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 内容

杭州中国丝绸城
字号:T|T 2010年11月19日11:16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杭州中国丝绸城作为“杭州丝绸之府”的形象窗口、“美丽生活”的发源地之一,是下城区争创“生活品质示范城区”的重要品质体现。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的严峻形势,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开拓新局,中国丝绸城从战略的高度出发,及时调整思路、切实转变作风、落实工作举措,努力为企业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使广大丝绸企业早日走出“寒冬”、步入“暖春”,全面促进特色街区消费增长、稳健发展。
一、杭州中国丝绸城特色街区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杭州中国丝绸城特色街区发展的机遇
    1.区位优势明显,文化底蕴深厚
    丝绸富含东方文化元素,传承了中国特色文化韵味。出土于良渚文化遗址的绸片,有力地证明了杭州是我国古老的丝绸产地之一。下城区在历史上就是杭州丝绸业的重要区域,杭州中国丝绸城所处的地方自唐朝起,即为杭州丝织业户聚集之地。解放后,市属丝绸行业企业大多数设在该区范围。在丝绸行业,杭州云集了一批在全国享有盛名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校、博物馆行业机构、“国字号”品牌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丝绸城特色街区位于杭州市中心地段,属于武林商圈范围,四周与延安路、庆春路、凤起路、环城北路、体育场路相邻,作为连贯商业氛围的重要特色街区,享有资源整合、聚集商机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2.政策优势明显,市场机遇丰富
    2007年,杭州市委十届一次全会通过了《关于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品质之城的决定》,明确了以建设 “生活品质之城”战略目标,杭州中国丝绸城特色街区是杭州建设生活品质之城重要内容,是城市“会客厅”和“金名片”,实施旅游国际化战略的“新载体”,丝绸城由于其经营产品的特殊性,可以享受到上级有关政策的扶持,极大促进街区的发展;由国家商务部主办的“丝绸博览会”每年在杭州举行,这也是商务部唯一拨款的展览会,丝博会等全球性重大活动的举办将提升杭州丝绸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为丝绸城带来更有的客源和商机;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弘扬丝绸之府、打造女装之都”,在政策、资金方面都给予了丝绸行业发展有强有力的支持。
    (二)杭州中国丝绸城特色街区发展的挑战
    1.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美国2007年爆发了次贷危机,并导致全球经济放缓,这对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国家产生了消极影响。目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面对国际市场需求下降的不利形势,杭州中国丝绸城街区经济总量有所紧缩,其中以外销为主的丝绸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对外贸易受阻,销售规模有一定程度的萎缩,市场成交额同比下滑,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
    2.交易方式转变的压力
    电子商务体现的开放性、全球性、地域性、低成本和高效率等内在特征,不仅改变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也推动了传统贸易方式升级,增加了贸易机会、降低贸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益。在未来商贸中,电子商务很有可能占据了主要份额,而实物交易成为一种补充,这对实行传统的实物交易的丝绸城特色街区产生了巨大的压力。
    3.创新趋势的压力
    尽管近年来丝绸行业发展较快,但后处理技术落后制约丝绸产业的发展,总体上色彩老套、花色单调、品种不多、深加工不足、产品档次不高、附加值低。且我国丝绸纺织企业长期以来保持“重外轻内”的产业格局,同先进国家的强势企业相比,杭州丝绸企业自主创新不强,许多丝绸企业习惯于躺在订单上生产,而不是积极地创新推销自身产品和品牌,造成了整个丝绸业“有产品无品牌、有品牌无知名度”,严重削弱了丝绸产业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同质化竞争的压力
    随着城市经济和建设的发展,城际间和同城间竞争日益激烈。一是与杭州临近城市之间如嘉兴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吴江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南京湖南路、苏州观前街等相似主题市场(街)的竞争明显;二是杭州城市内商圈日益增多,商业地产急剧增加,商业特色街区也应运而生,这使得杭州商业特色街区间的竞争加剧,面临同质化竞争压力。
二、杭州中国丝绸城特色街区的发展战略思考
    杭州中国丝绸城作为杭州商业特色街区之一,是展示生活品质之城的“金橱窗”,是体现杭州优势产业的“金名片”,是彰显杭州特色文化的“博物馆”,是推进杭州都市旅游的“目的地”。丝绸城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生活品质之城示范街区”为要求,围绕市委市政府“弘扬丝绸之府,打造女装之都”的精神和区委“解放思想、弯道超越、领跑争先”的科学发展主题,结合街区“品质街区三年行动计划”,切实增强企业危机意识、机遇意识和发展意识,实现街区跨越发展、率先发展。
    (一)加大宣传力度,树立良好形象
    为了缓和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的不良影响,丝绸城管委会需坚持解放思想领先、推进科学发展率先的理念,不断加大广告投放,积极为企业和丝绸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界舆论导向氛围。
    一是充分利用公交车载电视、公交车车身等各种新闻传播媒介,拓展宣传渠道,加大户外广告投放力度,对丝绸城整体品牌形象进行流动式、立体式的宣传。
    二是继续做好钱江晚报丝绸专栏宣传工作,分期分批介绍丝绸城品牌企业,引导丝绸产品消费理念,推动丝绸产品走向时尚化、年轻化。
    三是以丝绸城品牌企业形象推介为主题,精心设计制作含四国文字的丝绸城宣传手册,通过在宾馆饭店等大型公共场所的投放,从正面扩大丝绸企业乃至中国丝绸城的对外影响力和辐射力。
    四是积极参加杭州市政府相关部门组织的各类旅游促销推广会,向国内外游客和城市宣传推介杭州中国丝绸城,将杭州丝绸“深入国内、走向世界”,进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推动项目建设,扩展街区规模
    以“大规划、大产业、大建设、大发展”为理念,结合“品质街区三年行动计划”,突破思维定势、突破路径依赖、突破能力瓶颈,谋划科学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推进两河两路内丝绸文化产业升级。
    一是以中国丝绸城新大楼土建结顶和2009“中国国际丝绸博览会”走进杭州中国丝绸城新大楼、走进丝绸特色街区、走近广大企业群体为契机,认清形势、抢抓机遇,确保工程如期顺利完成。并通过展览与市场有机结合,争取将本届“中国国际丝绸博览会”办成有特色、上档次、大规模、高效益的下城经济发展大项目,一方面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增强人气、兴旺街区,另一方面也为企业拓展销售渠道、带来新商机。
    二是合理规划好政府回购的丝绸城新大楼七楼5000平方房产,积极开展招商合作,吸引丝绸产业链上的各类企业入驻,特别吸引国内外丝绸品牌企业进驻。采用商场化管理模式,努力将丝绸城新大楼建设成集销售、展示、推介、研发为一体的中国丝绸交易中心,使新大楼汇集精品商场、形象展示、跨国采购等功能,成为高品位展示丝绸城“生活品质示范街区”、推介街区形象的“金橱窗”,真正为丝绸企业发展做足做好大街区文章。
    三是借鉴先进经验,创新营销手段,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现代物流业,运用“720度实景逛街”、“电子模特试衣”等先进技术,配合网上电子交易与工贸公司送货结算体系,重建“中国丝绸城www.silktown.com.cn”网站,推动电子商务平台成型,全面打造信息化商业特色街,拓展丝绸企业产品销售渠道。
    (三)组织企业参展,扩大内销平台
    为拓展丝绸城企业视野,扩大企业内销平台,切实帮助受外销影响巨大的丝绸企业走出困境,丝绸城管委会以“增信心、促发展”为理念,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努力走在科学发展观前列。
    一是商会作为联系企业和管委会之间的纽带,在凝聚企业力量、整合街区资源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丝绸城管委会需不断加大对丝绸城商会的扶持力度,通过完善商会自律机制、健全内部组织机构,进一步壮大商会组织,是商会以主人翁的姿态用最大的诚意、最优的政策、最实的措施切实为商会会员企业渡过发展的“冬天”,创造最佳的环境。
    二是以丝绸城商会为桥梁,继续加大与杭州市经委等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积极组织街区企业参加各类国内外的贸易洽谈会、跨国采购交易会等系列展会活动,帮助企业寻找多元化的营销渠道,鼓励其在各大城市设立品牌专卖店,不断扩大品牌知名度,扩大杭州丝绸和女装的知名度,展现杭州中国丝绸城企业的品牌发展和企业实力。
    三是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形式,整合资源,积极策划组织丝绸企业报团赴内蒙古等国内各大城市继续开展流动展销活动,实现“固定市场在杭州,流动市场在全国”,重振“丝绸之路”的雄风。
    (四)强化品牌理念,服务企业融资
    杭州中国丝绸城管委会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街区品牌发展理念,不断强化企业品牌意识,通过组织开展各类街区活动,全力打造“诚信经营一条街”和“生活品质示范街区”。
    一是制定丝绸城引进品牌企业实施细则,设置品牌进驻门槛,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快引进国内外丝绸行业的名企名牌,提升街区专卖店比例,努力实现向商场化转型,把丝绸城金字招牌擦亮擦响。同时,继续严格实行IC卡管理制度,对不符合考核标准的经营户实行淘汰制,年底不再续签房屋租赁合同。
    二是积极培育街区现有品牌,联合浙江理工大学等院校,帮助企业提升品牌理念,提升技术含量,鼓励企业创立名牌,帮助企业申报省市乃至全国著名商标,使企业和商品实现大飞跃。
    三是实行百万品牌扶持奖励基金,对配合管委会工作,主动参与街区品牌展示、西博会等大型活动,以及积极创树品牌的丝绸城企业给予一定的补助,为街区企业做强做大提供激励和支持。
    四是积极配合“杭州休闲购物节”活动,利用街区优势,以开办夜市为载体,通过设立丝绸文化展示舞台,开展丝绸精品服饰秀、与市民游客互动等节目,丰富市民夜间生活,满足游客的需求,开辟全新的观光购物线路,积聚街区人气、财气和商气。
    五是联合银行、劳动保障等部门,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的理财咨询,提供企业融资贷款服务,为企业职工提供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等政策咨询,解决企业的实际金融问题,提高广大消费者和企业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构建了消费和谐。
    (五)开展培训服务,推进科研创新
    为科学发展提升丝绸城广大商户素质,增强企业竞争优势,通过积极组织商家参与学习培训和加快科技创新,使企业具备良好的应对危机能力,由内而外壮大丝绸城的发展实力。
    一是积极组织全体经营户开展“产品质量法”、“消费权益法”、“物价法规”等业务知识培训,提高经营户的法律意识和业务水平,丰富品质街区内在涵养,营造和谐的消费氛围。
    二是树立“寄管理于服务”的理念,在经营户中召开一次座谈会,在全体职工中开展一次的问卷调查,发动经营户和管委会职工的为丝绸城科学发展献计献策,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真正做到问计于民、求智于民,提升丝绸城管委会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三是切实开展“借脑”,加大与中国美院、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校的沟通与交流,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全面合作,共同构建“产、学、研”联盟的创新体系,形成专业、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利用达利、万事利等大企业的技术成果,做实丝绸城研发中心的合作平台,积极上报丝绸新项目、新技术成果,提高丝绸产品科技含量与艺术附加值,同时做强流行趋势发布功能,使其成为展示、推介品牌企业的重要平台。
    (六)做精丝绸文化,提升环境品质
    以商旅文互动为原则,立足街区特色资源,挖掘丝绸文化内涵,通过提升街区环境品质,为企业创造富有活力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经营氛围,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刺激消费、拉动内需。
    一是充分发挥丝绸城古宅具有的历史文化先天优势,融入丝绸文化内涵,对明宅目前的现状进行调整,将明宅建成“国际丝博会”期间的贵宾接待室、丝绸企业家的会馆和沙龙、丝绸企业的服务决策中心、公务接待和丝绸礼品开发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二是依托丝绸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利用“街的文化”,打造“文化的街”。充分挖掘丝绸的地方文化、丝绸的故事、人物传奇等特色,强化街区独特魅力,通过商、旅、文的结合,使丝绸城街区的建筑、小品、氛围和丝绸文化协调、精致地融合在一起,使街区景观成为展示特色产业最直观的鲜活广告。
    三是在顺利通过ISO9000/14000的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基础上,积极做好国际上通用的、适合商旅特色街建设和发展的“绿色环球21”认证工作,打造一流的“生态街区”,全面提升街区品质,使丝绸城真正实现科学化的可持续发展,为争创国家4A级景区创造了良好条件。
    杭州中国丝绸城将以“弘扬丝绸文化”为己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投身到杭州“生活品质之城”的建设中去,整合街区资源、积极应对危机,情系企业、服务商户、共克时艰,带动企业品牌、街区品牌、商品品牌相互依存联动发展,真正做大做强杭州中国丝绸城特色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