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生产资料市场相对疲软,需求回升仍显缓慢,销售增速平稳回落,市场价格持续下降,企业效益下滑,综合来看行业运行稳中偏弱。预计下半年经济仍将延续平稳运行基本态势,但由于经济调整、转型过程仍在继续,增速难见明显回升,仍将维持稳中偏弱基本格局。
一、市场运行的基本特点
1、生产资料市场销售增速平稳回落
6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50.1%,较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主要分项指数普遍有所下降。其中,生产指数为52.0%,环比回落1.3个百分点;原材料采购量指数为49.5%,环比回落2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50.4%,环比回落1.4个百分点。今年以来生产指数一直高于新订单指数,6月份达到1.6个百分点,这种供大于求的格局积累到现在造成了市场偏弱的局面。
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初步核算,1-5月份,全社会实现生产资料销售总额21.8万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1.8%,增速与1-4月份持平,较去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93.1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9.1%,增速较一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0.9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回落0.7个百分点。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LPI)中,6月份,平均库存量指数比上月回升3.8个百分点,回升至53.1%,显示出社会产品库存由生产环节向流通环节加快转移。库存周转次数指数小幅下降1.1个百分点,降至49.8%的收缩区间,反映出物流环节商品库存周转效率有所减弱。
总体来看,生产资料市场规模继续小幅回落,需求回升仍待加强,供求矛盾依然突出。在目前这种形势下,市场复苏要立足于控制产能过快释放,保持供需基本均衡。
2、市场价格持续下降
自2月份以来,制造业购进价格指数连续下降,4月份下降到40.1%,最近两月在45%左右,处在低位,反映出上游产品价格较为低迷。生产资料市场价格自3月份以来持续下降,5月份降幅有所收窄,6月份再次扩大。当月环比下降1.50%,降幅较上月扩大0.54个百分点;同比下降5.70%,降幅较上月收窄1.03个百分点。1-6月份,累计平均价格,同比下降5.47%,比年初上涨0.25%。
从监测的大类品种看,除建材类产品继续保持回升势头外,其他八大类产品价格环比均有下降。其中,黑色金属跌幅较大,超过3个百分点;化工产品、成品油和机电产品次之,跌幅在1到2个百分点之间;有色金属、木材、原煤和汽车跌幅较小,在1个百分点以内。
从国际市场看,6月份,生产资料产品进口平均价格继续下降,出口平均价格小幅回升。根据海关总署提供的统计资料核算,主要生产资料平均进口价格环比下跌3.9%,跌幅较5月份收窄1.6个百分点。从结构上看,工业生产资料环比下降4.0%,而农业生产资料延续涨势1.6%。工业生产资料中,有色金属、建材及制品类和机电产品降幅较为明显。主要生产资料平均出口价格止跌回升,环比增长1.9%。其中,工业生产资料环比回升1.9%,主要受汽车和机电产品价格上涨带动;而农业生产资料环比上升2.2%,涨幅较5月份扩大0.7个百分点。
3、企业利润环比略有好转,但同比仍有明显下降
据重点联系的生产资料流通企业调查资料显示,二季度以来,企业盈利情况有所好转,利润总额呈现降幅收窄的走势。1-4月份同比下降26.1%,1-5月份下降19.9%,1-6月份下降14.3%。1-6月份行业整体销售利润率为1.32%,较前五个月回升0.12个百分点。但总体来看,由于订单不足、要素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仍然存在,同时经营模式转变缓慢,目前许多企业经营并无明显起色,效益下滑局面未明显改观。1-6月份,营业收入增速未能保持上月回升趋势,再次回落至7.8%,增速较前五个月下降1.3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最低水平。一直困扰企业的应收账款增长过快问题也未见缓解。1-6月份,企业整体应收账款同比增长21.3%,高于营业收入13.5个百分点。
二、下半年行业运行仍将延续平稳走势
从目前来看,预计下半年经济仍将延续平稳运行基本态势。
二季度,各月PMI保持50%以上水平,均值为50.5%,表明经济整体运行平稳的基本格局没有变化。6月份,各项指数虽有不同程度回落,但也呈现出某些积极的因素。小企业经营呈现回升迹象。小型企业PMI指数为48.9%,虽仍处在50%以下,但环比回升1.6个百分点。社会库存仍在继续减少。产成品库存指数下降至48.2%。
从内需来看,今年以来投资增速一直较为稳定,发挥了对稳增长的关键性作用。从非制造业PMI调查来看,上半年建筑业一直表现突出,商务活动指数平均水平达到61.0%,高于去年同期和全年水平。从投资统计数据来看,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一直保持在20%以上,波幅最多只有0.3个百分点。1-6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1%,较1-5月回落0.3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施工项目均保持较快增长,资金到位情况也较好。1-6月份,施工项目增长18.8%,同1-5月持平;新开工项目增长15.1%,比1-5月回落0.5个百分点。到位资金增长20.1%,增速比1-5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从这些情况判断,下半年投资增长具有可持续性,有望继续保持在20%以上。从外需来看,虽然仍具有较大不确定性,但由于世界经济呈现弱复苏基本态势,出口低于去年的可能性较小。
在这样的宏观经济环境下,预计下半年生产资料流通行业运行基本平稳。但由于经济调整、转型过程仍在继续,增速难见明显回升。
三、市场运行的问题与建议
当前生产资料流通行业值得关注的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下降,市场仍显疲软。自2月份以来,制造业购进价格指数连续下降,4月份下降到40.1%;5月份回升到45.1%,6月份又有所下降,降至44.6%,反映出上游产品价格低迷不振。生产资料市场价格自3月份以来持续下跌,5月份降幅有所收窄,6月份降幅再次扩大。上半年累计平均价格,同比下降5.5%。
二是市场需求偏弱。国内需求回升缓慢。今年以来,虽然制造业新订单指数呈波动性回升,但目前指数水平仍然偏低。尤其是从产需关系来看,需求明显偏弱。今年以来生产指数一直高于新订单指数,6月份生产指数为52%,高于新订单指数1.6个百分点。外部市场需求具有较大不确定性。从外部环境来看,上半年全球制造业PMI指数虽然保持50%以上,但处在较低水平,并时有波动,5、6月份均为50.6%,略高于4月份,显示全球经济回升势头不稳。制造业新出口订单指数,今年前五个月,受短期偶然性因素影响,只有3月份短暂回升到50%以上,其余月份均在50%以下。6月份为47.7%,比上月下降1.7个百分点。
在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下,应着重于发挥市场“倒逼机制”作用,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力度,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内生增长机制形成,着力培育长期增长潜力。
我们认为,当前宏观调控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一要控制产能过度释放,保持总供给和总需求基本平衡。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制造业生产指数一直高于新订单指数。目前随着市场需求有所回升,生产增速进一步加快,二者差距有所扩大。这种产需不协调的发展态势,使库存调整迟迟不能见底,不利于经济运行的稳定。要配合产业政策和财税政策,控制产能过度释放,实现市场供需平衡发展,促使经济发展在适度较快增长平台上平稳健康运行。
二要积极扶持企业发展,注重提高微观经济活力。完善税收政策,规范行政性收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简化行政审批,为企业经营活动提供便利;鼓励企业技术创新,依靠创新驱动加快发展,促进转型升级。
三要立足于稳定大宗商品价格。以大宗商品为主的生产资料价格的稳定,对于改善企业效益、提高微观经济活力具有重要意义,价格过低或过高都会成为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性因素。上半年受产能过剩和需求偏弱的影响,生产资料价格呈加快回落趋势,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