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 内容

加快推进流通现代化是我国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发展的根本方向
字号:T|T 2009年08月06日02:45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改革开放之初,为最大限度地调动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解放生产力,解决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所造成的长期经济短缺,我国大部分地区几乎都把组建商品批发市场作为衔接产需、调节供求、满足人民生产和生活需要的重要组织手段。客观地说,遥及城乡的成千上万大大小小的商品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仍然是当前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主流商品交易模式,并且仍然有一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据统计,到2001年底,我国拥有年交易额超过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已达3273个,其中生产资料类批发市场为450余家,相对于现代流通方式,虽然摊位式批发市场这种传统的交易形式已经大大落后于市场经济的实践,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但是我们仍然既不能搞“一刀切”,采取行政命令的方式统统加以否定和取缔,也不能任其盲目发展,阻碍我国现代化流通的发展步伐。
    (一)加快推进批发市场的流通现代化,是实现经济增长和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需要。现代化大生产必然要求现代化大流通,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如果不尽快走出摊位制的小生产交易模式的误区,走上现代化经营的道路,将很难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商品流通如果长期建立在批发市场的传统交易模式基础上,也必然会极大的限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加快推进批发市场流通现代化,是商品流通发展基本规律的内在要求,流通现代化正是对流通时间与空间集约化的不间断追求。而相对于现代流通方式,批发市场的规模化、组织化程度又远远不够,小批量以及单一功能的销售方式表现在流通时间上极不经济,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商品流通发展规律的要求。引进先进的流通方式,对批发市场加以改造和提高,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加快推进批发市场的流通现代化,发展物流配送,是现代大宗原材料和大型机械商品流通的方向。我国目前一般意义上流通的生产资料商品国外通常是指大宗原材料和大型机械商品,从发达国家情况看,大宗原材料和大型机械商品的流通主要采用直销、代理、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其特点是方便、快捷、低成本。近些年,现代物流逐渐发展起来,强调通过物流中心,实现供应链全过程管理,以最大限度地缩短流通时间,节约流通空间,降低流通成本。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大规模降低这一类商品的交易成本和物流成本进一步成为可能。这些优势,传统批发市场的交易模式无可比拟。目前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网上采购正在我国逐步兴起,从趋势上看,将逐步取代传统生产资料批发市场的交易模式。
    (四)加快推进批发市场的流通现代化,是市场适应大生产需要,实现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从目前看,已经显露出以下一些特点:一是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放弃批发市场的经营模式,转而积极推进现代物流,逐步采用代理、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以期通过无形市场,适应规模化生产的需要,占领更多市场份额。二是高新技术、电子通讯、新型材料、生物化学等新兴产业发展很快,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增加,这些产业原材料的知识密集型程序和流通专业化程度都很高,主要为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的批发市场已很难适应。三是企业集团不但纷纷建立独享型的销售网络,而且集团的一体化分工使大批中小企业沦为协作企业,这些中小企业的销售渠道正逐步从批发市场并入大企业销售网,批发市场作为中小企业共享式的销售网络功能不断趋于淡化。
    随着我国对外工作的进一步开放,下一步外国商业资本的目标已经锁定在我国的商贸批发领域,他们先进的经营理念、经营方式、营销技术以及现代化的物流设施和装备对于我国传统商品批发正在形成强大的冲击。比如建材市场中欧佩德与百安居大型建材超市已大举进军中国。我国的批发市场不加快推进流通现代化的步伐,就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甚至失去原有的市场份额,在竞争中被挤掉挤跨。对这种严峻的形势,我们务必保持足够清醒的认识,善于把握住历史机遇,把学习先进经验和我们自己的实际很好结合,搞好整顿治理,励精图治,摸索出既符合我国国情,又能与新型营销方式和流通业态很好结合的现代流通模式,重新塑造市场的文明形象,把我国的生产资料批发市场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