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丁俊发研究员 一、中国是否过早进入供应链时代 纵观现代物流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配送中心阶段,二是综合物流阶段,三是供应链管理阶段。中国虽然从197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丁俊发研究员
一、中国是否过早进入供应链时代
纵观现代物流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配送中心阶段,二是综合物流阶段,三是供应链管理阶段。中国虽然从1978年就引进了物流概念,也开展了积极探索,但真正发展是在近10年,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加快了现代物流业的推进。但从总体讲,中国的现代物流业还处于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有20~30年的差距。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很快,像雨后春笋,但功能还比较单一,综合服务能力有待提高。企业物流基本上还处于传统模式,只有一部分企业进行了流程再造,实行资源整合,降低了物流成本。有人提出,在这种状况下,中国就推广供应链管理是否过早?
什么是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根据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供应链,即生产与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供应链管理,即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从中国目前市场经济发展程度与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来看,我认为,在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上可以实施超越式发展,用不着按部就班走发达国家已走过的漫长路程。我非常同意派克欧哈尔集团董事长爱德华•克劳福德先生的观点,从现在起,在中国推进供应链管理,可以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完成美国50年走过的路程。我坚信中国会成功。有三条理由:一是中国已有一个较强大的经济基础;二是中国政府有较强大的推动力度;三是中国企业家已开始接受供应链管理的观念。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04年的调查,有48%的企业家认为供应链管理最重要,这在5年前根本可不能。
二、供应链管理在中国的实践
供应链管理在中国的实践比物流要晚一些,宣传的力度也弱一些,真正懂得什么是供应链管理,并开始实践的企业也少一些。但中国供应链管理的实践已经开始,并以较快的速度推进。第一,到2004年底,国外40万个企业已在中国投资50万个企业,世界500强已有400强进入中国,建设了3000多个企业。这些中外合资与外商独资企业运用供应链管理模式,在中国产生了强大的示范效应。如沃尔玛、戴尔电脑、摩托罗拉、IBM、西门子、宝洁、丰田、德国大众、美国通用、百事可乐等等,把供应链管理带入中国,并把中国的上下游企业融入供应链。
第二,中国有一批卓有见识的企业家,他们很快接受了供应链管理的理念,并运用到生产经营中来,如海尔、联想、华为、宝钢等。例如海尔,在物流流程再造取得成功以后,从去年开始,就对产品研发、供应商关系管理、订单处理、生产、物流、销售以及内部管理进行全程供应链优化,建立全方位的供应链系统,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市场竞争力。
第三,理论界加快了对供应链管理理论的研究,北京大学成立了中国第一家供应链研究中心,物流、采购、供应链的研究机构在中国已有30多家。在大学也开设了相关课程,有的把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作为专业方向,并有了这方面的研究生。
三、对传统企业进行供应链管理再造,实现产业提升,是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由之路
派克欧哈尔集团的安驰物流,我认为有三大功能:第一,对传统工业企业提出供应链管理方案;第二,成为该企业部分零部件供应商,并实行及时配送,把企业的库存压到最小;第三,可以成为该企业物流的提供商。三位一体,这对中国传统制造业的改造,从“大而全”、“小而全”模式中解脱出来,是非常好的,他们已在广西柳州工程机械厂进行实践。
现在国际上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都在实施闭环供应链、协同供应链、精益供应链。追求三大目标,即供应链的营运速度(Velocity)、供应链的可预见性特别是前向洞察力(Visibility)和供应链的价值,即供应链转变为价值链(Valve),称为供应链的3V目标。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难度是很大的,绝不能理想化,特别是全程供应链往往是很难建立与控制的。世界500强中,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占80%,相当一部分也在摸索中。对中国企业来讲,要走三步曲:第一步理念转换,第二步供应链设计(准确性、可调性),第三步逐步建立双赢的客户战略联盟,提高前向与后向的市场反应速度和管理能力。
四、企业要重视“链条经济”
经济的全球化,加上信息化,使企业的运营模式发生了革命性变革。企业不可能生存在真空中,也不可能生存在固定的模式中。知识经济、区域经济、网络经济给企业以极大影响,现在还要加一个“链条经济”,比如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服务链、资金链、信息链等等。企业往往生存在由纵向或横向形成的各种链条中。就供应链而言,企业要考虑,①如何做大做强核心竞争力;②以顾客为中心;③学会外包;④重视采购环节;⑤构造供应商关系;⑥追求共赢的战略联盟;⑦实施信息化管理;⑧合理库存,加快周转速度;⑨提高对市场需求的反应速度;⑩十分注重团队建设。
美国物流咨询公司研究发现:一个企业如果只是简单地由第三方物流替代自营物流,借助第三方物流的规模效应和运营专长,可节约成本5%;如果利用第三方物流的网络优势进行资源整合,部分改进原有物流流程,可节约5~10%;如果通过第三方物流根据需要对物流物程进行重组,使第三方物流服务延伸至企业整个供应链,可取得10~20%的成本节约。这也是美国派克欧哈尔集团下属安驰物流所追求的目标。我衷心祝愿这次“2005国际供应链管理峰会”取得成功。
(5月12日在上海“2005国际供应链管理峰会”上的演讲)
- 每日推荐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