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 内容

目前困扰着钢铁流通行业和贸易商的主要问题
字号:T|T 2009年08月06日03:00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目前困扰着钢铁流通行业和贸易商的主要问题有:
    1企业创新不足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王国华认为目前钢贸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资金流问题。钢铁贸易企业的运营需要强大资金流的保证,比如10万吨的钢材流通需要几个亿的流通资金,这种情况对于比较分散和规模较小的企业来说很难实现。
    二是流通环节问题。钢铁产业链的关系松散,基本上还停留在传统的钢铁贸易上,靠价差来盈利,缺乏深层次的客户服务,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钢铁供需链。
    三是钢铁贸易企业数量太多。目前的规模普遍偏小,整个行业显得比较散乱,没有搭建起大的平台,没有形成很好的联盟。
    四是某些流通商采取一些非常的经营手段,行业内无序竞争的情况比较严重,行业自律性差。
    五是钢铁贸易企业普遍缺乏创新。缺少对现代物流技术、设备等新技术手段的运用,在信息技术发展尤其欠缺。存在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目前的钢材流通企业还没有得到钢材生产企业的充分信任。
    2生存空间受到挤压
    业内专家曾勇华先生从宏观的角度,对目前我国钢材流通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一是钢铁流通行业平均利润率下降,成本压力增大。销售收入增长,而销售利润却下降,这标志着导致行业非理性高涨时代的结束。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一方面由于今年上游厂商的规模扩张,另一方面由于前几年钢贸的高利润吸引了大批中小贸易商进军钢贸行业,导致今天竞争的日趋激烈,必然会导致企业盈利空间的缩小。
    二是钢铁生产企业的纵向整合对钢材流通企业形成巨大的压力。钢贸企业在整个产业价值链中,主要提供流通环节的增值服务。从钢厂生产出产品到终端用户的使用,这其中所有的环节都是钢贸行业的盈利空间。但是钢贸企业主要的运营模式还是帮助钢厂分销和赚取客户与资源之间的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进销差价为主,整个流通体系的效率不足,所以钢厂有自建分销体系的动机。实际上大钢厂大都已经组建自己的销售队伍乃至物流配送体系,大都有向下延伸的架势,而且一旦有所动作都是钢贸行业难以匹敌的。因而,从总体上说,现有业内企业的竞争空间在缩水。
    三是钢铁生产企业的横向整合也压缩了中小钢贸企业的生存空间。伴随着行业的发展,钢铁生产企业的集中度势必将会提高,大生产以大流通为基础,必然呼唤大流通体系的诞生。流通格局的变化会使中小钢贸企业的生存空间被压缩。
    四是外资企业的进入将抢占钢材流通企业的市场。伴随着全球一体化的现状,大量外资企业将进入钢铁流通市场,目前进入的主要是日韩的企业,下一步将是欧美的企业进入。这势必会使这种流通体系的组织结构包括业态、经营方式等产生很大的变化,市场竞争形势更趋激烈。
    3经营模式单一
    还有业内专家和贸易商认为:从钢材物流渠道管理上看:我国传统的钢材贸易表现为钢铁贸易企业、贸易商、零售商多种主体分散经营,各自为战。钢材产品从生产到终端用户的流通渠道过于冗长、分级不清,交易成本高,市场价格控制能力削弱。
    从厂商对销售管理上看,钢铁企业主要有代理钢贸商和协议钢贸商两种,战略分销商比例较低,终端用户少,管理方式松散,对用户的忠诚度差等情况明显。这种现状,一方面造成中间商的行为对市场影响较大,也加剧了钢材市场的价格竞争,另一方面造成了渠道控制力低下。
    从钢材贸易商经营上看:一是钢材贸易商的文化素质、现代营销水平和能力不高。目前大多数钢贸商的销售主要采取 “异地易货贸易”方式或是 “提篮子、搬砖头”式的传统经营方式,交易行为的随意性较大,缺乏对用户需求的系统分析和分类服务,资源 (产品和资金)经营粗放,造成交易成本较高。二是经营规模小,经营分散,流通的集中度低,专业化经营不够。据调查,全国各类钢材贸易商年销售量能力在1000万吨的企业少见,在500万吨的只有3~4家,而绝大多数企业的钢材销售量都在10万吨以下。由于经营规模小,没有能力健全和管理经销网络,其经营模式是传统的运作方式,有的能开展仓储物流业务、但专业化水平较低。这些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现代物流营销模式的发展,严重削弱了钢铁流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从钢材加工物流情况看:这几年我国一些生产资料流通企业开始由单纯的贸易企业向加工配送、物流配送的方向发展,但其占流通总量低,使我国钢材的成材率和使用效率较低,钢材本身的附加值没有得到提升。
    4定价避险机制缺乏
    有钢贸商认为,我国钢铁流通行业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定价机制是以供应商为主导,钢铁生产企业在定价方面处于主导地位,而钢贸商和众多的中小用户缺少话语权。二是缺乏避险机制,整个流通体系经常处于高风险状态。钢材价格的大起大落使整个流通行业处在高风险状态,而这种状态不是单个企业能够抵御和化解的。三是商流与物流分离,迫使社会流通成本居高不下。近几年,我国钢材市场价格有较大的提高,生产成本和物流成本的提高被掩盖了。以中小企业为主的钢铁贸易企业对商流和物流的问题考虑较少,往往被动地接受流通成本的增长并转移给最终消费者。
    由此可见,目前我国钢材流通行业存在的问题确实很多,钢贸商的生存和发展的压力也确实比较大,但这种情况对于一个正在成长的行业来说是正常的。所以,钢贸商对待这些问题要做到敢于正视,积极应对,增强自身的自主权,提高自身的抗击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