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 内容

物资配送
字号:T|T 2008年05月05日09:05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考察发达国家物质配送发展的历史,结合我国的发展现状,使我们认识到,物流配送建设可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但决不能简单模仿、照搬发达国家的物流方式,只能从国情出发走符合国情、适应企业状况的社会化的物流配送道路。就我国实际情况而言,要推行配送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在配送的发展步骤上,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结合本国的实际,分层次、分阶段进行。目前,我国配送的现代化程度还很低。首先,我国的绝大部分配送中心设备还很落后,计算机的应用程度较低,仅限于日常事物管理,而对于物流中的许多重要决策问题,如配送中心的选址、最优库存控制等方面,仍处于半人工化决策状态。其次,机械化水平程度较低。配送中心基本上使原有物流设施转过来的,无论是技术上还是设备都比较陈旧,有的实质上等于原来的仓库,即把原有的仓库改名为配送中心,再配备几辆车送货,其他不做改变,因此,配送中心的功能也仅限于仓库的储存保管上。物质配送的建设和发展要从社会经济发展和物质流通的全局出发,根据我国物流配送的发展水平,在我国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阶段上,要学习国际物流配送的先进经验,并与我国现有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重点选择有条件的国有储运、批发企业,有计划、分步骤地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物流配送中心及其网络体系,逐步建成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地位相适应的、同国际城市功能相匹配的、以稳定资源基地为依托、宜昌年度固定用户和市场销售网络为基础的、高效率、低成本、集约化、多功能的社会化、现代化物质配送体系。当前我们应抓住国有企业改革的有利时机,搞好国有储运、批发企业的资产重组,完善商品配送基本功能,充分发挥现有仓库、货场、汽车、码头、铁路专线等物流设施以及现有的渠道的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逐步着手进行技术改造,兴建现代化的物流设施,实现向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的转变。
    2.在配送的业务流程和发展模式上,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1)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可采取的配送形式有:一是三定配送,即定点、定时、定量配送到用户;二是零库存配送,即生产企业和建设单位不设库存,由配送中心根据需要及时配送;三是加工配送,即配送中心根据用户需要进行步加工或深加工后再配送;四是联合配送,即几个配送中心联合起来,共同对某一建设项目进行配送;五是即时配送,即配送中心对部分时间、批量、品种随意性较大的用材,即时配送上门;六是租赁配送,即对一些市场需求大的非消耗用材,如钢模板、钢支架等实行租赁配送。(2)建设我国的社会化物流体系。长期以来我国受“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结构及行业限制、地域分割的影响,物流网点没有统一布局,小、散、差的分散状态还普遍存在,层层设库、行行设库德现象严重,造成物流的不合理布局发展不平衡,以企业集团内部为对象的专业化配送发展较快,而面向社会的区域性配送发展比较滞后,这就造成了社会配送资源的闲置与重复配置的矛盾突出。在发达国家,大型连锁企业有自己的配送中心,而中小型、零售企业的商品有社会抓中心配送。我国也应逐渐发展大型物流中心与区域性配送中心相配套、综合性物流中心与专业性配送中心相结合、以社会化物流配送中心为主体的完善的物流配送中心网络体系。而不适用自建物流配送中心,因为企业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经济实力不强、物质基础薄弱,那么要想在全社会内普遍开展物质配送活动是难以成功的,自建物流配送中心的组织和运行成本太高,其规划仅着眼于目前的分店数量规模上,不能实现大批量的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的成本的降低,配送中心会因形不成规模经济性而名存实亡。此外,可进行中外合资配送的试点,把它作为探索物质配送国际化的一条途径。这样首先可解决资金缺乏的困境,同时可引进先进的物流管理经验,加以消化吸收和推广应用,促进国内配送的发展。
    3.在配送的发展思路和发展过程中,要由政府的指导和规范、参与和支持。如前所述,物质配送是物质流通现代化、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它是代表社会化大生产、现代化大流通的一种重要流通方式。而在我国推广物质配送才十多年的时间,我国现行的流通体制还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经济体制的改革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细化。发展物质配送是流通领域改革和发展的一件大事,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课题,如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物质配送体系,政府加强扶持和引导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规范运作、资金渠道、财务结算、税收管理等方面应给予更多的扶持和引导。西方发达国家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政府部门的引导、规划和扶持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日本、法国、韩国,这种所用更加明显。
    4.在配送的设施上,要抓好物质配送的关键环节——物流中心的建设,加强配送中心要配备足够的设备和实施,才能打带一定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在硬件设施建设上,现有的国有储运、批发企业拥有大量的仓库、货场、铁路专用线、码头、汽车等物流设施,并具有相应的购销渠道和初步的储运网络体系,对其加以改造,推广采用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分练装置、托盘、集装箱等现代物流技术、提高仓储效益,实现装卸搬运等过程的机械化,增加装卸效率,加快流通速度,缩短物流时间,降低物流成本,这样完全可能发展成为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同时,也应当抓住时机,利用各种方法去筹集资金,即使兴建一些新的物流设备(如标准化装载工具等)。软件建设方面,要发展高科技物流,扩大业务,完善功能:(1)要重视物流信息的作用。配送中心成为现代供应链的核心,配送中心首先“配送”的不是商品而是信息。随着经济技术发展速度的加快和现代化信息网络的广泛应用,我国的物质配送只有重视物流信息的作用,才能建立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的配送体系。(2)要加强物流管理的科学性。即要制定统一的经营策略和管理要求,详细规定商品质量标准、服务标准、商品价格及操作规程等。(3)要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要认真做好培训工作,培养一批懂得现代化物流的专业化人才,培植配送能否成功,关键在人才,要选择具有开拓进取的人员从事物质配送的组织工作,在实践中造就一批热衷于物质配送的专业人才;抽调一批年轻干部进行中短期培训,以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技术改造传统物质、仓储企业,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物质配送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