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首页 >> 生产资料 >> 行业要闻 >> 内容

兰格调查:10月钢铁流通业PMI为46.7 需求景气偏弱
字号:T|T 2015年11月02日11:36     兰格钢铁研究中心
  • 2015年10月份钢铁流通业PMI总指数为46.7,收缩区间再降0.8个百分点,钢铁流通市场较为低迷;钢铁流通业PMI显示企业销售量下降,下游订单继续缩减,企业对后市缺乏信心,采购意愿较弱,总体判断11月份钢铁流通市场需求景气偏弱。

兰格钢铁云商平台统计发布2015年10月份钢铁流通业PMI总指数为46.7,环比下降0.8个百分点,(见图1),显示钢铁流通市场较为低迷。从各项分指数看,10月份钢铁流通业PMI调查的10项分指数9降1升。其中,企业销售量下降,下游订单继续缩减,钢贸企业对后市缺乏信心,采购意愿较弱(见图2)。总体判断11月份钢铁流通市场需求景气偏弱。
 

图1  LGSC-PMI总指数


图2  LGSC-PMI 10项分指数


    钢铁市场活跃度低迷。10月份销售量指数为45.1%,较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表明10月份钢贸企业销售量减少,钢铁流通市场较为低迷。进入10月,市场需求疲软导致钢价持续下行,市场成交低迷。从区域看,六大区域销售量指数除中南地区有所回升外,其他地区销售量指数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钢铁下游订单继续缩减。10月份总订单指数为44.8%,环比下降0.6个百分点,表明钢铁下游需求较弱。其中,国内订单指数44.8%,较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表明10月份钢贸企业来自国内用户的订单量继续减少,下游终端需求疲软。出口订单指数47.1%,环比上升0.9个百分点,显示国外需求有所回升。
    钢贸企业对后市缺乏信心。10月份走势判断指数为43.2%,环比下降1.8个百分点。其中,企业看跌后市的比重较上月增加7.2个百分点,企业看平后市的比重较上月增加13.8个百分点,显示钢贸企业对后市缺乏信心,看跌心态较浓。从区域看,六大区域走势判断指数除东北、中南地区略有回升外,其他地区走势判断指数均明显下降。
    钢贸企业采购意愿较弱。10月份采购意愿指数为45.5%,环比下降1.9个百分点,显示钢贸企业采购需求较弱。其中,企业采购意愿减少的比重较上月增加13.3个百分点;采购意愿持平的比重较上月下降11.4个百分点。从区域看,六大区域钢贸企业采购意愿指数除中南地区略有回升外,其他地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从企业销售规模看,年销量100万吨以上的钢贸企业采购降幅最大。
    钢材社会库存继续下降。10月份库存指数为44.5%,较上月下降2.2个百分点。其中,库存减少的企业较上月增加11.2个百分点,库存持平的企业较上月下降5.2个百分点,库存增加的企业较上月下降6.0个百分点。从区域看,六大区域库存指数全部下降。
    从10月份钢铁流通业整体运行情况看,下游订单继续缩减,终端需求疲弱,钢贸企业销售量下降,钢铁流通市场活跃度低迷。从供给方面看,2015年10月上旬中钢协统计重点钢铁企业粗钢平均日产量为178.4万吨(按上一月同口径统计),较9月份重点钢铁企业粗钢平均日产量171.01万吨增加7.39万吨。据兰格钢铁供给预测模型粗略估算,10月份粗钢产量预计在6690万吨左右,粗钢日产略有下降;且初步测算11月份粗钢日产仍将继续下降。从需求方面看,进入11月份,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北方地区下游建筑工地施工逐渐减少,用钢需求将明显缩减。加之下游订单继续缩减、终端需求低迷,钢贸企业看跌心态较浓,采购意愿较弱,11月钢铁市场需求景气总体偏弱。从成本支撑方面看,10月份钢铁原料铁矿石价格持续下滑,钢铁成本对钢价支撑力度进一步减弱。从宏观方面看,央行再次宣布自10月24日起,降准0.5个百分点,降息0.25个百分点,同时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加之近日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并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此举虽可缓解经济下行压力,但对产能过剩的钢铁行业来说短期仍难产生实质性利好。综合上述情况来看,11月份,钢材供给压力虽有缓解,但钢铁需求景气依旧偏弱,加之钢铁成本支撑力度进一步减弱,总体判断11月钢价或将窄幅震荡。

(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