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命名广州狮岭镇为“中国专业市场示范镇”的通告
物联生字〔2010〕139号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要求和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精神,推动我国商品交易市场通过发展现代物流实现改造提升,创新行业组织与地方政府共同推动专业市场发展的模式,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专业市场示范区评选暂行办法》,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我会组织专家严格评审,现确定狮岭镇为“中国专业市场示范镇”。
狮岭镇党委与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引导与服务专业市场发展,推动皮革皮具产业优化升级,城镇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实现了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狮岭镇在发展专业市场方面的成功经验,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值得认真总结与推广。
希望各地、各类商品交易市场认真学习和借鉴狮岭镇的经验,结合本地区和本市场实际,积极开拓,奋力进取,不断提升市场现代化水平,为我国商品交易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和流通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
附件:广州狮岭镇专业市场发展简况
二〇一〇年十月二十七日
附件:广州狮岭镇专业市场发展简况
一、狮岭镇概况
中国皮具之都——狮岭,位于广州市花都区西北部,地理环境优越,交通四通八达。镇域总面积160平方公里,辖25个村(居)委,总人口超过40万人,其中户籍人口7.3万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特别是近几年,狮岭镇党委、政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新、品牌为强力引擎,抓产业,促发展,保增收,惠民生,城镇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目前,全镇有生产性企业6300多家、经营性企业11000多家,从业人员达27万,年产皮具6亿多只,年产值超过150亿元,产品销往136个国家和地区。在全国皮革皮具市场占据30%以上份额,其中箱包类产品占52%;在欧洲中低档皮具箱包市场占据70%份额。目前已建成广州狮岭(国际)皮革皮具城等7个皮革皮具专业市场和金狮皮革皮具工业园等6个工业园区,拟建广州国际名店城和哥弟集团国际顶尖服装、皮具展贸中心等专业市场。产业的集聚发展带动了7万户籍农民就地就业,形成了家家有工场、户户出老板、人人有事干的格局,城乡二元结构得到较大改变,每100户家庭小汽车拥有量超40辆。
金融风暴冲击的2008年,狮岭镇经济逆势飘红,皮具箱包类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30.12%。2009年,全镇生产总值(GDP)实现66.07亿元,同比增长13.3%;工业总产值109.26亿元,同比增长8.66%;税收7.72亿元,同比增长19.12%;七大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6.6亿元,同比增长23.8%,其中居民储蓄存款47.21亿元,同比增长25.39%。
目前,狮岭皮革皮具产业已具备市场培育充分、产业链完整、原辅材料交易高度发达、区域品牌影响力强、生产基地与专业市场协调发展、政府扶持高效有力、行业协会和业界认同度高等七大独特优势。
二、狮岭镇专业市场发展情况
狮岭镇专业市场占地面积达2000多亩,建筑面积260多万平方米,年交易额175亿元;入驻经营商户9200多家,日客流量6.2万人。专业市场是狮岭镇面向国内国际皮革皮具市场的窗口,更是狮岭镇皮革皮具产业发展的平台。狮岭镇主要有以下几座专业市场:
1.狮岭(国际)皮革皮具城
2001年建成,总投资40亿元,总用地800亩,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拥有4000多个商铺。主要经营皮革、五金等原辅材料以及皮具、缝纫设备及其它配件。城内配套有银行、客运车站、大型仓储配送广场、网络信息平台、会展中心、大型电子屏幕、餐饮等设施。日均成交额超过3000万元,年营业收入100多亿元、税收1.5亿元,是狮岭最早也是全国最大的皮革皮具原辅材料集散基地、广州地区四大专业市场之一、广东省重点培育流通龙头企业、广东省重点扶持的五大龙头专业市场之一。近年来,狮岭(国际)皮革皮具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很好地发挥了辐射带动和聚集作用,促进了狮岭地区皮具原辅材料市场的繁荣兴旺,加快了皮革皮具产业链的延伸,带动了皮革、五金、拉链、塑料、织带、机械设备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使狮岭皮革皮具产业实现了跳跃式发展。
2.广州狮岭(全球)皮革五金龙头市场
该市场位于皮革皮具行业核心商圈,总投资20亿元,总用地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市场囊括皮革、尼龙、布料、五金四大业态,拥有完善的软﹑硬件设施。市场由24栋高、低层建筑组合而成,采用写字楼、商铺上下结合,集交易、展示、贸易洽谈、商务办公、信息交流等功能于一体,成为一站式、全配套的专业市场。该项目自2008年10月28日开工,2009年5月底全面封顶,一批皮革皮具原辅材料龙头企业、国内外知名品牌经销商、区域总部、集团总部已陆续进驻,2010年6月全面开业。该市场年交易额将逾80亿元、新增税收2000余万元、新增就业岗位近3万个,将成为狮岭地区皮革皮具产业全面提升的又一强大引擎。
3.广州狮岭雄狮大道皮革皮具原辅材料一条街
该街地处狮岭雄狮大道,由镇政府于1995年开发,总投资23.5亿元,占地3.3平方公里,建筑面积51.45万平方米,以经营皮革皮具原辅材料、五金配件为主,是狮岭最早的原辅料集散地。
4.广州狮岭(国际)五金配件城
该市场2005年建成,建筑面积达8000平方米,汇聚了500多家皮革及皮具五金配件批发商行,年销售额上亿元,现已成为狮岭皮革皮具企业集中采购五金配件的专业市场。
5.广州狮岭•纳海皮具饰博园
饰博园投资1.5亿元,占地50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是以皮具产业展览为基础、皮具创意研发为特色的产业平台。饰博园创建了集展览、展示、办公、创意研发四大功能于一铺的垂直立体商铺格局,建有设计研发、旗舰展贸、五金饰品、织带无纺布辅料四大专区,已经成为零距离感受皮具潮流的“研发总部”,成长型中小企业植根产业的基地。
另外还有广州狮岭宝峰皮具材料城、喜龙•国际皮具辅料采购中心等。拟建的专业市场主要有:广州国际名店城,总占地面积1086亩,首期投资50亿元,将打造成为广州地区“永不落幕的皮具交易会”和“一站式观光、一站式采购、一站式服务”的展销中心;广州国际名店城,总投资30亿美元,占地1577亩;哥弟集团国际顶尖服装、皮具展贸中心,将建成集设计、研发、商贸、物流为一体的国内外知名服装、皮具品牌展贸、展示中心;广州狮岭信宝国际时尚品牌皮具展示中心,将建成国内外知名皮具品牌展贸、展示交易中心。
三、狮岭镇发展专业市场的主要经验
狮岭镇党委、政府根据产业发展实际和行业特点,加大产业扶持力度,从标准、检测、品牌、技术、资金、服务、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市场、项目等十个方面,积极推进产业快速发展和就地提升,实现“弯道超车”,赶超国际水平。
1.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
狮岭镇党委、政府鼓励和引导骨干企业参与皮革皮具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积极推进企业联盟标准制定。广州市斐高箱包有限公司已参与七项《旅行箱包》行业国家标准的制定,狮岭皮革皮具产业研究中心有两名技术骨干申报成为国家箱包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委员,2009年12月国家旅行箱包背皮包行业标准审定会在花都召开,狮岭已有五家企业参与了国家环保部《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箱包》标准的起草和制定工作。
2.注重产品检验检测工作
加快国家皮革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州)的筹建,以巩固和提升狮岭镇作为中国皮具之都的地位。目前国家皮革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州)作为一个集合皮革皮具质量检测、国际认证检验、验货检验、技术咨询和有效应对国际技术贸易壁垒为一体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支撑平台,2009年12月得到国家质检总局同意筹建的批复。国家皮革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州)主要服务项目包括:产品测试(化学检测和物理测试)、工厂评定、验货(生产初期检验、生产中期检验、生产装运前检验/终期检查、监视装载、封柜)、研发、技术咨询等。此技术支撑平台的建设,不仅能为企业节省成本、提升质量,提高效率,也有助于检测资源的整合,对政府部门掌握区域产品质量状况、提升产业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3.培育与推广企业品牌
围绕“中国品牌标准示范镇”的建设,大力发展“中国狮岭皮具”集体商标,推广“一村一品牌”工程建设,整合资源,酝酿在全国分级分批设立“中国皮具之都专卖店”,加快在国内外市场的营销布局,形成特色区域品牌的竞争优势。强化地区形象设计,每年举办国际性皮革皮具行业盛会——中国(狮岭)皮革皮具节和世界皮具产业高峰论坛,出版反映狮岭皮革皮具业30年发展历程和反映皮革皮具节盛况的《中国皮具之都——狮岭》、《第九届中国(狮岭)皮革皮具节新闻剪报》等书籍,建立中国皮具之都图书馆和中国皮具之都网,与《北京皮革》皮具箱包版狮岭采编中心、《羊城晚报》皮业周刊等媒体合作,大力推介和宣传狮岭,以高品位的特色产业文化塑造狮岭的新形象。
4.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
设立了全国首家皮革皮具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作站现有博士后科研人员2名,硕士科研人员12名。研究中心与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联合设立了实习基地,并在其中两所院校设立了奖学金。具有完善的人才后备保障,吸引了近5000名专科以上学历人才落户狮岭。与意大利Ars Arpel集团开展长期合作,超过80人获得意大利ARS ARPEL集团的设计培训证书;近3万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为狮岭打造人才高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为企业解决融资困难
针对当前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弱、融资难等实际困难,狮岭镇党委、政府在搭建银企平台、鼓励银行放水养鱼与输血救命的基础上,与花都万穗小额贷款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方便。加快推进擎天、科苑、益威、和信、长兴等企业上市融资步伐,帮助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6.发展皮具产地之间的合作
狮岭镇充分发挥“中国皮具之都”在国内、国际皮具行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引领国内皮具行业壮大发展;深化与河北白沟、浙江平湖两大皮具产地的战略合作,三方签订了“3+N”战略合作协议,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7.建立镇领导与企业联系制度
镇党委书记、镇长亲自挂帅,分19个小组,与全镇250家重点企业建立了定点联系机制,为企业提供贴身跟踪服务,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通过联贷助保贷款,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以政府为主导,组织大型招聘会,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引进培训机构,解决人才培养问题;通过企业优秀品牌奖励制度,培育与推广企业品牌;通过知识产权保护,维护企业权益等。
8.拓展国内外销售市场
先后组织企业参加上海皮革展、广交会、亚太皮革展等国内外行业展会,组织狮岭、温州商业互动会,积极拓展以巴拿马自由贸易港为平台的中南美洲市场,以“抱团发展、捆绑经营”的形式实现狮岭皮具产品外销与内销同步发展,进一步扩大“狮岭皮具”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9.整治规范市场经营秩序
组织17个部门,共同探讨加强狮岭综合整治工作方案;联合14个部门,对杨赤线经营商户进行综合整治,努力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经营环境;召开皮革皮具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会议,与企业签订承诺书,不断加大保护知识产权力度。
10.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年来,狮岭镇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了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企业和项目落户狮岭。一是铁道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合作投资35.66亿元的“广州大功率电力机车修造基地”项目;二是鲜切花、鲜切叶国际交易平台——“广州花卉之都”项目;三是投资超过50亿元和30亿美元的“广州国际名店城”和“广州新巴黎国际商贸城”项目;四是特色旅游项目“广州冰雪世界旅游城”;五是广州狮岭(全球)皮革五金龙头市场项目;六是纳海皮具饰博园;七是哥弟时装实业有限公司投资项目;八是长兴(广东)服饰有限公司正式投产;九是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广州擎天实业有限公司建成投产;十是南方皮具工业城。以上项目,有的列入省重点项目,有的列入广州市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工程项目表。这些大项目的引进和建设,将增强狮岭的发展后劲,为狮岭镇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