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 内容

宜昌市物资总公司
字号:T|T 2008年04月11日01:55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从困境中裂变、新生和发展

宜昌市物资总公司是由宜昌市物资局转体组建而成,曾拥有26家企业和2.4亿元总资产。但自1992年开始连续8年亏损,仅1999年亏损额达3000多万元,负债达2.7亿元,已严重资不抵债。从2000年10月开始,我们从困境中打响改革与发展的攻坚战,坚持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改革,以改革促进发展,发展与改革同步设计、同步推进,从而实现了从困境中裂变、新生和发展,现资产总额达到1.3亿元,净资产5000多万元。
    一、改革产权活机制
    要脱困首当其冲是解决体制僵化,按照非国有化的思路,以产权为核心,对26家企业按照“三个一块”的思路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一是股份改制壮大一块。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或行业优势的企业,如物资储运、民用爆破器材专卖、报废车辆拆解与回收、旧车交易、石油制品销售等行业,由总公司控股、吸收多种经济成分参股,实行股权多元化,积极扶持其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搞精搞强,使之成为总公司未来发展的载体。股改后的物产车拆公司报废车辆、销售收入和实现利润连续三年以超过30%的速度增长。二是国退民进放活一块。对处于一般性竞争领域的中小物资流通企业,采取整体出售、股权置换、分块出售或分块置换、分散经营、剥离重组方式,全面实施民营化改造,实现国有资产的彻底退出和企业的民有民营。已转为民营的6家企业步入了健康发展轨道。三是停业破产放弃一块。对严重资不抵债、严重亏损、扭亏无望的企业,采取歇业、依法解散或实施破产清算,九家企业破产终结。
    二、置换身份显活力
    要实现国企改革,关键是解决“人往哪里去”。我们从政策、标准、程序等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关键问题上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在诸多矛盾和困难面前坚持不回避、不激化、不上交,在具体实施中,用诚心打动人、用耐心说服人、用爱心感染人,做到改革无情、操作有情,并积极争取政策,千方百计落实分流人员的相关政策,使之“走得出,有出路”。主要采取四条途径进行安置。一是补偿安置。采取资产变现、清收清欠、股权置换和政策争取等多种途径筹措资金4051万元,与职工办理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手续,改变国有企业职工身份,以工龄为依据进行相应的经济补偿,分流安置1340多名在职职工,并对460多名退休职工进行社会化管理安置。二是创业安置。对置换身份后的职工,鼓励并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帮助其自主创业,创办企业30多个,解决就业安置280多人。三是返聘安置。对实行股份制改造的控(参)股企业实行全员竞争上岗,择优录取,返聘安置职工230余人。四是发展安置。通过开发项目,进行招商引资,优先录用置换身份的职工,用发展的办法安置职工300余人。
    三、盘活存量抓发展
    “发展才是硬道理”。坚持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改革,发展与改革同步,把发展作为改革脱困的重要措施,利用三年时间引进资金近4200万元,盘活存量近6000万元。一是盘活存量招商。将引进增量盘活存量资产作为改革脱困的重大举措,明确提出了“不留一块空土地、不剩一栋空仓库、不余一间空楼房”的资产盘活目标,利用存量资产先后引进多家国内知名品牌和商贸企业,确保了稳定的租赁收入。二是发挥区位优势招商。利用具有区位优势的地块,引进湖南零售业龙头老大友谊阿波罗集团,共同兴建家润多超市宜昌店,总投资6500万元,总建筑面积17000平方米,于2003年10月1日顺利开业,年销售收入1.5亿至2亿元,实现利润850至1200万元,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是整合资源求发展,对关联性强的企业,通过资源整合实现优势互补,达到强强联合。
    四、积极构建和谐企业
    构建和谐企业是促进我们良性发展的根本动力。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把物资总公司做大做强为目标,以深化改革推进和谐、以加快发展带动和谐、以企业文化孕育和谐、以制度建设保障和谐、以人为本营造和谐,最终实现总公司整体实力和内部活力共同提升。一是强化管理,苦练内功,提高企业控制力和管理效率。针对管理这个薄弱环节,从基础做起,从制度入手,形成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严格决策管理,切实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从长远发展的大局出发,在企业改革改制、资产处置、职工安置、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重大决策上坚持事前报告制度和集体研究会议议决制度,保证了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科学激励、有效约束”的原则,体现出总公司、各企业和职工三者利益协调共进,制定了针对性、实用性和操作性强的目标考核体系和绩效薪酬管理办法,对各企业的主要经济目标、经营管理目标、财务管理目标及领导班子建设目标等,采取百分制考核,严格奖惩兑现,使各企业每个职工都有方向、有动力、有激励、有约束。财务管理上重点加强资金管理,强化报批程序,规范账目管理,定期实行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债权债务的清收和资产处置变现上实行逐项上报、现场核实、集体审批,并采取了公开竞价拍卖。二是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对人的引导、教育功能,营造健康、和谐、文明、进步的内部氛围,为改革、发展、稳定等各项工作提供思想保障、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们秉承“为股东创造价值,为员工谋取利益,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企业宗旨;崇尚“与时俱进、励精图治”的企业精神;遵循“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稳健经营、开拓进取”的经营理念;建立诚实守信的价值取向。用企业文化来固本强身,增强归属感、使命感、凝聚力和向心力;用企业文化来教育员工、引导员工、陶冶员工,激发员工爱岗敬业、奋发上进的工作热情,使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三是建立诚实守信的企业形象。以真情为基础,以关爱为桥梁,以行动为载体,在企业和客户之间建立起互为、互动、互利的良性关系。讲信誉,讲诚信,按时归还银行贷款,融洽银企合作。通过诚信服务,完善企业公共形象,履行好社会责任,不断提升客户对企业的信任度、忠诚度和美誉度,获得社会对企业的信任和支持,为发展营造良好的内外环境。
    五、开发项目促发展
    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依托项目促进我们的发展。2007年,我们提出了“完成一个、启动两个、策划一个”项目建设的目标。一是整体开发位于宜昌东大门的伍家岗区临江坪的120亩土地,计划总投资4500万元,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2400万元,拟将总公司所属的三峡旧车交易市场、物产金属回收有限公司、物产报废车辆回收拆解有限公司整体迁入,实行资源整合,进行企业改造升级,筹建车辆拆解、二手车旧车交易和金属回收专业市场,力争建成鄂东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专业性市场,预计年交易额达2亿元,可实现利税近500万元。二是筹建五金机电专业市场。计划总投资4000万元,已完成固定资产总投资约1000万元,预计年交易额1.5亿元,可实现利税600万元。三是投资点军区旅游项目,分三期投资5亿元。一期投资5000万元,收购宜昌车溪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和青龙峡旅游风景区资产及经营权受让,进行景点改造和设施完善。预计年接待客流量25万人次,营业收入达3000万元,可实现利税600万元。二期投资1.5亿元,用于开发新景区和新景点,整合优势资源,提升旅游功能,创建休闲旅游品牌。三期投资3亿元,用于配合点军区生态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旅游地产,投资建设五星级酒店及地标型建筑和其它城市功能配套建设,完善新区功能。四是拟建现代物流园区。紧紧依托宜昌花艳火车站,以自有铁路专用线为基础,盘活储运公司200多亩的土地存量,以现代交通信息为平台,完善运输、装卸、储存、加工、配送、处理等基本功能,增加设施,提高速度和效益,逐步建成宜昌市重要的生产资料物流基地。
    我们通过改革,解决了脱困,实现了重生,目前,正围绕宜昌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历史机遇,立足于宜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自身人才、资源、行业优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大力招商引资,推进科学管理,建设企业文化,构建和谐企业,努力培育核心竞争力,全面实现跨越式发展,积极向以资本营运为纽带,以现代物流、现代商贸、房地产开发、旅游、餐饮娱乐及传统优势产业为载体的大型企业集团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