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首次正式发布采购经理指数(PMI)-2005年7月6日 2005年6月,由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完成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显示,PMI指数为51.7%,说明我国制造业经济仍处在增长的阶段。需要注意的
我国首次正式发布采购经理指数(PMI)-2005年7月6日
2005年6月,由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完成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显示,PMI指数为51.7%,说明我国制造业经济仍处在增长的阶段。需要注意的是,自2005年3月起,PMI指数已经连续三个月下滑,由57.9%降至51.7%,将预示着经济增长开始由上升状态转入高位稳定,并有小幅下降的可能。
进一步观察,构成PMI的主要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新订单、生产、出口订单、库存、采购、购进价格、供应商配送时间等重要指标均处于今年的最低点。虽然目前PMI仍在50%以上,但已接近50%的临界点,可能预示了未来制造业增长的回落趋势。
特约分析师张立群评论说:“从PMI和其各项构成指标看,预示着在市场供求关系趋于大体平衡,价格涨幅开始走低的环境下,企业的生产投资预期开始发生转变。当然,由于未来投资、消费、出口仍然有较大增长潜力,因此企业预期的变化不意味经济将较快滑落,而是在较高水平上保持稳定或小幅波动,呈现出较高增长和较低物价的格局。企业的发展空间仍然很大,但相互之间的竞争趋于激烈。只有充分准备,才可能抓住持续扩大的市场机遇。”
在20个行业中,有8个行业PMI均低于50%。它们是石油加工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与仪器仪表制造业、烟草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从企业类型来看,国有企业PMI为47%,显示受影响较大,经济产生下滑的迹象。从区域来看,东、中、西部地区PMI指数分别为51.6%、52.7%和52.9%,西部地区指数最高,说明国家向中西部倾斜的政策有所显现。而东部经济增长明显慢于中、西部,东部经济呈现回落的迹象值得特别关注。
- 每日推荐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