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首页 >> 物流园区 >> 园区动态 >> 内容

高星物流园:工业倍增 河西成新兴产业汇聚地
字号:T|T 2014年10月20日13:46     

探究一个城市的发展,可以回望一座城市的工业演变。10多年的新型工业化建设,长沙的工业总产值从2001年的500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8938亿元。产业倍增,工业发展,成就长沙的全新路标,决定城市的发展方向。
  工业向西,产业发展优势明显的湘江新区是中部地区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从2007年的不足5亿元到2013年的250亿元,湘江新区仅用6年时间,完成了实际财政收入同口径增长50倍,截止到2014年6月底,可变现的优质资产总额从零到720亿元,资产负债率控制在44%以下。2013年,全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27亿元,这里已是城市名副其实的发展新极。
  今年《长沙市2014年重大项目投资计划》中,湘江新区以67个项目、年度预估投资226亿元,再度加速产业发展的步伐。在这个庞大的城市投资计划背后,以大工业、大物流为关键词的千亿级产业集群,正如戴德梁行中国区工业部区域主管苏智渊曾说,正在迎接长沙工业发展的黄金十年。
  1 爆发式增长 大工业掀起产业发展高潮
  今年2月,长沙市发布今年规模高达7587亿元的投资计划,涉及全市重大项目580个,其中工业项目109个,2014年预估投资222亿元;商贸物流项目53个,2014年预估投资101亿元。长沙市“沿江建设、跨江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和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稳步推进。
  数据显示:2001年,长沙全年工业总产值仅662.51亿元,而2011年,长沙工业总产值突破了7000亿元大关;2012年,长沙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8000亿元,而2013年,长沙工业全年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8289亿元,增长18.4%,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国、全省水平。进入21世纪的14年里,长沙工业增长曲线节节上升,而近6年,更以年均净增1000亿元总产值的速度大步前进。
  爆发式增长的数字背后,是产业的迅猛发展。以成立不到7年的湘江新区为例,已有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望城经济技术开发区3个国家级园区和金洲工业集中区、岳麓工业集中区2个省级园区,已形成了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生物医药、食品加工、商贸物流等优势产业集群。
  根据今年5月湘江新区《关于加快发展核心区现代服务业的决定》,“城市拓展和产业升级有机融合,不仅可以满足长沙到2020年规划面积629万平方公里、人口629万的生产生活需要,更是快速提升核心区综合竞争力的重大举措。”
  工业总量不断扩张、优强企业集聚做大、产业链式配套功能凸现、企业核心竞争力明显提升、工业整体经济效益显着……高星物流园项目负责人认为,长沙工业的持续增长,也将为现代物流行业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
  2 绘城市蓝图 大物流托举经济发展新极
  如果说,中部崛起、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以及新型工业化造就长沙城市的终极梦想,那么,长沙,因经济的发展和交通的变革,迎来发展新契机——物流业将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长沙市商务局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十二五”期间,长沙现代物流业总产值年均增速将保持在18%以上,长沙将向全国物流强市迈进。
  “物流业已被国务院列入‘十大振兴行业’,是城市建设、新型工业化的纽带和经济支撑点,长沙要想与国际接轨,必须要有进出口贸易,发展大物流。”在长沙市政府重点工程建设顾问龙双武看来,长沙经济发展中对“商贸物流”道路的持续探索与提前布局,已成为长沙在中部崛起中的发展先机。
  2011年,交通运输部与铁道部确定了首批六大集装箱铁水联运通道示范项目,深圳-长沙线列入其中。在此基础上,长沙“无水港”建成。2012年,高星物流园被省发改委列为2012年湖南省重点建设项目,项目总控规面积4600亩,首批建设用地2020亩,总投资约103亿元,建成后将实现年货物吞吐量1300万吨、年交易额900亿元,属于大河西的物流中心正在成形。
  长沙发展路径上,已逐渐形成河西综合商贸物流园、金霞物流园、空港物流园三大省级物流节点。数据显示,2013年,全市实现社会物流总额2.4万亿元,同比增长18.2%,占全省的47%,物流业已经成为长沙未来经济新的增长极。大物流飞速发展下,长沙发挥中部地区的核心区位优势,承接京广纵向经济带,融合长江横向经济带,联通“泛珠三角”、“长三角”及西南经济圈,正在成为中部地区的“经济支点”。
  3 亿万级消费 大河西成商贸物流主战场
  现在,驾车沿着319国道,行驶100余公里,这条大长沙产业发展轴正勾勒出长沙工业的黄金走廊。由东向西,这条工业经济的风景线,跨过湘江服务功能轴,与京港澳高速西线(长株潭南北工业轴)交会形成河西轴心“十字”,密集布局着长沙高新区、望城经开区、宁乡经开区等园区,成为城市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势汇聚黄金地。
  从2013年起,望城区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由1000万元增加到不少于1亿元,并按财政收入增长逐年增加。今年2月,望城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区域内省级三大物流节点之一的长沙综合商贸物流园建设正热。据了解,该园区的湖南高星物流园获得了2013年新型工业化光荣榜中的项目投资奖,已成为河西建设和工业发展的强大保障。
  根据规划,到2015年,长沙工业总产值要达到12000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要突破10000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要达到4500亿元。力争2017年、确保2018年,长沙工业总产值在2012年基础上实现倍增,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16000亿元以上;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14000亿元以上。长沙工业希望迈入万亿级俱乐部,更需要打造培育新的千亿产业集群,尤其是作为经济增长的纽带和支点的商贸物流业。
  “河西,或成为未来20年商贸物流业的主战场。”专家预测,大长沙、大河西的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在未来,或将催生亿万级的钢材、装饰建材五金消费。可以预见,大河西,将成为长沙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投资资本阵地的最前沿。
  长沙近三年工业发展数据
  2012年,长沙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8000亿元,增长14%,全部工业增加值2950亿元,增长10.6%,规模工业总产值7000亿元,增长15%。
  2013年,长沙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8938亿元,增长17.7%;全部工业增加值3352.3亿元,增长13.2%;规模工业总产值8289.1亿元,增长18.4%;规模工业增加值2653.3亿元,增长14%;工业投资1465.9亿元,增长26.2%;工业招商到位内外资502亿元,增长10.1%。从规模工业增加值总量来看,2013年长沙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第7,反超杭州,比2012年前进了1位。
  2014年,长沙工业发展目标是:全年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14%,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3%,工业投资增长16%,工业招商510亿元,新产品产值增长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