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 内容

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2010年度新闻发布会嘉宾发言
字号:T|T 2010年05月25日09:44     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环境资源监督管理机构主任 李建军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的记者们:下午好!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正在以超出人们预想的速度恶化,极度恶劣的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越来越高,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是难以用金钱来计算的。而整个人类在来势汹汹的自然灾害面前却显得如此渺小和脆弱。

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人类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为了人类文明的延续,为了地球生物及植物的生存,人类必须改变观念,改变对待自然的态度,由向自然索取转变为珍惜资源,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类的文明,现代工业化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乃至健康和幸福与建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但建筑行业历来又是资源消耗最大和污染最严重的产业之一。所以,只有发展低碳建材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们要以战略的眼光、时代的紧迫感和历史责任感努力促进低碳建材产业的发展,保护我们的地球,造福于人类社会。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建筑行业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需要全社会加快形成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以低碳消费促进建筑行业的经济增长,以低碳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的调整。解决环境污染、保护人类健康环境、尽快发展低碳建材产业已成联合国各成员国共同的、刻不容缓的责任。同时,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发展低碳建材将为准备好了的、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提供重大的机遇。

为在环境与资源领域开展长期的广泛的合作,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环境资源监督管理机构与中国建筑建材流通协会于2009年10月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建立多层次的合作平台;为发展低碳建材,做好技术引进、培训、咨询服务,并在国际融资方面进行合作。同时,在全球包括中国在内继续做好“国际环境资源奖和国际环境友好居住奖” 的评选工作。另外,本机构将与中国建筑建材流通协会在今年适当的时候,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国际低碳建材高峰论坛”。届时,欢迎各位参加。谢谢。我的讲话完了。

 

——中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中心主任 马振珠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2010年中国建材流通协会新闻发布会。大家都知道,今年北京经历了近十年来最短的春季和最早的夏季。对于这种气候的变化,以及引起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大家都是深有感触的。因此,关于建材产品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关系,什么是低碳建材产品,如何进行评价就成为我今天演讲的主题。

首先,“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建材生产国和消费国,建材工业中主要行业又是高能耗行业。有关部门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建筑材料产业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使用煤炭总量约为3亿吨,约占国内煤炭总产量的10%。其中又以水泥能源消耗为最大,约占建材工业能耗总量的四分之三。因此,在建材行业大力推行和实施低碳评价,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在此背景下,中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中心(CTC)对低碳建材进行了长期的研究,明确了低碳建材的定位和评价原则、评价方法。

一、关于低碳建材的定位

我国关于环保产品的认证往往局限于以最终产品的有毒有害物质排放限量为评价标准,而低碳建材不仅局限于产品本身,而是追溯其整个生命周期,确保整个寿命周期内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

二、关于建立CTC 低碳建材评价体系的原则

CTC 提出的原则是“三全一互认”,即结合国际通行的管理体系标准、碳评价方法和规范,对建材产品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寿命的评价,并争取国际互认。

所谓“全方位:就是既考虑产品本身,也考虑管理的作用,促进建材企业低碳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提升。所谓低碳管理体系就是企业现有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温室气体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等的有机结合,从组织结构、管理机制上保证建材产品质量符合相关产品标准、有害物质限量标准、能耗限值标准。

所谓全过程就是涵盖企业的主要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和附属生产过程,同时涵盖相关的管理过程。以过程方法为基础,通过科学评价,充分挖掘企业节能降耗的潜力,实现节约资源最大化和生产资源投入最小化,促进企业把节约资源放在生产经营的重要位置,促进企业 “节能降耗”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所谓全寿命就是涵盖产品的整个产业链。即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理念,从原材料的获取,到生产、分销、使用和废弃后的处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从摇篮到坟墓。企业对于低碳的关注将不仅仅局限于自身的碳排放,也要关注产品沿着整个供应链的排放,将供应商等纳入整个链条。而通过采用低碳评价标准,中上游厂商可以在供应链中抢得先机,下游厂商更可以以绿色产品先锋的形象,造就产品差异化的优势。

“一互认”就是争取国际互认,为出口企业服务,为建材企业进行碳交易奠定基础。 从2010年1月1日起,产品出口要遭遇海外市场苛刻的碳税标准,比如法国开始征收碳税,即对排放密集型产品征收特备的二氧化碳排放税;美国和欧盟也纷纷提出具体的征税方案和时间表。

为此,CTC拟通过相关低碳国家标准,并争取转化为国际标准,或得到国际互认,以期在此基础上开展低碳评价,协力出口企业打破某种“低碳标志”形成的贸易壁垒。

基于“三全一互认”的原则,确保了CTC低碳建材评价体系不是简单的绿色建材评价或环保建材评价体系,而是包含可持续发展最核心的价值体系的综合的第二代评价体系,依据完整的建材全寿命周期能源消耗、环境影响、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方法,以保证产品质量、保证性能为前提进行的综合评价。以此来推进低碳建材采购和消费模式,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发低碳建材技术,向低碳生产模式转变,最终达到减少温室气体的效果。

三、关于CTC低碳建材评价的规划及实施

CTC长期从事建材产品生命周期评价(LCA)、绿色建材评价和建材产品环境声明等方面的研究,承担多项绿色建材环境影响相关的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如国家科技支撑“水泥工业环境负荷基础数据采集”,社会公益基金“生态建材制品检测技术和评价体系的研究”,863项目“材料环境协调性评价技术及其应用”、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绿色建筑材料标准、评价技术和认证体系研究”和“化工产品和建筑材料关键产品生态设计技术开发”等,积累了多种建材产品的生命周期数据库,建立了浮法玻璃和金属复合装饰板的产品种类规则,并正在转化为国家标准。

CTC正在起草多个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技术要求的标准,如《工业技术用玻璃制造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技术要求》、《铝塑板行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技术要求》、《耐火材料行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技术要求》、《混凝土外加剂行业行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技术要求》等。

据此,CTC将整个低碳产品评价体系分为低碳建材产品、低碳建筑部品和低碳建筑三大模块。根据研究进展,在每一个模块分别进行产品环保低碳评价、碳排放的量化、核查、验证、标志以及低碳等级的验证工作。

首先,制定CTC《产品环保低碳评价技术要求》,以国家十项有毒有害物质限量和能耗限额强制性标准为基础,并确定影响建材产品生产能耗的关键指标限值。

其次,根据《CTC产品环保低碳评价企业的选择原则》,确定企业资格;对于有资格的企业,CTC专家将进行数据审核和现场验证,最终评价企业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第三,在CTC环保低碳建材产品评价的基础上,结合CTC环境声明验证,依据PAS 2050《商品和服务在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评估规范》以及ISO14067(正处于草案拟定阶段,是针对产品和服务的碳足迹计算指南),基于产品碳足迹计算方法学,制定建材产品的温室气体排放评价规范,将产品在生产、运输、使用和报废处理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排放的各种温室气体转化为二氧化碳当量,由CTC进行核查和验证。

在数据收集的基础上,建立建材产品碳排放数据库,并设定不同行业产品的低碳等级,对产品进行“碳等级标志”评价和验证。最终推动建材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的进程。

总之,根据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与中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中心签署的《关于促进全国低碳建材发展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已联合成立“全国低碳建材促进行动委员会”,共同开展“国家低碳建材产品等级评价”工作,相信双方的携手将积极促进低碳经济在建材行业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