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首页 >> 物流园区 >> 工作年会 >> 2010年会 >> 内容

深圳市安必行物流顾问有限公司 依托产业物流科学发展物流园区
字号:T|T 2012年03月19日11:23     
一、产业物流与物流园区概述
十年来,我国物流园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无序到有序的发展,特别是以深圳、广州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上海、浙江、江苏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以及北京、青岛等经济发达城市的物流园区建设步伐更快,物流园区数量更多,物流园区的发展与所在地区产业和产业物流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商务部开展的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给物流园区发展带来了大好机遇。
1.产业物流概述
在国民经济的20个门类中,物流需求较大的主要是制造业、商业、农业和采矿业。采矿业物流运作集中、货物种类单一、附加值较小,主要是运输业务,采矿业物流企业规模大,数量少,发展缓慢;农业物流(主要是农资和农产品)运作分散、货物种类单一、附加值较小,主要是运输和简单的仓储,农业物流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发展缓慢;制造业是国家经济支柱,容易形成规模化经营,制造业物流的货物种类多、运作管理复杂、运作方式多样、附加值大、物流企业规模大中小均有、物流外包有待提高,发展较快;商业充当货物流通的职能,与物流关系最为密切,商业物流的货物种类多、运作管理复杂、运作方式多样、附加值大、物流企业规模大中小均有,物流外包多,发展最快。商业物流中,尤以装饰建材、家具用品、快消品、家电等产业物流发展迅速。现阶段,我国第三方物流主要出现在商业物流和部分制造业物流,农业主要是传统的简单的运输与仓储业务。
2.物流园区概述
物流园区是具有较大规模和多种服务功能的、以物流服务企业为核心的服务性企业的集中地,是多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和相关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分布的场所。主要有如下特点:
1)现代化:物流园区不同于传统的仓储区、货运站、码头,它拥有先进的物流设施设备,拥有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拥有专业性的物流人员,拥有先进科学的运作管理模式;
2)多功能:物流园区不是仅具有仓储功能的仓储区和运输功能的货运场,它是具有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仓储、运输、配送、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信息处理、分销服务、金融、后勤等各种功能于一体的物流业务集中地;
3)社会化:物流园区不是只为某个企业而是面向社会为无数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场所,而是第三方物流企业集结的场所;
4)大规模:物流园区作为社会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多种物流设施、设备和若干物流企业与相关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分布的场地,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一般在30150万平方米;
5)经营场所:物流园区既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又是经营场所,具有经营功能,而不是政府的附属机构和设施。
20081月颁布的《物流园区分类与基本要求》,将物流园区分为货运服务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综合服务型,其特征见下表:
类型
特征
货运服务型
依托空运、水运或者陆运枢纽而规划;提供大批量货物转运的配套设施,实现不同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主要服务于国际性或区域性物流运输及运输方式的转换。
生产服务型
依托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工业园区等制造产业集聚园区而规划;提供生产型企业一体化物流服务;主要服务于生产企业物料供应与产品销售。
商贸服务型
依托各类大型商贸市场、商品交易市场而规划、提供商贸企业一体化服务;主要服务于商贸流通业商品集散。
综合服务型
依托货运枢纽、产业园区、商贸市场等多元对象而规划;依托城市交通运输主要节点,提供综合物流功能服务;主要服务于物料供应、商品集散。
二、产业物流与物流园区发展,关系密切,相辅相成
产业物流与物流园区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物流园区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物流,物流园区是产业物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物流园区的发展也是可以促进产业物流发展。不论是工业、商业还是农业,只有在其产业物流达到一定规模,在同一区域内,物流企业到达一定数量时,物流园区作为多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和相关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分布的集中场所才会应运而生。例如2000年深圳市提出规划建设6大物流园区就是基于未来5年深圳市GDP将达到5000亿元、产业物流规模达到相应水平而提出的。后来6大物流园区逐步建成投产的实践证明,这种规划依据是正确的。再全国从物流园区分布地区上看,经济发达和产业物流发达的地区,物流园区的数量就相对较多。2008年第二次全国物流园区调查报告表明:全国营运中的物流园区,东部沿海地区有32个、南部沿海地区25个、北部沿海地区22个、东北经济区18个、长江中游经济区12个、黄河经济区7个、西北经济区和西南经济区各3个。
产业物流对物流园区的发展不仅从需求量上影响而且还从物流特点和结构上影响,没有一定规模的产业物流,不能发展物流园区,有了一定规模的产业物流,也不一定能发展物流园区。例如采矿业物流规模大,但主要是运输和堆存需求,并不具备发展物流园区的条件,因此,不要轻易规划建设服务采矿业生产的物流园区,目前在煤炭产区规划建设的煤炭物流园区也仅仅是煤炭堆场和集装站而已,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物流园区。
同时,物流园区的发展也为产业物流向更高水平迈进提供了硬件支持,有利于产业物流和地区经济的发展。
三、当前产业物流与物流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1.产业物流规模不足,强行规划建设物流园区
从深圳、上海、江苏等省市物流园区发展经验来看,地区GDP至少要达到800亿元以上,才能考虑规划一个物流园区。但是五年前较多近几年仍有一些地区特别是二级城市和县级城市不顾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工商业不发达、产业物流规模不大、不具备物流园区开发条件的情况,盲从跟风,强行规划建设物流园区,以致物流园区至今仍无法建设或建成投产。例如,南方某城市,2003GDP 360亿元,2004年提出5年内建成三个物流园区,2007GDP才达到 738亿元,到现在,一个物流园区也没有开始建设。
2.产业物流需求分析不清楚,盲目规划建设物流园区
物流园区的开发不仅要关注区域经济总量(GDP)和物流总量,而且要关注相关产业物流需求量和物流特点。例如,某南方工业城市以钢铁工业和微型汽车工业为主要产业, 2004年提出5年内建成一个钢铁物流园区、一个汽车及零配件物流园区、一个综合物流园区和四大物流中心,4年后的2007年,一个物流园区也没有开始建设。其原因在于这些钢铁生产企业和汽车生产企业现阶段物流业务单一(运输加存放)、物流外包量不大、物流附加值不大,无法聚集大批物流企业为其提供物流服务,因此,为数不多的为其服务的这些物流企业还不需要物流园区。
此外,如果依托采矿业开发物流园区,尽管采矿业物流量可观,但物流业务简单,仅包含运输和堆存,物流业务价值低,无法聚集大批物流企业为其提供物流服务,从而不需要物流园区。
3.不从产业物流特点出发,分析园区开发条件,错误规划建设物流园区
当前部分城市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城市热衷于保税物流园区,争先恐后地申请开发保税物流园区,实践表明这几年在中西部地区开发建设的保税物流园区基本未成功或距成功还有较远的路。原因在于保税物流园区存在的基础和开发的条件是当地外向型经济发达,国际(进出口)物流量大,一年有十几万以上标箱的货物通过保税物流园区进出,而这些城市现在甚至5年后都不具备这些基础和条件。例如安徽某市2008年开发建成了一个几千平米的保税物流中心,两年来,未进出过一个集装箱货物,开业就歇业。
此外,有的城市还存在不顾生产服务型物流园区和商贸服务型物流园区开发基础和条件,错误规划建设生产服务型和商贸服务型物流园区的情况。
事实上,在我国,有的城市(地区)适合开发临港临空物流园区,有的适合开发商贸服务型物流园区,有的适合开发生产服务型物流园区,因此,应科学论证,因地制宜,规划建设物流园区。
4.借发展物流园区,开发商业园区(项目)
商贸服务型物流园区作为物流园区的一种类型,在一些城市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商贸服务型物流园区是以物流项目为核心的带部分批发商业项目并服务于整个城市商贸企业的一种物流园区,因此,商贸服务型物流园区不等于商业园区。由于物流用地与商业用地之间存在较大的利益空间,近几年在个别地区出现了借发展物流园区,开发商业园区(项目)的现象,本末倒置,将商业设施作为物流园区的主要开发内容,少建甚至不建物流设施,将物流用地改为商业用地开发,影响了物流园区的正常开发。
四、依托产业物流,发展物流园区的几点建议
1.正确分析产业经济及其物流规模,科学合理规划建设物流园区
物流园区的建设必须与当地的产业经济及其物流规模相匹配,要全面考虑区域经济状况才可以决定是否应该在该地区建设物流园区,只有区域经济比较发达,经济总量达到一定规模,或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一定规模,才能规划建设物流园区。根据国外和我国近十年物流园区发展的经验,一般说来,在东部发达地区,经济总量达到800亿元或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200亿元以上时,才可以考虑规划一个物流园区;在中西部地区,经济总量达到500亿元或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100亿元以上时,才可以考虑规划一个物流园区,否则这些地区只能规划建设物流中心或配送中心;一般性地市级城市和县级城市应慎重规划建设物流园区。
2.准确分析产业物流需求和特点,科学合理规划建设物流园区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仅是物流园区建设的必要条件,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还必须考虑当地产业物流的需求量和物流企业的数量。当本地区某个产业物流和为其服务的物流企业达到一定数量时,才可以考虑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反之亦然。例如大多数省会城市由于是本省的商贸中心,商贸业具有较广的辐射面,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100亿元以上,一般就可以规划建设一个商贸物流园区或综合物流园区;在东部沿海和长江沿江大城市可以规划建设综合物流园区(或临海临江物流园区);全国主要空港城市可以考虑规划建设空港物流园区。
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外向型经济发达的城市可以考虑规划建设保税物流园区和生产服务型物流园区。从目前情况来看,仅苏州工业园区内的物流园区等少数几个生产服务型物流园区是成功的。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我国制造业外包意识不强,工业园区规模不大,当前及今后几年中西部城市不宜大量规划建设生产服务型物流园区;中西部城市由于外向型经济不发达,也不宜大量规划建设保税物流园区。
各地区一定要准确分析本地区产业物流需求、物流企业数量和物流企业对物流设施的需求,因地以制宜,合理规划物流园区的类型和建设数量。
3.依托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规划建设生产服务型物流园区
2009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并201022正式批准了62个园区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目前,我国以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以产业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各类产业集聚区发展迅速,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和发展先进制造业、促进工业现代化的重要平台。李毅中部长指出,以现有工业园区为载体,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是当前推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也是促进工业由大变强的一项重要举措,不仅有利于促进产业集聚和有序转移、提升我国工业园区整体发展水平。本次批准的62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中部分基地(如汽车产业、家电产业、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在产业物流规模、物流外包规模和物流运作特点方面,已具备规划建设物流园区的基础和条件。随着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的深入开展,会有更多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具备规划建设生产服务型物流园区的基础和条件,因此,未来较长时间,依托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规划建设生产服务型物流园区是我国物流园区发展的重要方向。需要指出的是,这62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中的一部分基地,目前还不具备规划建设生产服务型物流园区的基础和条件,因此,应慎重规划建设生产服务型物流园区。
4.依托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规划建设商贸服务型物流园区
2009年下半年以来,商务部启动了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并于201028,批准了46个城市为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今后列入示范的城市,将充分发挥示范城市在便利城乡消费、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促进我国商贸物流整体水平的提升。这46个城市中的部分城市是当地的商贸中心,商贸流通量在100亿元以上,辐射面广,第三方物流规模大,已具备规划建设商贸服务型物流园区的基础和条件。因此,未来较长时间,依托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规划建设商贸服务型物流园区也是我国物流园区发展的重要方向。需要指出的是,这46个城市中的部分城市,目前还不具备规划建设商贸服务型物流园区的基础和条件,因此,应慎重规划建设商贸服务型物流园区。
5.正确规划建设商贸物流园区,防止以物流园区名义开发商业项目
商贸服务型物流园区与商业项目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首先建设内容不同。商贸物流园区是依托商业来开发物流园区,是以物流项目为核心的带部分批发商业项目的并服务于整个城市商贸企业的一种物流园区,开发的主要是物流设施,商业设施仅为一小部分,如有的城市规定商贸物流园区内商业项目用地不得超过30%。而商业项目则是以建设商业设施为主,基本不建设物流设施;其次,用地性质不同。物流园区用地为仓储用地,而商业项目用地为商业用地,两者间存在较大的利益差。第三,建设要求不同。商贸物流园区作为物流服务设施,必须建设在交通发达,地价低廉的地段,故此商贸物流园区一般建在城乡结合部,距城市中心1020公里,靠近交通主干道;而商业项目一般建立在距城市中心较近,交通方便,人流量大的区域。因此,用商业用地发展物流项目,开发商不愿意,也不利于物流园区运作,而将物流园区用地主要用于开发商业项目也是不应该的,不利于真正解决物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要严格按商贸服务型物流园区的内涵和建设条件,加强商贸服务型物流园区的用地和规划方案审批,加强商贸服务型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监督管理,防止以物流园区名义开发商业园区(项目),严厉处置违规建设项目,促进物流园区的健康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各地应依据当地产业及产业物流发展状况,依托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依托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按照各种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的基本条件,科学合理规划建设物流园区。不具备条件规划建设物流园区的地区,可以规划建设相应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或货运中心,不要违背物流园区发展的基本规律,盲目规划建设物流园区,造成前几年出现的物流园区“虚热”现象,妨碍物流园区的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