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供求
首页 >> 学术研究 >> 物流仲裁 >> 仲裁新闻 >> 内容

中国DVD企业打响绝地反击第一枪
字号:T|T 2006年01月12日08:51     
  • 1月18日下午,香港无锡多媒体和东强无锡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发布新闻透露,受国内部分DVD企业委托,已于去年12月28日在美国加州南方地区法院递交第二份起诉书,起诉飞利浦、索尼、先锋为首的3C联盟(针对中国国内
1月18日下午,香港无锡多媒体和东强无锡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发布新闻透露,受国内部分DVD企业委托,已于去年12月28日在美国加州南方地区法院递交第二份起诉书,起诉飞利浦、索尼、先锋为首的3C联盟(针对中国国内企业的DVD专利收费组织)违反了美国多项法案。 据悉,这两家企业的法律行动得到了国内多家DVD企业的支持。据该案代理律师透露,如果上诉成功,将能够阻止飞利浦公司因专利费问题在全球各地的海关扣货,同时还可以返还国内碟机企业在过去至少3年内所缴的专利费用,并有望索赔3倍的赔偿金。 1月20日,本报记者采访了专门从事电子产品国际贸易的路女士。她告诉记者,2003年中国内地产DVD每台出口价格一般在50美元左右,现在大概为28美元(不包括专利费),企业在每台DVD上只能赚取1到2个美金的利润,利润已是压到极限。再加上国内DVD企业相互拖欠款项的风气很严重,许多企业已经不堪重负。 根据黄埔海关近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广东出口DVD总量大幅增长,但平均单价同比下降了14%,利润不断减少。中国电子工业音响协会的负责人表示,我国年产DVD达6000万台,其中出口达4500万-5000万台,每台DVD专利费是20美元,一年的专利费至少7.2亿元人民币。中国的DVD企业在生产成本上涨和出口价格一路下滑双重挤压下,以及不堪承受高额专利费用,2004年我国100多家DVD企业现只剩下20多家。 事实上,即使中国大的DVD制造商也已收缩战线。从1月开始,在影碟机制造业居于第一位的新科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在中国国内的所有分公司都改成办事处。上海广电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也在进行着由分公司向办事处转变的类似调整。这样的经营调整并非只是新科、上广电两家,而是几乎涉及影碟机制造业所有企业。“DVD全行业在收缩战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主任陆刃波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路女士告诉记者,现在他们公司很少做DVD出口生意,因为利润太薄了。此言印证了刚刚公布的海关数据,2004年我国品牌企业DVD的出口比上年下滑6成以上。 在中国DVD全行业遭受严冬时节,中国上述两家DVD企业起诉3C联盟违反了美国多项法案一事可以说是打响了绝地反击的第一枪。 多年积怨终究狭路相逢 从2002年4月至今,中国DVD企业每生产一台DVD就要向6C联盟(日立、松下、东芝、JVC、三菱电机、时代华纳6大技术开发商组成)缴纳13.8美元、向3C联盟(索尼、先锋、飞利浦)缴纳5美元、向汤姆逊缴纳1至1.5美元的专利费。据路女士介绍,出口一台DVD到欧洲,中国企业缴纳专利费用要占到一台DVD制造成本的15%以上。多年积怨终究狭路相逢,最终中国企业不得不拿起法律武器为自身维权,虽然来得有点晚了。 原告方在起诉状中称,由飞利浦、索尼、先锋、LG等参与的3C联盟在1998年把碟机专利许可协议拿到美国司法部备案时,曾承诺过一些原则,这才得到美国司法部的认同。但从近几年的收费情况看,3C对中国企业的做法已经违反了这些原则。例如,当初3C联盟承诺专利联合许可价格要在产品生产成本中占较小的比例,通常为3%至5%,但其对中国DVD企业征收的专利费已占到制造成本的15%以上。此外,3C对中国企业征收的专利费是捆绑计算,即一些不需要的专利也必须一同交费,而这一做法不符合有关原则。 业界的另一种说法是,DVD整机厂家并没有直接使用专利技术,它仅仅是把采购来的机壳、机芯、线路板和其他配件组装起来形成一个终端产品。直接使用专利技术的是机芯制造商,机芯里面的芯片才代表了核心技术,专利费应该向机芯制造商收取才对。中国的厂家使用的机芯大多是进口的、跟国外的制造商购买的,组装一台整机并没有涉及核心技术。所以中国DVD企业不应该再交专利费,而应该由芯片商来交。 而飞利浦对外界的五点声明是:一、美国相关专利法规中没有规定专利费应该按照百分比进行收取,因此收3%-5%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二、DVD播放机生产商完全可以自由选择对某些专利费用进行单独支付或捆绑式支付。三、在专利费用授权方面,3C联盟的所有伙伴享有同等权利,没有任何区别。四、飞利浦对每台DVD播放机收取3.5美元专利许可费用。五、对飞利浦违反了“反垄断法”的指控是毫无根据的。 当事双方各执一端已是意料之中。随着相关诉讼已到关键时刻,3C联盟最迟将在今年1月底前进行法庭答辩。届时,狭路相逢谁将胜出?本报将继续予以关注。 下一个将是MP3? 有消息称,随着中国产MP3机出口的增加,一些国际企业已经瞄上了MP3国际专利费这块肥肉。近日,中国一家公司出口到欧洲的10万多台MP3,已被意大利海关扣押,理由是未缴纳相关的专利费用。中国国内一些大的MP3制造商已经或正积极向意大利和德国的MP3国际专利联盟机构在香港的办事处联系,有的企业出口每台MP3已向该办事处缴纳一美元的专利费。 据悉,思科集团已经准备收取MP3的国际专利费用,其他行业也有不同集团准备收取各样的专利费用。而应注意的是,目前这一做法已从DVD、彩电波及到手机、PC等其他产品领域。 谢萌萌 路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