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高新区自今年3月9日正式接手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向南宁综合保税区转型升级工作以来,短短3个月的时间,南宁综合保税区一期已完成征地签约1398.6亩;全部完成房屋拆迁签约工作;综合保税区一期用地预审手续已办结,一期标准厂房用地招拍挂出让方案也已审核。
今年2月14日,南宁市委通过《关于加快推进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向综合保税区转型升级的意见》,明确南宁综合保税区规划区域整体纳入南宁高新区建设管理范围。南宁高新区加快推进综合保税区建设,创下“高新速度”。
联动国际
“嘀!”在海关卡口被电子仪器 “验明身份”后,电子栏杆迅速抬起,一辆满载货物的集装箱大卡车缓缓驶入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并在引导车的带领下开进卸货场。
2009年2月11日,国家海关总署、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批准设立南宁保税物流中心,规划总面积53.55公顷,一期规划建设封关面积29.29公顷,总投资10亿元。
南宁保税物流中心于2009年5月开工建设,同年12月通过国家相关部门联合验收组验收,2012年6月封关运营,包括海关卡口区、办公服务区、海关查验区、保税物流区4个功能区,已建成保税仓库30420平方米、查验仓库2400平方米、堆场58954平方米。
南宁保税物流中心运营以来,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平台,其运用国家保税物流政策,吸引了一批外向型企业,特别是富士康、统一集团、麦斯鞋业等知名台商企业到南宁投资创业。同时,南宁保税物流中心也日益发挥 “晶核”的作用,辐射广西、广东、云南、贵州、湖南等地,吸引了海外及各地客商纷至沓来发展业务。2013年,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共办理报关单5987票,同比增长4.39%,累计征税3.69亿元。其中,办理保税业务报关单2373票,同比增长34.37%;出入园区货物总重8110.84吨,同比增长43%;总货值33500万美元,同比增长1%。2014年1-3月,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共办理报关单1844票,同比增长55.6%。其中办理保税业务报关单715票,同比增长65.12%;出入园区货物总重8543.78吨,同比增长370.25%;总货值10507.52万美元,同比增长36.06%。
目前已有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多家银行及各大贸易、报关企业等20多家企业在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开展业务。
南宁保税物流中心依托南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外大型产业基地的保税物流服务需求,将港口的保税功能区延伸到内陆南宁,并与钦州保税港区、凭祥综合保税区和北海出口加工区拓展的保税物流功能一起,构建起较为完善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保税物流体系,成为联系我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地区的核心枢纽和连接海港、空港和边境口岸的大型物流商贸基地,成为全球供应链中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重要节点。
“高新速度”推进
南宁保税物流中心运行以来,由于有了保税物流的服务平台,南宁吸引了丰达电机、富士康集团等一批加工贸易企业迅速聚集,中国第一重型机械、中国北车等央企也选择到南宁投资,产业规模效应正逐步显现。
在保税“一日游”业务方面,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快速、高效的通关环境吸引了富泰华工业(深圳富士康)、绿点科技(深圳)、领华卫通数码(深圳)、富港电子(东莞)、亚圣纸业(东莞)、昌辉彩印(东莞)、亚圣纸制品(东莞)、汇通药业(湛江)、太原鸿富晋精密工业、福建农资集团厦门公司等企业将业务从广东转到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办理。
虽然抱着几个“金娃娃”,但南宁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李晓东并不满足:“还要争取多招几个,在量上要有大增长,在质上也要有大提高。”
为此,南宁高新区积极开展项目入园洽谈工作,重点洽谈的项目或企业有深圳市鲁粤盛电子电声生产项目、中兴供应链服务基地及跨境电商平台项目、弘信(南宁)电子信息及移动互联产业园项目、福建晋江捷达汽配滤清器生产项目、上海宇培实业集团物流基地项目等。目前已与深圳鲁粤盛有限公司商定项目入园条件并签订项目入园协议;跟踪服务中兴公司与南宁市政府签订供应链战略合作协议相关事宜,并为中兴供应链项目草拟相关扶持政策;赴福建厦门与弘信公司商定弘信(南宁)移动互联产业园项目建设内容等。
南宁高新区正式接手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向南宁综合保税区转型升级工作,短短3个月的时间,已完成南宁综合保税区一期12.6万平方米2栋标准厂房总平设计,已全部完成150万立方米的土方平整工程量。目前,南宁综合保税区一期1670.112亩用地,已完成征地签约1398.6亩;已全部完成房屋拆迁签约工作,签约共计1.93万平方米,其中可让地施工600亩;综合保税区一期用地预审手续已办结,一期标准厂房用地招拍挂出让方案也已通过审核。
在筹融资工作方面,南宁高新区编制完成《南宁综合保税区2014-2018年筹融资任务分解表》及南宁综合保税区第一期约10亿元资金的筹措计划,正在努力与各方金融机构进行洽谈,争取资金早日到位,为南宁综合保税物流区开发建设做好资金保障。
“无水港”呼之欲出
根据南宁高新区制定的《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向综合保税区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4-2020年)》,至2014年年底,南宁保税物流中心转型升级取得决定性进展,围网内引进1-2家辐射带动力强的电子信息产业大型龙头领军企业,围网外引进一批电子信息产业配套项目,基本具备申报综合保税区条件,并力争申报成功;围网内第一期(约1670亩)征地拆迁任务全面完成;启动300亩开发建设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1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竣工。
按照南宁市委《关于加快推进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向综合保税区转型升级的意见》的要求,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向综合保税区转型升级要“两年见成效、四年成规模、七年大突破”。
“两年见成效”:到2014年年底,管理体制理顺,南宁保税物流中心转型升级基本具备条件,并力争申报成功。到2015年,南宁综合保税区规划区域相关片区开发建设高效推进,围网内外项目引进取得重大突破,完成5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完成征地拆迁、基础设施建设等投入约30亿元,实质性引进开工建设若干加工型现代工业产业项目。
“四年成规模”:到2017年,南宁保税物流中心转型升级取得显着成效,综合保税区通过验收,开发建设形成规模。逐步引进一批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先进制造项目及高端增值物流项目,产业集聚效应初步形成。4年累计完成12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完成征地拆迁、基础设施建设等投入约80亿元。
“七年大突破”:到2020年,南宁综合保税区开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基本形成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现代产业高地、以保税物流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高地、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城市新片区,有效地带动南宁市产业发展。7年累计完成征地拆迁、基础设施建设等投入约130亿元。到2020未,南宁综合保税区工业总产值达200亿元,进出口总额达30亿美元。
届时,一座“无水港”将展现在人们面前。
- 每日推荐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