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迈入21世纪时,有人称,21世纪是新经济时代,有人说是信息时代,有人说是电子商务时代,有人说是企业家时代,有人说是知识经济时代,不一而足,我认为这些说法都没有错,因为是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论述罢了
在迈入21世纪时,有人称,21世纪是新经济时代,有人说是信息时代,有人说是电子商务时代,有人说是企业家时代,有人说是知识经济时代,不一而足,我认为这些说法都没有错,因为是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论述罢了。
小平同志说,当代世界处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发展即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发展都离不开人,离不开领导者与管理者,离不开人总体素质的提高。对人本身的研究已成为当代科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家,离不开职业经理。
一、企业经营管理层要与政府的“官本位”一刀两断
长期以来,由于“左”的路线的影响,中国在所有制上推行“一大二公”,在全中国基本上是清一色的国有经济与集体经济,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领导层实行与公务员一样的管理模式,一是任命制,与政府官员一模一样,随时可以“戴帽”,也随时可以“摘帽”;二是官本位,分为省部级、地局级、县处级、科级等等,按级别享受政府待遇与福利待遇;三是全国统一工资制。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所有制的多元化,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的行政领导管理体制正在发生变化,但变化并不彻底,一是政企不分、党企不分仍然存在;二是官本位的思想阴魂不散,一些人错误的认为,企业领导人必须牢牢控制在政府手里,而不是认为主要通过经济的、法律的关系来调节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我认为,除了国有独资与国有控股企业的领导层必须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派出主要领导人员外,党政部门不要去干预企业的经营管理层如何产生,把权力交给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在这方面也要与国际接轨。不要把“中国特色”当作政企不分的托词。
二、企业经营管理层要职业化
也就是说,要把企业家、经理职业化,即培育一个职业经理阶层。职业经理阶层是一个独立的群体,他们的特点就是善于企业管理。经理职业化有三个含义:一是把经理作为一种职业,而不是单纯作为一种职务。既然是一种职业,就是终生的,是一辈子的追求,成为一个专门家。当然,改行是常有的事,政府官员、经理、教授等等之间并不有必然的鸿沟,关键看本人的素质条件。二是把经理作为一个阶层,是各类人组合中的一种,是白领阶层,属于中产阶级。虽然经理岗位有高有低,企业与部门有大有小,由于他们是高学历的人群,收入稳定。三是进入经理层要符合条件,要经过专业培训,要经过实际的锻炼与管理的经历。国家应制订职业经理标准并规范培训体系。目前国际上各种专业经理有专门的证书,所以某种意义上说,职业经理即拥有某种资质证书的经理。
三、职业经理能力的高低要在年薪上得到体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能力可以在市场上进行买卖,不同能力的经理、不同知名度的经理在市场上的标价是不一样的,就像不同名演员、名教授的出场费不同一样,一旦双方协商一致,订立契约,一方就取得了另一方能力的使用权。有人担心,这种劳动能力买卖会损害人的尊严,会使人与人之间关系庸俗化,会影响人的工作积极性,我认为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不必要的。而恰恰相反,承认人的能力是不同的,在市场上有不同的价格,这就是人本身价值的体现,而防止了“大锅饭”的出现。
四、职业经理要有创新能力
现代社会既强调竞争,又强调合作;既强调管理,又强调创新;既强调严格,又强调人性化;既强调市场机制,又强调社会协调;既强调经济效益,又强调社会效益。所以,作为一个职业经理,特别是在中国,要了解与研究宏观经济,特别是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这是一个必备的条件,一个企业的发展必然要受市场形势变化的影响,而不可能墨守成规。一个职业经理还要不断学习与掌握与职业有关的新知识,新技能。活到老,学到老是永远不变的真理。一个职业经理还要善于与敢于创新,创新是一种生产力,创新可以提高效率或提高效益。
五、职业经理要敢于拼博,才能成为企业家
职业经理不就是企业家,企业家或著名企业家是企业管理层的最高境界,能成为企业家不是自称的,而是社会公认为的,中国目前“企业家”称谓有点乱,企业老板都可以叫“企业家”,这是不对的。但目前还没有一个“企业家”的标准,这是出现称呼“企业家”很乱局面的原因。我认为,成为一个企业家有三个必备的条件,一是有较高的学历,有较深厚的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理工学理论基础;二是有经营管理大中型企业成功的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独特创新;三是本人的才能与品德得到社会上或行业中的公认。目前各级政府喜欢表彰某些企业家,但适得其反,往往只红了一阵子就倒下来了,枪打出头鸟是一个客观现实,所以我主张政府不要去干预,让社会、让行业去公认。
职业经理的培育与发展已到了很紧迫的阶段,我们应当有所作为。国家经贸委职业经理研究中心的设立,应当为此作出贡献。
- 每日推荐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