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雪灾绝非是一场简单的暴雪。在雪灾中,最直接的是电力行业所受到的冲击。贵州社科院电力专家陈利君认为,此次雪灾导致电网崩溃,电网崩溃导致铁路瘫痪,凸显出目前“煤电未联动”的窘境。
煤价市场化了,但电价仍然是政府管制。在此情形之下,“雪中送炭”谈何容易。雪灾之前,一些地方并非真正缺煤,但因煤价高涨很多电厂库存吃紧。由于长期煤电价格机制不顺,面对突如其来的雪灾更是“雪上加霜”。
2008年初,由于整顿导致煤炭生产受限,煤炭出矿价格出现了明显上涨的势头。资料显示,2007年末的煤炭订货会上,电煤价格每吨平均上涨了40元,每吨最高上涨了65元。
“煤价上涨成为电企不可承受之重。”中科院院士韩侦祥说,煤价上涨但电价没有上涨,而电力成本中却有一半以上由电煤构成。
国家发改委2005年发布的《关于建立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的意见》称,电厂可根据煤价的上涨情况,适当上浮电价,即“煤电价格联动”。
煤电价格联动原本是为了缓解煤电双方在价格上的争执,可是,由于电价变动影响过大,政府对联动一直态度暧昧。截至2007年底,出于控制CPI涨幅等考虑,国家发改委还出台了限价措施。
在此情况下,煤电联动陷入停滞。“过去3年,煤价年均涨幅已达10%。”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调研部主任沙亦强说,煤价上涨加重了发电企业的负担。
对价格的不满,直接抑制了发电企业的购煤热情。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副理事长武承厚说:“电力企业希望政府进行宏观调控,进而压低煤价。”但突如其来的雪灾,使得发电企业措手不及。
“电煤价格未联动并非目前困局的主因。”朱宏任明确表示,不会启动煤电联动价格改革来缓解电煤、电力紧张。专家坦称,电力体制改革的停滞,给此次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处理增加了难度。
“煤电之争不是价格之争,而是体制之争。”武承厚说,发电企业绝大部分属于中央政府,煤矿企业属于省级政府,故煤、电之争实为中央和地方的博弈。
煤价市场化了,但电价仍然是政府管制。在此情形之下,“雪中送炭”谈何容易。雪灾之前,一些地方并非真正缺煤,但因煤价高涨很多电厂库存吃紧。由于长期煤电价格机制不顺,面对突如其来的雪灾更是“雪上加霜”。
2008年初,由于整顿导致煤炭生产受限,煤炭出矿价格出现了明显上涨的势头。资料显示,2007年末的煤炭订货会上,电煤价格每吨平均上涨了40元,每吨最高上涨了65元。
“煤价上涨成为电企不可承受之重。”中科院院士韩侦祥说,煤价上涨但电价没有上涨,而电力成本中却有一半以上由电煤构成。
国家发改委2005年发布的《关于建立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的意见》称,电厂可根据煤价的上涨情况,适当上浮电价,即“煤电价格联动”。
煤电价格联动原本是为了缓解煤电双方在价格上的争执,可是,由于电价变动影响过大,政府对联动一直态度暧昧。截至2007年底,出于控制CPI涨幅等考虑,国家发改委还出台了限价措施。
在此情况下,煤电联动陷入停滞。“过去3年,煤价年均涨幅已达10%。”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调研部主任沙亦强说,煤价上涨加重了发电企业的负担。
对价格的不满,直接抑制了发电企业的购煤热情。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副理事长武承厚说:“电力企业希望政府进行宏观调控,进而压低煤价。”但突如其来的雪灾,使得发电企业措手不及。
“电煤价格未联动并非目前困局的主因。”朱宏任明确表示,不会启动煤电联动价格改革来缓解电煤、电力紧张。专家坦称,电力体制改革的停滞,给此次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处理增加了难度。
“煤电之争不是价格之争,而是体制之争。”武承厚说,发电企业绝大部分属于中央政府,煤矿企业属于省级政府,故煤、电之争实为中央和地方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