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供求
首页 >> 学术研究 >> 政策法规 >> 纳税法规 >> 中央财政法规综合规定 >> 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
字号:T|T 2005年01月12日10:06     
  •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 2003年11月23日 国务院令(第392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贯彻对外开放政策,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以下简称《海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 2003年11月23日 国务院令(第392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贯彻对外开放政策,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以下简称《海关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准许进出口的货物、进境物品,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海关依照本条例规定征收进出口关税。   第三条 国务院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以下简称《税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物品进口税税率表》(以下简称《进境物品进口税税率表》),规定关税的税目、税则号列和税率,作为本条例的组成部分。   第四条 国务院设立关税税则委员会,负责《税则》和《进境物品进口税税率表》的税目、税则号列和税率的调整和解释,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决定实行暂定税率的货物、税率和期限;决定关税配额税率;决定征收反倾销税、反补贴税、保障措施关税、报复性关税以及决定实施其他关税措施;决定特殊情况下税率的适用,以及履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五条 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出口货物的发货人、进境物品的所有人,是关税的纳税义务人。   第六条 海关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履行关税征管职责,维护国家利益,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依法接受监督。   第七条 纳税义务人有权要求海关对其商业秘密予以保密,海关应当依法为纳税义务人保密。   第八条 海关对检举或者协助查获违反本条例行为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规定给予奖励,并负责保密。   第二章 进出口货物关税税率的设置和适用   第九条 进口关税设置最惠国税率、协定税率、特惠税率、普通税率、关税配额税率等税率。对进口货物在一定期限内可以实行暂定税率。   出口关税设置出口税率。对出口货物在一定期限内可以实行暂定税率。   第十条 原产于共同适用最惠国待遇条款的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进口货物,原产于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签订含有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条款的双边贸易协定的国家或者地区的进口货物,以及原产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进口货物,适用最惠国税率。   原产于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签订含有关税优惠条款的区域性贸易协定的国家或者地区的进口货物,适用协定税率。   原产于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签订含有特殊关税优惠条款的贸易协定的国家或者地区的进口货物,适用特惠税率。   原产于本条第一款、第二款和第三款所列以外国家或者地区的进口货物,以及原产地不明的进口货物,适用普通税率。   第十一条 适用最惠国税率的进口货物有暂定税率的,应当适用暂定税率;适用协定税率、特惠税率的进口货物有暂定税率的,应当从低适用税率;适用普通税率的进口货物,不适用暂定税率。   适用出口税率的出口货物有暂定税率的,应当适用暂定税率。   第十二条 按照国家规定实行关税配额管理的进口货物,关税配额内的,适用关税配额税率;关税配额外的,其税率的适用按照本条例第十条、第十一条的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进口货物采取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的,其税率的适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措施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任何国家或者地区违反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签订或者共同参加的贸易协定及相关协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贸易方面采取禁止、限制、加征关税或者其他影响正常贸易的措施的,对原产于该国家或者地区的进口货物可以征收报复性关税,适用报复性关税税率。   征收报复性关税的货物、适用国别、税率、期限和征收办法,由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并公布。   第十五条 进出口货物,应当适用海关接受该货物申报进口或者出口之日实施的税率。   进口货物到达前,经海关核准先行申报的,应当适用装载该货物的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实施的税率。   转关运输货物税率的适用日期,由海关总署另行规定。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需缴纳税款的,应当适用海关接受申报办理纳税手续之日实施的税率:   (一)保税货物经批准不复运出境的;   (二)减免税货物经批准转让或者移作他用的;   (三)暂准进境货物经批准不复运出境,以及暂准出境货物经批准不复运进境的;   (四)租赁进口货物,分期缴纳税款的。   第十七条 补征和退还进出口货物关税,应当按照本条例第十五条或者第十六条的规定确定适用的税率。   因纳税义务人违反规定需要追征税款的,应当适用该行为发生之日实施的税率;行为发生之日不能确定的,适用海关发现该行为之日实施的税率。   第三章 进出口货物完税价格的确定   第十八条 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由海关以符合本条第三款所列条件的成交价格以及该货物运抵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输入地点起卸前的运输及其相关费用、保险费为基础审查确定。   进口货物的成交价格,是指卖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该货物时买方为进口该货物向卖方实付、应付的,并按照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二十条规定调整后的价款总额,包括直接支付的价款和间接支付的价款。   进口货物的成交价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对买方处置或者使用该货物不予限制,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实施的限制、对货物转售地域的限制和对货物价格无实质性影响的限制除外;   (二)该货物的成交价格没有因搭售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而无法确定;   (三)卖方不得从买方直接或者间接获得因该货物进口后转售、处置或者使用而产生的任何收益,或者虽有收益但能够按照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的规定进行调整;   (四)买卖双方没有特殊关系,或者虽有特殊关系但未对成交价格产生影响。   第十九条进口货物的下列费用应当计入完税价格:   (一)由买方负担的购货佣金以外的佣金和经纪费;   (二)由买方负担的在审查确定完税价格时与该货物视为一体的容器的费用;   (三)由买方负担的包装材料费用和包装劳务费用;   (四)与该货物的生产和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有关的,由买方以免费或者以低于成本的方式提供并可以按适当比例分摊的料件、工具、模具、消耗材料及类似货物的价款,以及在境外开发、设计等相关服务的费用;   (五)作为该货物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的条件,买方必须支付的、与该货物有关的特许权使用费;   (六)卖方直接或者间接从买方获得的该货物进口后转售、处置或者使用的收益。   第二十条进口时在货物的价款中列明的下列税收、费用,不计入该货物的完税价格:   (一)厂房、机械、设备等货物进口后进行建设、安装、装配、维修和技术服务的费用;   (二)进口货物运抵境内输入地点起卸后的运输及其相关费用、保险费;   (三)进口关税及国内税收。   第二十一条 进口货物的成交价格不符合本条例第十八条第三款规定条件的,或者成交价格不能确定的,海关经了解有关情况,并与纳税义务人进行价格磋商后,依次以下列价格估定该货物的完税价格:   (一)与该货物同时或者大约同时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的相同货物的成交价格;   (二)与该货物同时或者大约同时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的类似货物的成交价格;   (三)与该货物进口的同时或者大约同时,将该进口货物、相同或者类似进口货物在第一级销售环节销售给无特殊关系买方最大销售总量的单位价格,但应当扣除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的项目;   (四)按照下列各项总和计算的价格:生产该货物所使用的料件成本和加工费用,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同等级或者同种类货物通常的利润和一般费用,该货物运抵境内输入地点起卸前的运输及其相关费用、保险费;   (五)以合理方法估定的价格。   纳税义务人向海关提供有关资料后,可以提出申请,颠倒前款第(三)项和第(四)项的适用次序。   第二十二条 按照本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估定完税价格,应当扣除的项目是指:   (一)同等级或者同种类货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第一级销售环节销售时通常的利润和一般费用以及通常支付的佣金;   (二)进口货物运抵境内输入地点起卸后的运输及其相关费用、保险费;   (三)进口关税及国内税收。   第二十三条 以租赁方式进口的货物,以海关审查确定的该货物的租金作为完税价格。   纳税义务人要求一次性缴纳税款的,纳税义务人可以选择按照本条例第二十一条的规定估定完税价格,或者按照海关审查确定的租金总额作为完税价格。   第二十四条 运往境外加工的货物,出境时已向海关报明并在海关规定的期限内复运进境的,应当以境外加工费和料件费以及复运进境的运输及其相关费用和保险费审查确定完税价格。   第二十五条 运往境外修理的机械器具、运输工具或者其他货物,出境时已向海关报明并在海关规定的期限内复运进境的,应当以境外修理费和料件费审查确定完税价格。   第二十六条 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由海关以该货物的成交价格以及该货物运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输出地点装载前的运输及其相关费用、保险费为基础审查确定。   出口货物的成交价格,是指该货物出口时卖方为出口该货物应当向买方直接收取和间接收取的价款总额。   出口关税不计入完税价格。   第二十七条 出口货物的成交价格不能确定的,海关经了解有关情况,并与纳税义务人进行价格磋商后,依次以下列价格估定该货物的完税价格:   (一)与该货物同时或者大约同时向同一国家或者地区出口的相同货物的成交价格;   (二)与该货物同时或者大约同时向同一国家或者地区出口的类似货物的成交价格;   (三)按照下列各项总和计算的价格:境内生产相同或者类似货物的料件成本、加工费用,通常的利润和一般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