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供求
首页 >> 学术研究 >> 论文荟萃 >> 综合 >> 内容

CEPA意味着什么?
字号:T|T 2003年12月10日09:19     贺军      作者:贺军
  • 《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协议,6月29日由商务部副部长安民与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司长梁锦松在香港共同签署。 CEPA的总体目标是,逐步减少或取消双方之间实质上所有货物贸易的关税和非
《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协议,6月29日由商务部副部长安民与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司长梁锦松在香港共同签署。 CEPA的总体目标是,逐步减少或取消双方之间实质上所有货物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逐步实现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减少或取消双方之间实质上所有歧视性措施;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主要内容包括:内地自2004年1月1日起,对原产香港进口金额较大的273个税目的产品实行零关税,并进一步向香港开放服务业,包括会展、分销、物流、货代、仓储、运输等服务行业,可以设立独资公司,以及较WTO更优惠的市场准入条件和资格等。 走向大中华经济圈第一步 CEPA表面上是一种双边贸易投资协议,但它不仅具有一定的单边性,还广泛涉及WTO协议仅略有涉及的服务业内容,由于香港的地理经济特点,事实上的影响则可能超越中港两地,辐射至东南亚。正因为如此,所以新加坡等国对CEPA高度重视,认为大中华经济圈正在形成之中。 港澳办副主任陈佐洱曾表示,CEPA的签署具有样板作用,内地与澳门启动CEPA的磋商,有望在今年底形成正式文件。而内地与港澳CEPA的签订,是中国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一步,也必将在促进两岸经贸交流方面产生示范作用。 大中华经济圈一旦形成,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制造业影响和市场规模,都可能是未来全球能够与欧盟、美国和日本抗衡的经济体。 广深进入新一波升浪 香港人均两万多美元的GDP,加上华南市场腹地,可能以深圳为核心形成新的、富有竞争力的城市经济圈。CEPA公布后,部分原本准备转到上海的金融机构,已暂停或放缓转移步伐。这表明,CEPA可能引发中国经济的结构性调整,今后将在上海和深圳两个火车头的带动下,构成一线式的沿海经济发达区。 除了香港,CEPA最大的受益者还包括广东和深圳,后者更是CEPA的核心,因为CEPA原本就脱胎于深港一体化的构想。目前海关总署已决定在深圳海关设立全国唯一的原产地管理办公室,具体落实今后全国进口港货的原产地认证问题。而CEPA的部分规定是有倾向性的,如香港个体工商户的国民待遇,就只在广东省内可以实现。 温家宝总理在香港接受商界提问时要求,在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方面,广东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应该走在前面。 入世进程事实上可能提前 外商可直接以香港公司的名义进入内地市场,通过CEPA获得WTO规则等同的利益,甚至是顺便性的获得“超WTO”利益。一旦此种情况大量出现,等于中国入世进程被提前了整整4年。我们面临的竞争,实际将远远不止香港公司,而是可能在各类市场上被迫提前与世界级大公司正面交火。 对这样的前景,进行政策设限的可能性不大。因为香港企业并非被明确区分为内外资,而如果大量外资没有因CEPA进入香港,也等于宣布CEPA仅仅是一场游戏。外商在事实上“沾光”于CEPA的可能性极大。 零关税冲击有限 香港制造品零关税是协议的一大焦点。香港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已跌至5%以下,受CEPA的影响极为有限。而其根本原因,则在于香港高昂的经营成本。香港土地很贵,工资也很高,大学毕业生的收入与内地相差至少3至4倍,虽然享有17%左右的税差优惠,但香港制造业终究无法完全与内地竞争。而已经转移到内地的香港制造业,理论上则无法享受零关税。 低廉的价格、庞大的市场规模,始终是中国制造业的基本优势,即使在全球范围内也是具有竞争力的。而CEPA只是一个区域性协议,不会提供比类似WTO那样全球性协议更大的空间。不过也有少数香港产品会因零关税而表现出异常有力的竞争力,如珠宝业、符合GMP标准的药品制造、高档成衣、高档纺织品、高档电器和高档手表加工业等。 内销比例限制可能瓦解 在中国签署WTO协议后,还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继续维持内销比例的限制,但由于CEPA,这一内销比例可能会会大大提前瓦解。虽然原产地规定可能会实施,生产工序的比例也可能有限制,但其中仍存在一定的操作空间,如果被港商和其它国家的外商充分利用,内地市场很快就会涌现大量香港制造的产品。原本应该出口的这些产品只要转一下香港,仍可回到国内市场,外商的成本只是运费,没有关税。 CEPA的缺陷 目前的CEPA还是原则性的框架协议,其中很多的细节还需要最后敲定。 各界对CEPA执行上有种种担忧和顾虑,比如原产地问题,这不但涉及到零关税是否有效,还涉及到内地大量复杂的宏观问题和行政部门内部的问题。 另一个缺陷是双重征税问题。以往两地曾进行过讨论,两地行政机构也采取过措施,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妥善解决,企业税负和成本的上升,将会影响CEPA的最终实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