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首页 >> 物流园区 >> 园区动态 >> 内容

武汉航运中心将建立内陆首个航运“特区”
字号:T|T 2014年07月21日10:19     
“四平台、一特区、一主体”是我市建设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主要抓手。昨日召开的航运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首次明确了较为详细的“411”工作时间表,以及近期将重点实施的50个项目。
这其中,我市将探索建立内陆首个航运产业“特区”,借鉴上海自贸区、天津滨海新区等政策措施,推动金融业与航运业深度融合发展。
投资200亿建七龙湖航运产业特区
七龙湖航运产业“特区”预计投资额达到200亿元,是50个项目中投资额最大的项目。
“特区”拟26平方公里,紧邻阳逻港集装箱核心港区,与花山港区、鄂州三江港区可便利往来。“特区”内集中布局新港海关、国检、航交所等机构,引入相对完备的航运服务功能,吸引航运企业总部、航运物流中心、船舶研发基地等项目进驻。
“特区”将着力拓展航运金融等高附加值服务项目。为此,武汉将设立航运中心建设发展专项资金,并在土地、发展环境等方面出台系列政策,进一步聚集航运要素,延伸航运保险、法律、信息、咨询、经纪、会展、科技、教育培训等高端产业链。
年内,“特区”将完成前期规划立项工作。2017年前,各类服务设施投入使用。2018-2020年形成粗具规模的产业集群。
阳逻港综合保税园区明年封关运行
作为“四平台”建设的核心,阳逻港综合保税园区将在年内完成土地平整、地下设施(管网)、园区道路、桩基及围网的基础施工工作。明年内,园区将达到国家对综保区封关验收的要求和具备园区对外开始运行条件。
我市将在阳逻港综合保税园区建设“一个中心、两个基地”,即全球商品中国(中部)采购与贸易中心、中国中部临港最佳保税物流基地及最佳保税贸易基地。主要建设保税仓库区、出口加工区、海关查验区、综合展示区、现场服务区、综合服务区等6大功能区。同步做好信息化建设,以及跨境电子商务相关工作。
与此同时,我市正在推动武汉新港空港综合保税区申报,即将进入部委审查会签环节,力争年内获批。
武汉航交所工作人员全员招聘
武汉航运交易所也是“四平台”建设中的主体之一。我市将探索对2011年揭牌的航交所进行市场化改造,让这个“事业单位”重新焕发市场生机。
航交所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行,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总裁负责制,工作人员实行全员招聘。着力建设航运交易市场、船舶交易市场、航运人才市场、临港大宗商品交易市场、航运金融服务市场;实现航运政务服务、航运交易服务、航运人才交流、航运信息发布、航运金融保险及衍生服务、技术咨询与法律援助、政策研究与指数发布等功能。
争取到2025年,航交所完成长江中游航运货运交易量的60%,集装箱运输量的90%,船舶交易量的80%。
此外,我市还将通过整合市属国有港航企业,做强做大市场主体,争取在2-3年内推动两家企业上市。
武汉新港将建多个域外陆地港
在内陆延伸港口功能、口岸功能、保税功能,武汉将以500公里为半径布局建设区,1000公里为辐射半径,逐步形成辐射中西部地区、布局合理、定位明确、高效便捷的陆地港网络。
今年,我市主要推动襄阳陆地港建设,作为阳逻集装箱港的喂给港和物流配送基地。目前,项目前期调研、方案制定、选址和建设投资单位的整合组建等工作已经启动,计划11月开工建设。该项目预计投资10亿元。
下一步,我市还将采取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共建的市场运作模式,逐步发展湖北仙桃、湖南常德、陕西商洛、河南信阳等陆地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