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赴韩国、马来西亚物流考察报告 应韩国物流协会和马来西亚采购与物资管理协会邀请,2003年10月11-23日,陆江会长率团赴韩国参加了亚太物流联盟第四次大会,并对韩国、马来西亚进行物流考察。在韩国,代表团访
——赴韩国、马来西亚物流考察报告
应韩国物流协会和马来西亚采购与物资管理协会邀请,2003年10月11-23日,陆江会长率团赴韩国参加了亚太物流联盟第四次大会,并对韩国、马来西亚进行物流考察。在韩国,代表团访问了韩国物流协会、考察了韩进集团、世邦集团和釜山梁山内陆集装箱中专站等;在马来西亚,访问了马来西亚采购与物资管理协会、考察了伯灵顿(BAX)全球公司、叶水福(YCH)物流集团和槟城自由贸易区等。
亚太物流联盟第四次大会按章程规定,对联盟的领导进行换届选举,会议选出一个主席和三个副主席,联盟主席国为韩国,中国、日本、马来西亚为副主席国。大会还决定2005年第五次亚太物流联盟大会在日本东京召开。
一、亚太物流联盟大力推动全球物流管理的发展
10月14-17日,亚太物流联盟第四次大会在韩国汉城召开,陆江作为亚太物流联盟主席主持会议。大会的各国代表互相介绍了本国物流业的发展情况,以及本机构在推动物流发展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陆江会长介绍了中国经济和物流业发展的广阔前景,通报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两年来不断增进服务观念,强化服务功能,为推动中国物流事业所作的大量工作,表示中国愿意继续加强与亚太地区物流界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分享中国乃至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新机遇,为推进亚太地区物流的发展做出贡献。大会还就日本物流协会提出的“21世纪经济全球化与物流全球化”和澳大利亚物流协会提出的“亚太物流联盟加强教育培训交流”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
大会肯定了亚太物流联盟为增强亚太地区物流领域的交流、合作与发展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联盟今后还将全方位、多层次地吸引更多的新会员加盟,努力发挥区域优势,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和物流全球化的进程。大会希望通过各国共同努力,不断进行物流管理和技术创新,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进一步加强信息及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加快物流领域人力资源的开发,保护生态环境,建立新的全优化物流系统,形成一个有效的全球物流网络,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
二、韩国计划在21世纪成为现代物流强国
韩国的陆、海、空交通运输均较发达。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量迅速增长,已建成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并拥有28个贸易港、22个沿岸港和4个国际机场。韩国政府非常重视物流业的发展,制定了“20年物流业发展计划”,确保韩国在21世纪成为现代物流强国。韩国工商能源部将在2002-2006年期间,制定出发展物流业的特殊政策,从而来降低物流成本, 提升企业竞争力。韩国希望在东北亚地区发挥物流中心的作用,进而成为世界空港和海港中心,并决定重点扶持和发展仁川新机场、釜山新港和光阳港。
韩进集团成立于1945年,提供海、陆、空的各种运输业务,运输部占营运额的70%以上,并不断扩展其全球业务,以物流为主业向多元化发展。韩进集团主要通过旗下的三大子公司:韩进陆路运输公司、韩进海运公司和大韩航空公司,形成了海、陆、空多式联运的规模效应,并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韩进海运已制定了战略目标,要在2010年前后成为世界上第5大物流集团,届时年营业额可达到130亿美元(1999年为36亿美元)。除了目前在全球拥有的9个主要集装箱码头外,韩进海运还准备在具有战略意义的国家和地区再建造19个集装箱码头和24个物流中心。
世邦集团有30多年的经营历史,主要在进出口集装箱货运、超大型设备的海运和陆运、以及仓储配送等领域,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物流一体化服务。集团每年处理70多万个标箱,拥有6个大型集装箱货场、4个港口铁路集装箱转运站、以及伦敦金属交易市场指定仓库等10多个立体仓库。集团利用现代通讯和信息技术,依托互联网和EDI系统,提供国际化的物流专业网络服务。
三、马来西亚吸引全球制造企业,物流业快速、跨越式发展
马来西亚政府大力鼓励和吸引外商投资,尤其是对制造业的投资。为鼓励本国和外国公司投资于制造业,马来西亚还制定了奖励措施,如投资于制造业的公司可享有的最主要的奖励为新兴工业地位、投资税负抵减和再投资抵减等。由于这些优惠政策,国际跨国制造企业纷纷在马来西亚建厂,同时为制造企业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物流企业也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立体仓库、集装箱货运站和配送中心,促进了马来西亚现代物流业的快速、跨越式发展。因此,马来西亚的工业区、自由贸易区实际已成为工业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
美国伯灵顿(BAX)全球公司——世界500强中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以及新加坡叶水福(YCH)物流集团,他们为了提高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服务能力,都制定了全程供应链管理的各项服务,如增值服务、资源共享、特殊化行业服务,以及在全球范围内增设供应链应具备的各种物流设施。在马来西亚,他们分别为摩托罗拉和戴尔等跨国企业提供全球物流管理服务,主要包括库存采购、JIT生产支持和执行、高速货物运转、多渠道和门到门配送、产品组装、修正和修理、零部件储存、拣选和包装、当天速递、质量控制、维修环节的管理,以及进出口制单,报关、信息和订单电子数据交换等完备的服务体系。另外还提供供应链的其他增值服务,包括逆向物流、配置管理、后期装配/贴标签/装箱、零售点直送、在途配载、JIT集结、VMI管理等。
四、几点启示
1.经济全球化,促进物流的全球化管理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带来了全球化的竞争,同时也带来了全球化的资源空间。在高科技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顾客需求不断变化的今天,一切都要求企业能够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而要达到这一目的,仅靠一个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是远远不够的。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在所有的业务上成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企业,只有互补,才能共同增强竞争实力,利用全球资源空间,建构全球供应链,实行“一体化管理”模式,成为新经济下新的发展战略。
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扩大运营,以求得生存和发展,物流系统由国内作业逐渐演变为全球化作业。全球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和利用资源,通过采购、制造、分销等方面的规模经济效应,降低成本,实现竞争优势和增值效益。跨国企业经营的全球化对其供应链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运输、仓储、装卸、流通加工、包装、配送、信息和报关等各个环节进行高效的协调管理和控制,从而不断降低物流成本。经济全球化打破了一国国内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形成了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格局,企业的经营视角已不再局限于某个地区,而转向全球贸易,无论从原材料与零部件的采购、产品的分销、仓库的选址都不得不考虑物流一体化问题。
中国2003年GDP将达到11万亿元人民币,进出口总额将达到8000亿美元,占GDP一半以上,中国的经济已融入全球经济,今年利用外资仍可达到500多亿美元。目前《财富》500强公司中已有近400家在中国投资,世界上最主要的电脑、电子产品、电信设备、石油化工等制造商,已将其生产网络扩展至中国。中国将会成为世界的制造业中心、采购中心和现代物流中心。经济的全球化带来了物流的全球化,带动了全球物流管理的发展。
2.加快中国现代物流发展,适应经济的全球化
近几年,中国物流发展很快,但仍处于起步阶段,物流发展水平较低,与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是不适应的。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是21世纪企业竞争和发展的关键,而中国物流企业具有全球竞争能力的不多,主要存在“小、散、乱、差”的问题。有些中国大型企业在国际上竞争力不强,与中国物流落后也有很大关系。由于中国物流企业不能满足国外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物流需要,多数外资制造业的物流业务都是由外国第三方物流公司来做。因此,中国物流企业必须加快发展,尽快由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化;加快企业的兼并重组,把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对社会物流资源的整合;进一步引进外资和先进物流管理,从而推动中国物流业的发展,不断适应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
3.发挥协会桥梁和纽带作用,推动全球物流管理的发展
韩国物流协会为促进韩国物流业在政策和标准化等方面的制定及其实施,每年除了进行各种调查和研究外,还定期举办四次物流政策专题研讨会。马来西亚采购与物资管理协会也是大力推动马来西亚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尤其在物流与采购人才的培训和学历教育方面,协会定期向中央和地方政府汇报工作。两国的协会利用各种机会,走访与物流和采购相关的企业,了解企业需求,积极反映企业的意见,从而达到交流经验、探讨问题、提出对策和共同发展的目的。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要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来加强自身的工作:要大力宣传普及物流知识,加强理论研究;抓好物流统计工作;推进物流标准化建设;搞好物流人才培训;推广物流先进经验,推动物流科技进步;及时向政府反映企业呼声,提出政策建议等。
此次亚太物流联盟第四次大会的代表一致认为,为了适应物流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各国需要进一步加强信息、教育、培训、会展以及人员交流与合作,会后将就此次各国提出的具体建议、方案、项目和要求,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进行磋商、协调和落实。
本文为陆 江、李友生、杨天庆赴韩国、马来西亚物流考察报告
- 每日推荐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