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 内容

福建省物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字号:T|T 2008年11月25日04:29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一、2007年主要工作回顾
    2007年,我们立足企业实际,积极抓改革、谋发展、增效益、促和谐,集团公司呈现出增长加快、质量向好、贡献提高、后劲增强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调整资本布局,推进企业改革。2007年,我们根据卢展工书记专题调研省属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讲话及省政府批转的《福建省“十一五”省属企业国有资产布局和结构调整专项规划》精神,结合权属企业改革总体方案,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一是加大主业投资。经省国资委批准,我们把从闽中市场退回的资金,转投再生资源回收主业,注册成立2个公司,从事废旧家电回收和再生资源市场建设。3个储贸公司投资300多万元,改造库房、货场和储运设施,提高物资吞吐能力,特别是邵武储贸公司积极争取,被铁道部批准作为邵武站集装箱装卸定点单位,增强公司发展后劲。花园酒店自筹90万元,装修改造客房,完善配套设施,提高酒店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二是退出弱势企业国有资本。去年,我们对超拔公司、厦门三兄弟公司这两个与主业关联度不大,在市场竞争中不具优势,经营规模和开拓潜力小的企业,报国资委同意,退出国有资本。一个已按国有产权转让和交易管理规定程序,办理了国有股权转让手续;一个已进入拍卖程序,准备收回残值后清算解散。三是关闭生存无望企业。去年,我们对早已停业、基本处理完“晋东花园”历史遗留问题、职工尚未安置的基物房地产公司,根据政策制定职工身份置换方案,妥善安置职工,在安置房物业移交、产权办好后,公司将注销,平稳处理关停企业。
(二)坚持市场导向,努力扩销增效。2007年,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带动下,全社会生产资料销售稳步快速增长,市场需求旺盛,价格高位波动稳步上升。面对新形势,集团公司各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实际,调整经营策略,发展优质业务,挖掘主业潜力,努力扩大销售,经营状况总体好于上年。表现在:一是销售收入大幅增长。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8.4亿元,增长27.8%,是近年来增长幅度最大的一年。销售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全年市场需求旺盛格局持续时间长,价格增幅大,实物供应量增加。二是费用水平有所降低。去年总体费用水平5.02%,比上年下降0.36个百分点。其中:管理费用水平2.27%,下降0.1个百分点;财务费用水平0.42%,下降0.01个百分点。影响费用主要是员工调资,贷款增多利息支出增大,印花税率和土地使用税提高导致税负加重等因素。三是企业利润显著提高。全年实现利润377.03万元,比上年增利280.62万元。16个经营目标考核单位中,15个盈利。四是上缴税费不断增加。全年上交国家税费1318.14万元,同比增加234.32万元,人均实际上缴税费1.11万元,比上年增加1960元,为社会做出了贡献。五是资产质量持续改善。到2007年底,集团公司系统资产总额为8.83亿元,比上年9.29亿元减少4600万元;负债总额6亿元,比上年6.62亿元减少6200万元;资产负债率67.9%,较上年下降3.4个百分点。整体资产状况优良。
(三)加强企业管理,增强盈利能力。2007年,我们继续深化“管理年”活动,规范内部管理,控制经营风险,努力节支增效。主要有:一是强化资金筹措和管理。各企业积极加强现金流量和资金链管理,实施对应收账款的跟踪管理和库存控制,降低存货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集团公司加强资金调度使用,支持各企业经营周转和增资扩股等。下属企业也各显神通,多渠道融资,有的企业班子成员将私有房产评估抵押贷款,确保经营资金需求。二是试行财务预算管理。从去年开始,我们根据市场预测、政策取向及历年企业经营状况,综合考虑影响预算年度财务收支和经营成果的各种因素,提出了年度财务预算报告,逐步建立和推行企业财务预算制度。同时,我们坚持开展绩效评价,全面考核经营业绩,奖优罚劣,强化职工绩效理念。三是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去年,一些企业改革分配制度。汽车专卖店对整车销售人员实行按销售量计提工资制;有的企业根据责任大小、工作轻重、业务能力、经营绩效重新确定职工收入,对业务骨干和有突出贡献的员工,采取赠送期股的形式给予奖励;有的企业实施工效挂钩,评优奖励等新的薪酬制度,调动员工积极性。四是加强账销案存资产和不良资产管理。去年,我们把“国有资产监管”和“清理应收账款”作为效能监察重点,加强资金、资产管理。各单位坚持清理旧债与压缩新债并重,全年清回历史欠款198.38万元。我们集中处置金属总公司历史债务,以488万元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回购抵押的省金属接待站,解除债务本息9156万元,盘活抵押资产,减轻偿债压力,并列入减债脱困试点单位,可望得到财政补贴。
(四)实施项目带动,增强发展后劲。2007年,我们把发展现代物流和再生资源市场建设作为工作重点,狠抓项目策划运作,取得一定进展。一是推进现代物流工作。去年,考虑到福州储贸公司土地可能被收储,用途可能改变的状况,我们走访了省市有关部门,了解土地规划和现代物流政策,实地考察了福州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的用地情况,在规划发展矿石、电煤等大宗散杂货集散中转服务及集装箱业务的连江县可门港签订了用地意向协议。去年8月,我们与澳门恒和企业集团达成发展现代物流初步合作意向,我们以3个储贸公司资产投资并控股,恒和企业集团以现金出资,合作成立新的有限公司,建设以物资储运为基础、贸易业务为支撑、现代物流为目标的现代物流企业。这个合作意向已报省国资委审批,国资委因省属企业即将改革重组而搁置。各储贸公司也力所能及地改造储运设施,特别是加快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继福州储贸公司之后,厦门储贸公司开始建设物流信息平台,争取到信息化专项补助资金30万元,增强了现代物流功能。二是再生资源市场建设。所承建的福州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进展顺利,南北两个市场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场地已全部招租,将正式开业。首批15个社区回收中转站、100个配套收购点、流动回收车已先期挂牌营业。宏源废旧家电回收公司去年已经试营业,回收处理了2003台废旧家电,实现营业收入38.7万元。再生资源项目得到省市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去年,省、市财政拨给补助资金50万元。为做大再生资源回收业,集团公司加强对建设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的可行性研究,聘请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专家进行规划,积极向省直有关部门汇报,争取列入国家专项发展项目。
    我们坚持以发展谋和谐、以和谐促发展的思想,在省直物资企业中加强“和员工”、“和班子”、“和团队”、“和生产”、“和市场”等“五个和”建设,努力创造内外协调、健康发展的和谐企业。现在,集团公司上下班子团结,干部职工齐心协力,队伍精神状态良好,保持了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氛围。去年8月份,省委书记卢展工同志到集团公司调研时,对集团公司从求生存到谋发展的艰难历程和今后发展规划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当前,集团公司及直属企业的改革发展还存在许多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一是由于引进外资方案尚未审批,现代物流建设没有实质性的推进;二是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规划项目尚在积极报批,再生资源业务有待拓展。三是企业经营规模和效益不理想,企业盈利水平低,抗风险能力弱。
二、2008年的主要工作打算
    2008是集团公司改革发展的关键一年。我们在积极推进企业内部改革,开拓日常经营,加强企业管理的同时,重点将抓以下三项工作:
(一)积极迎接省属企业整合重组。今年我省经济工作会议和人大会议都提到要稳步实施省属企业整合重组。如何整合重组,现在省里还没研究确定。去年卢展工书记来调研,在谈到发展现代物流时讲到:“物资集团有仓储有土地,交通控股有船舶有港口,各有优势,都是省属企业,合作起来,可以做到优势互补。”也许暗示着和交通控股重组。不管怎样,我们深知,对产业关联、资源相关、业务相近的企业进行必要的整合,壮大资产规模,明晰主业定位,实现优势互补,提升核心竞争力,合力做大做强,这是拓展国有企业作为空间、增强引领作用的必然选择,省属企业的改革重组势在必行、大势所趋。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而不是消亡,通过实施战略性重组,凝聚优势,发挥优势,实现做大做强,这是不容质疑的。不管集团公司如何整合重组,对各直属企业影响不大,可能还会加大扶持力度,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重组只会加快企业发展,不会削弱。因此,我们要求员工不要怕改革,要以积极的态度迎接省属企业的整合重组,理解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促进改革的顺利进行,实现企业的更好更快发展。
(二)谋划运作现代物流项目。卢展工书记对集团公司发展现代物流寄予厚望,在集团公司调研时他指出:发展现代物流,物资集团公司有很大的优势,有物流行业基础,应该可以承担起物流业重任。现在福建对发展现代物流也比较重视,从2005年我省制定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意见,2006年出台“十一五”现代物流发展专项规划,到去年省财政首次为物流发展安排专项资金,都传递出政府对物流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尽管我们合作发展现代物流项目因省属企业即将整合重组暂时没有得到批准,但我们不会放弃,我们将根据自己的基础、能力、优势,深入研究现代物流发展思路,选准切入点,找准发展定位,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积极汇报,一旦获得批准,就可以付诸实施。在研究制定方案的同时,我们鼓励各储贸公司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和能力,改善仓储设施,建设物流信息平台,以现有的储存运输、搬运装卸、流通加工、物资配送、质押监管业务为基础,上下延伸,拓展服务功能,增强吸引力,逐步向区域性的、为产业集群服务的专业物流配送中心发展。
(三)加快发展再生资源回收业。今年,我们承建的福州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中的南北两个市场即将开业运营,东西两个市场也将抓紧确定场址,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同时我们将加快社区回收网络的布点进度,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增强再生资源分拣、加工、集散功能,真正建成以社区回收站点为基础,集散市场为核心,加工利用为目的、点面结合、三位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实现再生资源回收的产业化。日常的再生资源回收将抓住场地搬迁和市场整顿的机会,依托新建市场,充分利用集团公司成为国家商检总局认证的首批进口废物收购企业的条件,扩大回收经营量,提高经营效益。鉴于国家提倡再生资源加工实行园区管理,我们将加紧筹建“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与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密切合作,深入开展可行性研究和场址选定,努力推进项目的申报、审批、建设等各项工作,争取今年有实质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