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获悉,近日我省下发关于《吉林省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对未来服务业发展做了规划。下一步,我省将实施多项服务业工程。总体目标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800亿元,年均增长8%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7.5%以上,比2013年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现代物流业提升工程,长平高速改造成八车道
据悉,我省将努力打造“一圈二区六带”区域布局。围绕汽车、石化、农副产品及加工、生物医药、轻工纺织等产业发展大宗商品物流。优化和完善“铁、公、空”多种运输模式构成的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加快松原—陶赖昭、靖宇—松江河铁路建设,鼓励铁路客货运分离,打造大型物流中心和公共交通枢纽。推进长平高速八车道改造、长双高速建设,建设大岭汽车物流园、珲春浦项国际物流园、长春海吉星农产品物流中心等项目。加快长春龙嘉国际机场二期、白城机场建设,积极打造长春空港、吉林陆港、白城陆港。推进珲春对外海运航线开辟建设,延伸国际物流网络。构建国内外联通、产业行业互动、第三方物流为骨干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总体目标:到2016年,物流业增加值预计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9.2%。
信息与科技服务业振兴工程,开展跨境电子商务试点
我省将推进“宽带吉林”工程,实施“光网城市、提速降费”计划。开展“智慧吉林”建设,长春高新(000661)区作为试点,将围绕教育、医疗、社保、养老、就业等领域,实施信息惠民工程;加快物联网产业发展,推进长春皓月牛肉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平台等项目建设。
同时,推广应用电子商务。积极推进长—吉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深入开展电子商务试点示范。
引进阿里巴巴、当当网、淘宝网等域外知名电子商务企业。鼓励传统批发、零售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电子商务企业建立发展联盟。创新商业运营模式,开展B2B、B2C、C2C等电子商务应用,扩大电商规模。加快建设现代仓储物流体系,以推广线上交易线下体验的互动商业运行模式为重点,培育一批O2O模式电子商务企业。
推动长春市加快建设综合保税区,引进菜鸟物流等跨境贸易企业。开展跨境电子商务试点,重点开展对俄、日、韩、朝电子商务业务,发展外向型经济,扩大我省进口规模。
总体目标:到2016年,信息与科技服务业增加值预计实现450亿元,年均增长8%。
金融业拓展工程,民间资本可尝试设立中小型银行
我省将探索建立“吉林省金融超市”,引导银行、证券、保险、担保、小额贷款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入驻金融超市,提供融资设计、增信助贷、供需对接等“一站式”融资需求服务。
同时,推动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中小型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探索开展农村土地银行业务,积极支持设立林业银行和人参特色银行。
继续实施“100户企业上市培育工程”和“300户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工程”,推动省内更多企业尽早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上市;推动成立东北亚金融资产交易所;全力推进中小企业私募债融资;争取在我省设立东北企业债券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扩大债券融资规模。
总体目标:到2016年,金融业增加值预计实现450亿元,年均增长14%以上。
文化产业提速工程,推进长影集团、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上市
我省将培育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国有文化企业集团,推进长影集团、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601999)集团上市工作,加快吉视传媒(601929)股份有限公司再融资步伐。开展省、市两级文化产业重点园区认定,吸引文化企业入驻,加快文化产业项目落地。加快推进吉林省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长春软件与动漫新媒体产业园、知和国际动漫产业园、长白山(603099)文化产业园建设。
同时,着力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实施数字媒体与文化艺术融合应用等工程建设,加快中国.吉林东北亚动漫游戏产业基地、东北亚出版传媒产业园等项目建设。着力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建设长白山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做大做强长春国际电影节等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化旅游节庆活动,推进关东文化园等项目建设。
总体目标:到2016年,文化产业增加值预计实现430亿元,年均增速20%以上。
旅游业壮大工程,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我省将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坚持市场导向,丰富文化内涵,强化项目载体,注入创新动力,全面打造旅游业升级版,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重点围绕六大旅游产业发展带(长吉城市辐射集散带,环长白山生态休闲观光带,向海、查干湖草原湿地风光带,鸭绿江及高句丽文化带,四平辽源满族风俗体验带,大图们江东北亚国际旅游带),五大产品体系(生态旅游、冰雪旅游、边境旅游、民俗旅游、乡村旅游),建设集休闲、养生、保健、餐饮、娱乐、购物等服务于一体的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度假区和旅游综合服务区,加快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步伐。拓展休闲度假开发理念,实现由观光向休闲度假转变。
总体目标:到2016年,旅游业增加值预计实现1000亿元,年均增长9%。
房地产业升级工程
未来四年改造棚户区50余万户
未来四年,全省计划改造城市棚户区50.3万户,基本完成6000平方米以上的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
鼓励房地产企业增加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供应,活跃存量住房市场和租赁市场。指导长春制定出台加快推进住宅产业化的实施意见和发展规划。推进开展住宅产业化试点示范,加快长春市10万平方米保障性安居住房中落实装配式住宅、一汽装配式停车楼工程等项目建设,申报国家住宅产业化试点城市。
总体目标:到2016年,房地产业增加值预计实现350亿元,年均增长9.6%,预计年均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000亿元,年均商品房销售面积2000万平方米。
养老服务业扶持工程,社区将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在推广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在全省推进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
引导家政清洁、物流等服务企业向养老服务领域延伸,支持商场、超市、批发市场设立老年用品专区专柜。
积极发展老年电子商务,为老年人提供紧急呼叫、健康咨询、物品代购等服务项目。
创新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推行养老服务社会组织无业务主管单位直接登记办法,简化手续,开辟审批登记“绿色通道”。
总体目标:到2016年,养老服务业增加值预计实现100亿元,年均增长6.5%,平均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达到33张。
商贸流通业转型工程,壮大一批大宗商品经营主体
我省将培育壮大骨干批发市场。继续加快商品批发市场标准化升级改造步伐,改善市场硬件设施条件,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大型商品批发市场向规模化、信息化、现代化发展,促进商品批发市场向价格形成中心、信息发布中心、商品展示中心、产品交易中心、设计创新中心转型。
重点支持抚松人参,洮南、扶余、长岭杂粮杂豆市场,东丰畜禽产品等特色资源批发市场和小商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加快红星美凯龙东北亚家居总部基地建设,鼓励吉林玉米中心、长春东北金属交易中心等大宗商品批发市场创新经营模式,壮大一批大宗商品经营主体。
同时,积极扩大连锁经营。重点推进长春远方实业集团、新天地超市等一批大型连锁百货、商场超市发展统一配送,跨区域拓展经营业务。鼓励具有吉林特色的餐饮企业发展连锁经营,推进餐饮业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
总体目标:到2016年,商贸流通业增加值预计实现500亿元,年均增长8%。
节能环保服务业培育工程,扶持壮大一批专业化节能公司
我省将把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服务业作为促进节能减排、提高效益、改革创新的重要手段,扶持壮大一批专业化节能公司,引导技术研发、投融资等机构利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开展节能服务,支持重点用能单位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节能改造。
全面推进锅炉(窑炉)节能改造、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化石能源、交通运输节能、绿色照明、流通零售领域节能等节能重点工程。积极培育提供资源节约、废物管理、资源化利用等一体化服务的循环经济专业化服务公司。
总体目标:到2016年,节能环保服务业增加值预计实现30亿元,年均增长7%。
健康服务业推进工程,推动体育场馆、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
我省将促进社会办医多元化。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举办各类医疗机构。
支持企业、慈善机构、基金会、商业保险机构等社会资本举办非公立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
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疗机构的改革,非公立医疗机构可自主选择开设与其医院类别和功能相适应的诊疗科目。进一步放宽中外合资、合作办医条件,积极争取境外资本设立独资医疗机构试点。
同时,积极推进全民健身。加强多功能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体育场馆、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场馆建设和运营管理,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体育健身俱乐部和体育健身组织,以及运动健身培训、健身指导咨询等服务。
总体目标:到2016年,健康服务业增加值预计实现150亿元,年均增长6.3%。
- 每日推荐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