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平洋不太平 南北两线成新宠 3月份,集装箱运输市场逐渐走出了"春节效应"的负面影响,东西干线和南北航线市场货量逐渐恢复。货量的回升使船公司对几个月后将要到来的运输旺季抱有更多的信心,纷纷着手
太平洋不太平 南北两线成新宠
3月份,集装箱运输市场逐渐走出了"春节效应"的负面影响,东西干线和南北航线市场货量逐渐恢复。货量的回升使船公司对几个月后将要到来的运输旺季抱有更多的信心,纷纷着手调整航线运力。
压港下的航线调整
在太平洋航线市场,由于业界普遍预期今年运输旺季美西港口将再次出现严重拥堵,因此船公司已开始调整美西航线挂港,同时增加该航线运力。
阳明计划在今年6月份投入4艘1300-1400TEU船舶新辟一条中国/美西北快航(PNW),挂靠上海、塔科马、温哥华和上海。同时,该公司将调整目前与阳明合作经营的远东/美西北航线挂港。总统轮船将在今年第二季度在其远东/美东航线--纽约快航(NYX)上投入2艘5500TEU型船舶,提升部分船舶运力。中远集运在亚洲/美东航线(AWE2)上加挂巴拿马港,增加对中美市场的开发力度。
美线签约陷入僵持
3月份开始太平洋航线进入了每年一度的签约季节。目前,船公司和货主之间的服务合同签约谈判正在进行之中,双方各执己见。
船公司认为,2005年太平洋航线运量增长可达到10%以上,虽然运力增长可达16%,但由于今年旺季美西仍然会出现压港,而且可能会较去年更严重,因此,船公司今年的新增运力大都将被压港吸纳,不存在运力过剩的问题。而货主则认为,今年太平洋航线运量增幅不到10%,只会有单位数,而市场运力的却大幅增长16%,即使美西压港再厉害,也消化不完。
跨太平洋航线运价协议稳定组织(TSA)成员早在去年下半年就宣布了2005年的涨价计划,即从2005年5月1日起远东至美西港口货物上涨285美元/FEU、内陆货上涨350美元/FEU、美东港口货物上涨430美元/FEU。而从目前船公司与货主新年度太平洋线运费服务合约的谈判进度来看,TSA今年涨价计划能否实现还是个未知数。
目光聚焦南非、南美
在南北航线市场,南非航线和南美航线成为热点。
地中海航运与南非海运和马士基海陆在亚洲/南非航线的合作经营于3月份结束,之后,地中海航运将单独投入7艘3000TEU左右船舶,开辟远东/南非航线--印度豹快航。而南非海运和马士基海陆的新Safari航线从4月起取消挂靠了新加坡,加挂盐田,营运船舶为7艘3500TEU型船舶。另外,达飞和铁行渣华将在6月初投入5艘2500TEU型船舶新辟一条美东/南美东航线(ABEX),加强对巴西市场的开发。
亚欧线迎来大船时代
2005年的亚欧航线市场继续被业界看好。
伟大联盟成员共同合作提升亚欧航线运力。继铁行渣华和东方海外之后,哈劳将在今年4、5月份把2艘8000TEU以上的船舶投入亚欧航线LOOP4。届时该航线将完成运力升级,由8艘8000TEU型船舶营运,提供中国华东华南、香港、新加坡和西北欧之间的运输服务。地中海航运将于4月中旬在丝绸快航上引入1艘8189TEU型船舶"MSC Rachele",而航线的总体运力提升将在2006年年中完成。长荣、意邮和荣晟计划从今年5月份开始陆续将8艘8000TEU型船舶投入亚欧航线CEM营运。
据统计,2005年全年约有20多艘8000TEU型集装箱船交付,而其中的大部分船舶估计会被投入亚欧航线,今年亚欧航线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
订单运力持续增长
3月份全球订购集装箱船的热潮依然没有丝毫退却的迹象,尽管造船市场不断走高,据Clarkson统计,今年年初全集装箱船造价综合指数与2003年和2004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58%和30%,而船舶订造却仍然活跃。
- 每日推荐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