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供求
首页 >> 学术研究 >> 企业案例 >> 供应链管理 >> 内容

供应链瘦身术
字号:T|T 2005年03月03日08:42     网络事业部
  • 杜利民 “做物流真的很辛苦,所以在这个行业里面很少有女性。” 朱文进却是一个例外,作为一名女士,在以男性主导的物流界内,她有着毫不逊色的职业历程。在宝洁工作了8年,从管理培训生做到物流主管,硬是从宝洁
杜利民 “做物流真的很辛苦,所以在这个行业里面很少有女性。” 朱文进却是一个例外,作为一名女士,在以男性主导的物流界内,她有着毫不逊色的职业历程。在宝洁工作了8年,从管理培训生做到物流主管,硬是从宝洁的供应链中挤出了1000万;以副总裁兼物流中心总经理的身份加入百安居中国区总部,不到两年就重建了物流中心的组织架构;现在,她又转战宜家,担任物流总监一职。 朱文进说:“性格决定职业。” 在她的性格中,主要成分是理性与果敢,从最初的宝洁到现在的宜家家居,从制造业的物流到零售业的物流,朱文进一直保持着自己的这种行事风格。这些年来,她已经习惯了每次登上演讲台时众人诧异的目光。在职场上,她总是毫不胆怯的与众多男性经理人分庭抗礼。 帮宝洁省下1000万 “我在宝洁公司工作了8年,可以说宝洁教会了我怎样做一个职业经理人。”朱文进说。即时在今天,朱文进作为一个已经离开宝洁三年的员工,身上依然带着明显的宝洁烙印。 1994年朱文进研究生毕业后以管理培训生的身份加入宝洁。尽管当时她并不确定这次选择是否正确,但朱文进还是在这里开始了她另一段继续深造的路程。在宝洁工作的几年时间里,朱文进始终保持着不断学习、不断汲取新知识的状态,这让她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成长。 宝洁是目前国内人才培养机制和公司文化最为优良的公司之一,它给员工营造了一个良性的个人职业成长环境。在这里,每一个管理培训生都可以找任何一个高两级的中层管理人员做自己的职业教练,每一位职业教练也都会尽心尽责的给予他们的学生最中肯的建议。 在这么良好的企业环境中,朱文进的感觉自然是如沐春风。但是,在宝洁的前四年时间里,朱文进坦言自己也一直处在职业的摸索阶段。 第一年她被安排到一线,工作很辛苦,需要三班倒,在她心理上似乎都有一点难以接受,没想到自己作为一个硕士研究生居然还要很辛苦的倒三班工作,更何况自己还是女性。 而作为女性,最终她却走上了最辛苦的物流管理道路。当时母亲曾为此专门查过英语词典,查“Logistics”到底是什么意思,然后问朱文进:“你在公司里做后勤,是不是就是管管食堂啊什么的?” 这在现在当然只是一个说来一笑的小插曲,可这也从另一方面看出,当时在物流还不为人知的情况下,要做好物流管理是多么的困难的一件事情。 1998年,朱文进当时已经担任宝洁公司美发部的物流经理,她在工作上也逐渐的开始顺手起来。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宝洁开始逐步丧失掉在中国市场一支独秀的地位,开始面临来自市场与竞争对手的压力。于是,从公司内部降低成本成为宝洁公司变革的主流方向。 这给了朱文进用武之地,也是她的业务水平进行质变的关键时机。她率领着一个“供应链损失分析小组”,对宝洁从供应商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制造,再到供应商成品进入宝洁仓库,宝洁开始生产,产出最终成品,最后产品进入全国的配送中心,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梳理,寻找可以改进的地方。 最初进宝洁时,朱文进接受过一些性格测试,她说:“我是典型的‘ESTJ’人(外向性、感觉、思想、判断),所以我非常注重数据分析。” 而这一次朱文进对宝洁整个供应链管理分析下来的结果是,整体上从供应链各个环节中可以节省下1000万人民币。另外,整个供应链在流程上需要120天才能完成,这其中也可以找出一些节省空间。 这个结果让朱文进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供应链管理的价值所在,同时也让宝洁的管理层瞠目结舌。当他们看到朱文进提交的最后的分析报告时,他们简直不敢相信居然可以在供应链管理中轻易的就省下1000万,他们也不敢相信在宝洁一瓶洗发香波居然要经过4个月才能生产出来。 可是数据就是数据,它的真实性让人无法置疑。从此,宝洁把“供应链损失分析”作为每年的保留项目,一直延续到今天,每一年都会根据报告中反映出来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改进。 重建百安居物流 朱文进是一个性格沉稳而不张扬的女性,在宝洁工作了8年之后,她对制造业物流也就是产品销售前的各个环节都已经非常了解,从整个供应链考虑,她想进一步了解分销物流。正好这个时候,国际著名的家居建材零售商向她抛出了橄榄枝。 2001年,朱文进以副总裁兼物流中心总经理的身份加入百安居中国总部,开始她对零售分销的学习历程。但此时的朱文进,对工作的看法和作法与之前已大不一样了。 朱文进坦言,宝洁的培训机制对她的工作影响很大,所以,加入百安居后,她俨然扮演起了一名“老师”的角色。她说:“我觉得帮助我的下属成长是我的一种责任。”从另一个角度讲,“如果不能让自己的下属尽快成长起来并放权给他们,而要事必躬亲的话,那就根本谈不上平衡。” 当时的百安居中国总部,等待朱文进的是一个百废待新的局面。这跟原先在宝洁全面系统化、规范化的状况完全相反,这里所有的流程体系以及组织架构都需要她自己重新去建立。 朱文进第一次去查看百安居的仓库时,让那些光着膀子的员工们吓了一跳。然后大家手忙脚乱地套上衣服,用诧异的眼神看着这位新来的物流经理。这样一个混乱的场面也让朱文进倒吸了一口凉气,她开始意识到这一次职业转换后所面对的困难非常之大。 然而,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朱文进基本建立完善了物流中心的组织架构,让手下的员工迅速成长起来并委以重任,到朱文进离开的时候,百安居的物流中心已经可以不受影响的独立运作了。 这就是朱文进追求的,让一切合理的自行运作起来,把自己从烦杂的琐碎事情中解脱出来。 回顾自己接触零售业物流的经历时,朱文进说:“零售业物流最大的困难是你永远不知道顾客明天要买什么,要买多少。”如何能把库存降到最低而又不影响客户满意度,这是一对难以平衡的矛盾,也是对朱文进的挑战。 转战宜家 当百安居的物流架构初具雏形时,朱文进又开始了和宜家的接触。 宜家有着优秀的供应链管理体系,这让朱文进仰慕已久。在家居供应链上,宜家自己操持着上游的研发设计以及下游的分销,而把中间利润微薄的制造外包出去。它是世界零售企业中惟一一家既进行渠道经营又进行产品经营并取得成功的企业。朱文进认为,宜家能让她对零售业物流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2003年,朱文进开始担任宜家家居中国区物流经理,为这个世界知名的家居用品零售商管理其在中国2家零售商店的物流。 1943年,瑞典人英格瓦•坎普拉德创立宜家,起初销售钢笔、皮夹子和尼龙袜等低价产品。1958年创立了第一家宜家商场,发展到现在,宜家在全球已经拥有200家商店和7万多名员工。在33个国家拥有42个贸易分支机构,与55个国家1800个供应商合作,2003年财政年销售额达到132亿欧元。 1998年,宜家在上海开办中国第一家零售店,现在中国已经是它最大的采购国了。而面对中国巨大的市场,宜家希望能有更大的作为,他们期望到2010年在中国能拥有10家商店。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宜家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注重本地化的经营思路,朱文进便是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中加入宜家的,她的前任是一位德国人。 在朱文进刚加入宜家的一段时间里,经常和一线操作工人一起三班倒,以增加自己对物流操作的了解,而宜家的物流工作主要是在晚上10点商店关门以后。 从12点开始一直到早上6点,工作人员首先需要清点整理商品,然后根据销售的订单为货架补货。要知道,宜家在上海的商店有33000平方米,其中有数不清的货架与各种类型的商品,一个顾客逛完商店基本需要1个小时以上。在辛苦的工作中,朱文静逐渐积累起了对宜家供应链的认识。 流程再减3天 减少库存以降低运作成本是对每一个物流经理的必然要求,但在宜家,朱文进还要考虑顾客的满意度,宜家对此的要求是顾客满意度必须达到99%,也就是说顾客不管何时到宜家都要能买到他想要的商品以及足够的数量。 对客户满意度威胁最大的因素是断货,所以销售人员自然是希望库存越多越好,可是库存越多带来的运作成本也就越高,这是一对完全对立的矛盾,如何去掌握他们之间的平衡,让朱文进头疼不已。 在一线操作观察了一段时间后,朱文进发现,宜家从国外的配送中心到宜家位于上海的商店,商品居然需要近2个月才能送达,这意味着商场在有限的销售面积条件下,需要增加更多的周转资金及库存。 于是,她开始解剖这个流程里的每一个环节,然后召集了其中需要涉及的每一个部门的负责人。大家坐到一起后,朱文进首先对整个流程作了一个分析,并对大家说:“我们希望能缩短流程时间。” 话音刚落,大家就开始大述其苦。那个说仓库必须提前一周收到订单及捡货,这个说货柜满载率不够无法发货,所有的理由都归结到每一个环节的时间都是必须的,实在很难再减少了。 听完这些部门负责人的抱怨,朱文进淡淡的一笑,继续说道:“我们来算一笔帐吧。”每增加1天的送货周期,使得商场必须多做1天的库存,商场库存增多要求的销售面积增多,库存资金积压也就越多,同时需要向银行贷款所要支付的利息也就越多。 算出来的结果让大家大吃一惊,没想到在送货时间的背后需要付出如此高额的成本代价。这时,大家的态度开始大逆转,纷纷出谋划策努力优化自己部门的时间。最后,商品从国外比如马来西亚的配送中心送到上海,原本7-8周的送货周期减为5周。 通过建立这样一些快速反应机制,以及优化商场的库存管理,帮助销售做商品销售分析等等。到2003年底,朱文进不仅实现了客户满意度达到99%的目标,同时还使库存水平下降了30%左右。 工作与生活之间 对于朱文进而言,她不仅是一位物流经理,也是一位女性,得在家庭中承担妻子和母亲的责任。在工作与生活之间,她同样需要平衡。 在职业场上,男性的比例要远远高于女性,而在物流领域,女性更是凤毛麟角。所以如何处理好自己的身份转变是朱文进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困惑,到底什么才是她最重要的,事业还是家庭? 这个问题永远没有正确答案,朱文进只能努力的求取平衡。“从周一到周四,工作到多晚都没关系,但是我周末会尽量不加班。因为我全托的儿子周末回家,我更希望周末能陪自己的家庭一起度过,而宜家给了我这样的机会。”朱文进说。 这其中还有一个故事。1998年,正当朱文进的事业起步的时候,她成为了一位母亲。而在此之前她的工作一直比较辛苦,她又非常的拼搏,这时候她还没有体会到家庭生活对她的重要性。产后的一年,她又开始一边工作一边攻读MBA,把家务和孩子都撇给了保姆。直到儿子第一声喊的是“爸爸”而不是“妈妈”,并且只让保姆陪着睡觉时,家庭中的陌生感顿时让她感到非常的失落。 于是,她便开始反思自己的目标以及背后的意义,职业经理人、妻子和母亲,哪一个身份对她更重要?没有一个天平能衡量出这其中的轻重来。最后朱文进与丈夫商量,保证双方周末都尽量不加班,平时加班时也尽量各自错开时间,以便有更多的时间来照顾家庭。 朱文进的历程 1994年-2001年 广州宝洁有限公司管理培训生 1994年-1997年 宝洁产品供应部 1997年-1998年 宝洁新产品开发计划部 1999年-2001年 生产物流部 2001年-2003年 百安居中国总部副总裁/物流中心总经理 2003年-至今 上海宜家家居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中国区物流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