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港立市,以港兴市”是厦门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港兴则市兴。把厦门港打造成一个巨型的国际性大港是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百年前的梦想,也是几代建设者追求奋斗的目标。2004年,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87万标
“以港立市,以港兴市”是厦门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港兴则市兴。把厦门港打造成一个巨型的国际性大港是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百年前的梦想,也是几代建设者追求奋斗的目标。2004年,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87万标箱,约占整个福建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七成,连续三年位居国内沿海港口的第七位。根据国家的规划,厦门港要在2010年建成一个集装箱年吞吐量1700万标箱的巨型大港。只有5年多的时间,这个计划会实现吗?从今天起,我们推出系列报道——“大港梦”,展望厦门港的美好未来。今天请看第一集——“目标---年吞吐量1700万标箱”。
今年66岁的吴耀宗老人是厦门港建设和发展的见证人之一。30年前他是厦门港口建设指挥部的秘书。他说,30年前的东渡港区还是一片烂泥滩。如今这里已经建成一个现代化的港区,集装箱年吞吐能力达到202万标箱。许多厦门港人为之付出了一生的心血。
原厦门港口建设指挥部秘书 吴耀宗:荒芜的码头建成现在这么大一个港,心里很高兴。建成这么大个港,一是靠经济,当时就是周总理提出改变港口面貌以后,码头才建起来。二是靠厦门经济特区的建设,虽然这个码头比特区先建,但是码头要建起来也得靠特区。三也是靠广大的建港职工的努力奋斗建起来的。
市港务局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几年来厦门港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不过,离国家规划的集装箱年吞吐量1700万标箱的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从硬件建设方面来说,如果完成与漳州港、招银港等港区的合并,那么,整个港区的设施在国内将处于一流的行列。今年,海沧港区航道扩建工程,厦门港4号锚地--东部港区5000吨级航道工程以及厦门-金门航道工程都在同步进行。嵩屿港区一期工程和海沧港区1、6号泊位等码头设施建设也随之跟上。在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整体的规模不断扩大。这也为实现厦门港的做大做强奠定基础。但在通关速度以及信息化建设方面,还得大大加强。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 刘震宇:更关键的是港口要建成一个完整的信息非常灵通的,货流也非常快畅的这么一个便捷的通道,这个有赖于管理水平的提高,管理水平里面最关键的恐怕还是整个港口的管理系统,这个系统里面最关键的就是必须有一套物流的信息系统,来统一港口的方方面面。
按照“以港兴市”的发展思路,港兴则市兴,实现1700万标箱的宏伟目标,对厦门市经济的影响也必将是深远的。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 刘震宇:建成物流大港以后,我觉得可以使我们厦门市GDP里面的第三产业比重提高,因为物流行业主要是服务行业,另外可以增加很多的就业机会,还可以带来很多的货流、人流,会带动其他服务业,像酒店、娱乐。
除港口自身的建设外,厦门港经济腹地小,国际集装箱中转量不大,以及口岸物流信息平台的搭建还不完善等问题也将制约港口的快速发展。因此,实现1700万标箱的目标任重而道远。
厦门港的建设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1700万标箱是一个目标,但是不是终点,所有厦门港人的愿望是把这个港口建成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化大港,他们正在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
- 每日推荐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