仓储业作为物流业的重要物质基础,作为物流的固有特性一定要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2006年7月7日在中国仓储协会
召开的座谈会上的发言)
- 每日推荐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