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钢铁流通经营思路 优化配置社会资源
在国内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国内建筑施工行业发展迅速。来自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上半年,中国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8213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2%。全国建筑业企业总收入16471亿元,同比增长26.1%。2001年以来,中国建筑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22.5%;2006年,中国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突破40000亿元。
一批相关产业因此被带动并迅速发展起来,建筑钢材流通行业就在其中。来自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3~2006年,国内主要建筑钢材(钢筋、盘条总和)产量依次为7975.87万吨、9485.33万吨、12786.16万吨和15367.83万吨,2007年1~7月,产量统计数据为10237.82万吨,分别占中国当年钢材产量的33.50%、32.09%、34.62%、32.91%和32.33%。
数据是历史,它彰显出建筑业、建筑钢材流通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重要位置。建筑产业、建筑钢材流通行业的快速发展,势必带来巨大的相关物资流通配置,由此也会不断推进产生相关联的资金流、信息流和相关人员配置,其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自然是举足轻重的。
正是因为看到在国内经济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筑钢材流通业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新日集团•上海西本钢铁贸易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本钢铁”)选准经营方向,有效整合建筑钢材流通行业内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力资源管理,通过统筹管理质量体系的不断创新,架起了建筑钢材生产行业与终端用户之间合作的桥梁。
西本钢铁建筑钢材供应项目涉及市政、商务及住宅楼宇、交通设施等各项工程,营销及服务范围遍及上海、天津、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南、福建、安徽和重庆等10数个省、直辖市,并以迅猛之势向全国范围拓展,逐步成为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进程推进的重要力量。
历史经验总结
一、服务平台合理架构,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从企业架构上来看,新日集团•西本钢铁旗下企业包括西本钢铁、松江钢材城、西本物流、长三角钢材市场、西本科技和西联资产,这样的企业服务平台架构坚持了“一业特强、适度关联”的经营原则。
西本钢铁以建筑钢材贸易为主业,其经营业绩已连续多年蝉联上海市建筑钢材贸易首位荣誉,且连续多年位列中国钢铁流通企业10强,确保有巨额物资流通配送量,并着力打造平台品牌形象;而新日集团•西本钢铁旗下的松江钢材城、西本物流、长三角钢材市场则负责提供仓储、物流配送以及钢铁产品深加工服务,确保上海本地以及华东区域部分市场物流畅通,并负责甄选符合条件的物流服务供应商;西本科技则负责提供信息服务平台,确保信息流畅通抵达各个节点,并不断实现手段创新;西联资产与新日集团公司则确保整个平台资金流有序运转。
如此企业架构,以物资流通为基础,以现代化科技手段实现信息对称,并确保资金流运转有序,各部分既独立运作,又通过管理平台实现高度融合关联,真正朝着合理化、现代化企业架构迈进。
正是通过上述各个环节的有效整合,西本钢铁确保了以上海为首的长三角区域众多重点工程项目进度,例如上海本地重点市政工程(诸如上海长江隧桥工程、洋山深水港区、外高桥港区、上海中环线和上海市各条轨道交通线)以及长三角区域知名重点工程项目(世界第一高楼——环球金融中心、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浙江第一高楼——温州市贸中心、杭州第一高楼——杭州财富中心)等。
通过以上概述,西本钢铁物流供应整个运作轮廓,大抵体现在您的面前,以下解读重点构成部分运作情况。
二、优化配置物流资源,保障客户服务质量
1.自备物流资源优势集中
综观上述企业构成,松江钢材城、西本物流和长三角钢材市场向华东区域市场提供钢铁产品仓储、物流配送和深加工服务。
松江钢材城概述:
上海松江钢材城是经上海市人民政府规划选址批准,由上海松江钢材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管理,目前华东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全、设施先进、管理科学的大型专业化钢铁加工、配送、集散中心,是一个新型的钢材深加工和销售合一的物流基地。
松江钢材城项目总投资7.6亿元,实行滚动开发,首期工程投资3.7亿元,目前已入驻企业860多家,2005年8月8日市场正式开业,年钢材交易量约为800万吨,年交易金额300多亿元。
该项目的建成,充分发挥了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中心地位的辐射功能优势,推进钢材贸易的集约化、规模化和现代化经营,并带动解决了1万多人的劳动就业问题,是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钢铁加工、制作、配送、成型、销售集散中心之一。
钢材城基础设施建设十分完善,建成各类功能建筑的面积约为17万平方米。钢材城货场配备大、小吨位龙门吊车、移动吊车100多台,150吨位地磅2台,并在市场内自备500吨级内河码头一座,可辐射江浙区域。
西本物流概述:
物流有限公司,是新日集团•上海西本钢铁贸易发展有限公司旗下专业钢铁仓储、深加工、运输配送服务提供商,总部位于宝杨路1号炮台湾基地。
西本炮台湾基地的地理位置优越,是仓储、杂件等装卸运输的物流中心基地和长江物流配送中转站,建有与水域配套的陆上设施,水陆交通发达,具有较为完善的综合道路网络和交通体系之特点,是上海通江达海深入内地的门户和枢纽之一。仓储基地总仓库储量近20万吨,室内仓库为1万多平方米,已拥有35吨海港吊机3台、25吨5台、16吨12台,总仓储量20万吨,具备180万吨年吞吐量,西本物流自配40余辆重型卡,综合优势明显。
上述自备物流资源,加上位于苏锡常地区的苏州长三角钢材市场,西本钢铁确保了长三角区域内众多重点工程建筑钢材供应任务顺利完成。但是,自有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充分运用西本自身品牌效应,合理整合社会资源,才能将西本模式拓展开来,由上海辐射华东,自华东迈向全国。
2.合理整合社会物流资源
甄选合格物流供应商。西本钢铁庞大的钢铁物流供应链,关系到国内众多知名建设项目工程进度,一旦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重点工程进度受到影响,其后果是严重的。在上海本地区域市场,西本钢铁可以较多依赖自有物流资源体系,从资源采购、仓贮到配送,都能实现按客户要求操作。
然而,当物流配送任务繁忙、工程项目跨越到国内众多城市时,自有物流资源体系就显得非常有限了,整合社会资源就成为唯一的有效途径。为此,西本钢铁特别在与企业合作的物流供应商中实施了《合格物流供应方认定标准》,从物流能力、企业信誉等各个角度规定了合格物流供应方的认定法则,确保第三方供应也能提供安全可靠的物流服务。
实施物流配送客户监督机制。同样地,为了监督和制约自有、整合物流配送体系服务质量,西本钢铁在行业内第一个制定实施了《客户反馈监督意见表》,坚持做到每一车配送必须得到客户评价,将客户满意程度与物流供应商绩效相结合,从而取得了积极的物流管理成绩。
企业发展中的常见问题
一、常见问题
说起政策局势,目前处在市场竞争最激烈、最残酷处境下的民营经济体,所遇到的问题大同小异。具体包括了资金链因素、政策扶持力度、缺乏符合企业发展的专业化人才、缺乏科学合理化管理等等。
二、建议和意见
面对上述局面,企业期盼政策面适度倾斜,在企业融资等问题上做出合理安排,使得民营经济体的发展具备更为广阔的空间,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在人才、企业管理等专项人力资源培养问题上,应适度考虑对钢铁流通科学合理性做课题研究,使得整个钢铁流通行业以更加有效的手段、更加优化的方案来配置社会资源,以求有效节约成本、快速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更加和谐快速发展。
未来发展规划
在现有钢铁流通机制上,我们应该看到思维创新、技术创新所能带来的生产力快速发展。在网络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为社会生产力的更进一步提升提供了通道。基于此,西本钢铁从人员配置、硬件建设投入、企业管理体系等各方面全方位投入,力图打造现代化企业经营平台。
毫无疑问,选择这样的发展道路,前景光明的同时,也面临着各式各样的挑战。西本钢铁正全力以赴,朝着现代化钢铁流通企业发展方向坚定前行。