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供求
首页 >> 学术研究 >> 论文荟萃 >> 发展与政策 >> 内容

正确认识物流业作用 积极推进物流业发展
字号:T|T 2001年06月01日11:59     丁俊发      作者:丁俊发
  • 非常高兴参加这次培训班,也非常感谢大家从全国各地来上海参加这次培训班。上个月新华社记者向我作电视采访,主要内容是物流,提了很多问题:对物流热的看法,物流在国民经济中到底起多大作用,对工业企业自己搞物流
非常高兴参加这次培训班,也非常感谢大家从全国各地来上海参加这次培训班。上个月新华社记者向我作电视采访,主要内容是物流,提了很多问题:对物流热的看法,物流在国民经济中到底起多大作用,对工业企业自己搞物流怎么看,邮政在为电子商务搞物流配送中起什么作用,第三方物流是不是发展方向,为什么一定要搞第三方物流,等等。对以上问题,我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物流热从去年以来,一直没有减弱。商品流通两大热点,一是物流,一是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比物流热得多,但从去年以来慢慢降温。因为大家发现,搞电子商务没有物流做基础不行,所以物流慢慢升温。但理论界、实业界对物流的作用有不同的看法。我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物流在国民经济中到底起多大作用,要看实践,不要搞数字游戏。现在推动中国物流业的发展正当其时,但不要刮风。我非常同意国家领导人对物流的定位,即:发展中国的物流业,是中国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今后中国流通业的改革和发展要以现代物流为中心;降低物流成本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还有就是把物流产业的发展作为十五规划的一个方面。这样就从不同的角度对物流做了定位。我们为什么把物流业定位定得这么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第一,看流通成本在GDP中的比重。美国的流通成本占GDP的9.5%,其他发达国家一般在10%左右,而我国约占20~30%。这反映了我国物流系统太落后,流通成本太高,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运行质量不高。如果我们通过发展物流产业,降低流通成本在GDP中的比重,无疑这将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二,看我国企业占用流动资金的多少。我国工业企业包括流通企业,由于其物流基础设施、物流技术、物流管理落后,大量流动资金被占用,周转速度很慢。据统计,1992年,国有独资、控股工业企业流动资金占用1万多亿元,周转速度为1.62次/年;而到了1999年,国有独资、控股工业企业流动资金达31000亿元,周转速度降到1.2次/年。如果1999年流动资金周转速度达到1992年的水平,一年可以减少流动资金占用8000多亿元,也就是说1999年8000多亿元资金是无效的。每年1.62次的周转速度与发达国家相比也很落后。大量资金滞留在生产企业,流转不动,说明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积压严重,说明物流系统落后,费用支出大。如果工业企业把非核心竞争力的物流部分分离出来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一块钱可以顶三块钱用。因此工业企业要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核心竞争能力,物流是个大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两个根本转变就不能实现,粗放式经营就不能转变为集约式经营。 第三,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物流做基础。电子商务对流通来说确实是一场革命。电子商务把地球变小了,所有的商品买卖都可以虚拟成一个大的商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以买到世界上任何一种商品。因此,它将流通业的很多传统的东西都改变了、打乱了。但是电子商务必须由物流做基础。不管是BtoB、还是BtoC,都需要将网上订的货送到用户手里,这个问题需要物流来解决,而且相当大的一部分需要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解决。世界500强中相当多的企业都是通过第三方物流来解决它的供应链与销售问题。很多跨国公司在欧洲、亚洲、美洲等地分别有不同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他服务。他们希望通过一个物流企业,把所有的供应链问题都解决了,这样就省事了。但目前还没有这样的一个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做不到。因此电子商务发展再快,没有物流做基础是不行的。从我国来看,发展电子商务主要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环境问题。 第四,城市的现代化必须改造城市的物流系统。现在很多城市人流、物流混杂,交通、仓储、流通加工等都集中在城区,城市污染严重。国外在城市建设中,都把物流系统重新规划、重新改造。例如日本就把城区里的流通加工、仓库等等重新设计、规划,放到郊区交通发达的地方,建成物流中心,叫流通团地。我国的所有城市都面临重新规划、设计城市物流系统的问题。 从这些方面来看,物流产业的发展,涉及到所有的工业企业、流通企业和城镇,的确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向前推进,我认为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基础性的工作。物流的基础性工作量很大。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正在做一些基础工作,其中《物流术语》的编写工作已经完成,今年4月17日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式发布,将于8月1日起实施。《物流术语》共计145条术语及其定义,例如什么叫物流、什么叫物流中心、什么叫第三方物流,这样就规范了当前物流业发展中的基本概念,以适应物流业迅速发展和与国际接轨的需要。我们还要制定和完善物流的标准化体系。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海运、集装箱、仓储、配送中心、物流信息等等,都迫切需要标准化,与国际接轨,不然难以参与国际竞争。我们还在编制全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名录,通过这个名录可以很快找到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正在建立物流专家的人才库,在人才库中,全国物流专家的基本情况以及这些专家设计过哪些物流项目、有过哪些著述等做到一目了然。这些工作需要大家配合。 二是推动工作。第一是制定物流发展产业政策。国家经贸委等六部委发了一个关于发展现代物流的若干意见,这是政府部门关于发展物流产业的第一个文件,非常重要。这个文件提出了原则性的意见,同时也是产业政策,下一步关键是要具体化。第二是培育与发展物流市场。物流市场的成熟度决定中国物流业的发展速度。第三是培育与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优化供应链管理。第四是推进城市与企业物流的改造,建设物流中心与配送中心。 三是人才的培训与教育工作。人才培训也是一个基础性工作,但我把它单列出来,无非是因为矛盾突出。物流业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人才匮乏。我们现在办这个培训班、搞远程教育,以后还要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跟国外合作搞培训,其目的就是推动我国物流业人才培养和企业家队伍的建设。通过培训与教育,不但要让经营者了解什么是物流、物流的地位与作用,还要知道怎样实际操作。现在懂得物流系统设计和实际操作的人才太缺。我接触到的为企业物流搞设计、为企业建物流信息平台的,很多都是年轻人,大多是从国外回来的。所以我们的培训除了要请国内的专家之外,还要请外国专家讲课。可以请国外著名的跨国公司的专家来培训班和研讨会讲物流案例和解决方案,帮助培训中国的物流人才。外国的物流系统不能照搬,但是相当多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拿来借鉴学习。     ——本文为丁俊发二○〇一年五月二十三日在物流业管理人员高级培训班开幕式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