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供求
首页 >> 学术研究 >> 统计数据 >> PMI指数 >> 内容

从PMI指数看今年的宏观经济走势-张立群
字号:T|T 2005年07月22日14:26     科技信息部
  • 从PMI指数看今年的宏观经济走势 --在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张 立 群 2005年6月,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国家统计局企业调查总队联合完成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显示,PMI指数降为今
从PMI指数看今年的宏观经济走势 --在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张 立 群 2005年6月,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国家统计局企业调查总队联合完成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显示,PMI指数降为今年最低点,为51.7%,自2005年3月以来,该指数已连续三个月下滑。同时,构成PMI的所有主要指标,包括新订单、生产、出口订单、库存、采购、购进价格、供应商配送时间等,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目前PMI虽仍在50%以上,但已接近50%的临界点,显示了未来制造业经济的前景不容乐观。 从相关的宏观经济指标看,进入今年以来,经济增长呈现高位运行,稳中趋降的态势。一季度GDP增长率为9.4%,从工业增长情况看,预计二季度GDP会继续有所回落。导致经济增速放缓的因素正在显现:一是价格涨幅走低,竞争更加激烈,市场预期下降;二是人民币信贷增幅回落,资金约束对未来经济走势有抑制作用;三是工业增长景气稳中趋降,景气回落的行业范围扩大,钢铁、建材、化工、机械加工等行业的增幅回落相当明显;四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开始凸显,工业企业库存增加,效益增幅下滑,企业投资意愿趋于平缓。这些情况支持了PMI指数反映出来的问题,表明该指数对经济运行走势的刻画比较符合实际。 基于以上情况,目前不少研究者对经济趋热、投资反弹的担心有所减轻,而对出现通货紧缩苗头和经济加快进入下行阶段的担心正在增加。综合分析需求增长的态势,我认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需求基础仍然牢固,今年宏观经济运行不会出现转折性变化。当然,对上述可能导致经济降温的因素需要密切监测。 (一)投资增长仍有较大潜力 当前,原材料供给紧张的结构性矛盾正在缓和,市场价格走低,过热行业受到的市场需求约束不断增强,重化工业投资增速将降低,此外,今年外商投资增长可能减缓,这些因素对投资增幅会产生一定影响,投资总规模和增速出现反弹的可能性已经不大。同时,投资增长也不会大幅度下滑。理由是:第一,房地产投资、城市建设投资仍然有很大空间。在收入和家庭财产增长的基础上,广大城市居民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潜力巨大;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速度很快,也蕴含着很大的住房需求。伴随住房开发和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对城市建设的需求十分旺盛。这些仍然会推动房地产投资和城市建设投资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第二,设备更新投资仍有较大潜力。当前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加之民营经济、外资经济迅速发展,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企业为适应市场需求,主动进行更新改造的意愿普遍增强。食品、轻纺、家电、汽车、电子信息等领域产品更新、技术更新速度很快;设备更新性投资、包括建设新的生产线的投资比较活跃。第三,能源、运输、社会公共事业投资需求强劲。由于这些方面的供给能力仍然短缺,政府投资的支持力度正在加大,社会资本准入限制也在放宽,因此这些方面的投资仍会保持较快增长。 综合各种因素分析,我认为今年投资增长率仍会保持在20%左右。 (二)消费增长将保持在较高水平 去年以来,消费增幅稳步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率由去年6月份的9.4%提高到今年5月份的12.1%。主要是由于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特别是去年农民收入增幅有较大提高;市场物价稳中趋降,供给丰富;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保、医疗、教育等方面改革的推进,居民的消费预期不断改善。长期消费和投资渐趋理性,即期消费支出会有所增加。因此,居民消费增长将会保持在较高水平。我认为今年消费实际增幅在12%左右。 (三)外贸出口将高位趋稳,贸易顺差明显扩大 根据国际组织的预测,2005年美日欧经济将保持稳步复苏的趋势,虽然存在石油价格高位徘徊、美元汇率波动和贸易摩擦增加等不确定性因素,但国际市场需求继续平稳增长的可能性比较大。因此,外部环境仍然有利于我国的贸易增长。在国内宏观调控政策、特别是汇率政策不进行重大调整、人民币升值预期继续存在的背景下,下半年的贸易形势将可能大体延续上半年的走势。第一,出口增长高位趋稳。今年纺织品贸易配额取消以后,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空前激烈,对我国出口增长开始形成明显约束。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到,配额对我国纺织品出口影响面不大,当前与欧、美的贸易谈判,在形成新的出口数量限制的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国内出口数量的合理分配,提高产品出口效益。因此,未来出口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综合分析,预计全年出口增长率在20%左右。进口由于上年基数“前高后低”的原因,下半年增长速度可能缓慢提高,全年进口增长率预计在15-20%之间。全年贸易顺差预计将达400-600亿美元,比上年净增80-280亿美元。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度加大。 综合对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项需求的分析,我认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较为强劲。由于出现了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情况,因此,2005年的经济增长将呈现高位趋稳,略有回落的态势。预计全年GDP增长率可以达到9%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