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对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监测调查资料显示,7月份我国生产资料价格呈现持续加速回升趋势。当月环比价格 (与上月相比)上升2.03%;受基期价格水平高的影响,同比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0.3%;1~7月份累计同比价格下降18.5%。
从各月环比及定比 (与2000年12月比)价格变化情况看,从去年12月份至今年3月份,生产资料价格基本维持低位震荡,进入第二季度后市场出现转折点,价格摆脱了自去年8月份以来持续下跌和低迷不振的状况,呈现出持续回升的走势。
7月份,生产资料价格变化的结构特征主要表现为:一是黑色金属类产品价格持续快速上扬,环比价格升幅达到4.1%,拉动价格总水平上升1个百分点;二是有色金属价格维持大幅上升行情,本月环比上升3.4%,对总体价格上升贡献了0.26个点;三是化工产品价格由降转升,本月环比小幅回升1.1%;四是成品油价格在国际油价大幅上涨、国内上调销售价格等因素作用下大幅上涨,本月环比价格升幅高达5.7%;五是煤炭市场价格维持旺季不旺的行情,继6月份出现小幅回调后,本月环比价格继续下降2%;六是建材及木材产品价格基本维持平稳行情。钢材价格升幅逐渐加快
今年上半年,钢材市场价格走势一波三折,从年初的强劲反弹到第一季度的大幅回落,再从4月份开始上涨,至今已经持续了十多周。其价格上涨主要得益于国内基础建设、房地产、家电、汽车等刺激内需的政策措施效果正逐渐显现。第二季度,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陆续开工,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政策也陆续展开。进入第三季度,建筑业需求也开始释放,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措施出台,更是进一步刺激了国内钢材需求。其次就是各大钢厂对市场预期看好,纷纷频繁大幅上调出厂价格。7月份国内主要钢材品种呈现普涨局面,主要钢材品种的价格更是创出了今年以来的新高。
总体上看,国内钢市价格已经完全进入了上行通道,总体价格水平继5、6月份上涨以来,继续上涨并且呈现升幅加快趋势。7月钢材环比价格上升4.2%;由于去年7、8月份正值我国钢材价格高涨之时,所以同比价格仍下降35%,定比价格上升24.7%。1~7月份,累计同比价格下降30.5%。监测的主要钢材品种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硅钢片、线材、薄板、中板、型材等价格上涨明显,环比价格在6月份上升的基础上,7月份又分别上升9.9%、5.6%、5.5%、4.5%、3.4%。
第三季度由于国庆阅兵的需要,运输环节异常紧张,国内钢材资源的流动性受限,加之原材料涨价和钢厂提价的惯性上涨,导致短期内钢材市场走势还将维持涨势,但是第四季度的钢材价格走势不容乐观,如果下游需求还没真正释放,钢材市场价格将得不到有效支撑。而且随着目前钢厂生产利润的加大,产能释放的自控性减弱,过剩的产能和迟迟不能释放的下游需求必然导致市场价格出现滞涨现象,库存增加,同时铁矿石谈判正式结果的公布,出口的持续萎缩,都将可能带来市场价格的回调。
有色金属继续明显攀升
美国公布的经济数据好于预期,增加了市场投资者对经济复苏的信心,伦敦市场基本金属价格普遍上涨,其中铜价和铝价均触及今年以来最高点。同时,由于我国有色金属市场需求旺盛,再加上经合组织国家需求逐渐恢复,致使近期国内有色金属价格持续攀升。
7月份,主要有色金属价格继续6月份的上涨势头,月环比价格上升3.4%;同比价格下降26.6%;1~7月份,累计同比下降37.2%,累计与年初相比上升幅度达到22.5%。
监测的主要有色金属品种中的铜、铝、铅、锌、锡、镍,7月份环比价格分别上升5.9%、2.9%、1.9%、0.8%、0.1%和9%;同比价格分别下降32.8%、26.4%、22.7%、13.8%、32.5%和22.6%;1~7月份累计同比价格分别下降44.2%、31.4%、36.7%、34.5%、33.6%和54.3%;同比价格降幅均呈逐渐缩小趋势。
第三季度是有色金属的传统消费淡季,但考虑到海外需求以及国内房地产和汽车行业需求的攀升,都将给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市场回暖带来较好的预期。化工产品价格由降转升
经济预期向好,房地产、汽车等行业的销售开始回升,拉动国内上游化工产品的需求增加,近期部分产品需求不振局面有较大改观,化工产品价格企稳或回升的品种开始增多。另外,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好转,下半年石油价格有望继续反弹,从而推动其他基础化工产品价格上涨。7月份,国内化工产品价格环比上升1.1%;同比价格下降32.6%。1~7月份,化工产品累计同比价格下降28.9%,累计平均价格比去年12月份上升6.6%。
从7月份主要品种变化情况看,一是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价格持续上升,环比分别上升0.7%、1.4%;同比分别下降44.6%和28.1%。二是塑料原料呈现普遍上升行情,其中聚苯乙烯环比升幅达到4.1%,聚酯切片环比上升3.9%,其他品种也有1~2个百分点的升幅。三是醇酸类和芳烃类产品价格升降并存,其中,纯苯、甲苯、苯乙烯等环比价格分别上涨9.7%、7.2%和5.6%;正丁醇、乙二醇和异丁醇环比价格分别上涨5.4%、6.8%和4.6%。四是“三酸两碱”等无机化工产品价格呈现持续下滑和降幅趋缓的走势。其中,硫酸价格7月份环比下降2.3%,同比下降达47.4%;纯碱环比和同比分别下降1.3%和26.6%;烧碱分别下降5.9%和9.4%。
煤炭价格继续小幅回调
连续三个月上涨的煤价,导致煤炭业“限产保价”策略全面松动。随着山西、河南等地煤矿纷纷复工复产,受产能继续释放带来的高库存压力影响,同时进口急剧大幅增加,而需求相对平稳,市场供大于求的压力逐渐增大,煤价在进入“迎峰度夏”的需求旺季却出现了连续小幅下滑。
7月份市场价格继续小幅回调,环比与同比分别下降2.1%和42.5%;1~7月份累计同比下降21.3%。其中,烟煤分别下降1.9%和41.4%,无烟煤分别下降2.4%和42%;1~7月份累计同比分别下降21.1%和22.1%。
澳大利亚动力煤价由6月上旬之后一直在70美元/吨上方运行,至7月底为73.9美元/吨,同时国际海运费也明显上升。考虑海运费和税收因素,目前国际煤价已经高于国内煤价。随着亚太地区经济预期趋好,后期国际煤价将继续回升,从而对国内煤价走势形成支持,这都是影响国内卖家的有利因素。但还要注意到,进口资源大增,市场供大于求,以及需求相对疲软等不利因素。综合考虑,7~9月份煤炭市场不会出现往年夏季的煤炭货紧价扬的紧缺供需态势。煤炭供给仍然保持相对宽松的均衡态势,价格维持平稳小幅波动。受国家政策影响,国庆节前山西,内蒙古等产煤大省的地方煤矿大量复产可能性不大,但如果小煤矿都集中在国庆节后复产,预计市场煤价在国庆过后有进一步下跌的可能,煤炭价格在这一轮下行通道的整理就要到今年冬季用煤高峰期到来时才有望结束。
成品油价格持续大幅上涨
美国巨额财政赤字等因素对美元汇率形成打压再加上美国股市走强,导致包括原油价格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被推高。
在国际油价持续大幅上涨的背景下,国家发改委在6月1日和6月30日两次上调了成品油价格,两次调价国内汽柴油零售价格已累计上涨了1000元/吨,虽然在7月28日国家发改委又宣布每吨降低220元,仍然导致7月份成品油环比价格上涨5.7%;同比价格下降13.7%;1~7月份累计同比下降16.1%。在监测的主要品种中,7月份汽油、柴油和燃料油环比价格分别上涨5.3%、7.2%和2.6%;同比分别下降17.4%、3.5%、29.9%。
建材及木材产品保持大体平稳
7月份,国内木材产品价格基本保持平稳,月环比价格上升0.02%,同比价格上升1.7%、累计同比价格上升2.1%;建材产品中由于水泥市场供大于求同时处于传统消费淡季,价格回落,导致建材产品总体价格水平月环比和同比价格分别下降0.6%和2.3%,1~7月份累计同比小幅上升0.1%。
总体来看,今年以来执行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及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作用逐渐显现,市场需求稳步回升,当前的生产资料总体价格水平及走势基本合理。预计,8、9月份生产资料价格仍将维持进一步上升的格局,可能升幅逐渐趋缓。考虑到去年的基数情况,月同比价格可能再10月份出现拐点,由去年11月份以来的持续大幅下降转为快速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